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2021-04-13刁吉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融入小学低年级

刁吉丽

【摘要】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小学低年级数学和体育两学科的任教经验探讨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堂上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并通过转变思想,打破学科间的隔阂、加强体育老师与数学老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数学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创设数学情景以及把握教学时机等策略将比较抽象与枯燥的数学教学融入到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课堂中,旨在加强体育教学与数学教学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为一线教师开展学科间融合的教学和小学低学段全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体育课堂  融入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59-02

多学科的综合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但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一线城市大都实行明显的分科教学。分科制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但长期的分科教学容易将各科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是新课标的改革方向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体育和数学虽属于不同学科,但体育特别是体育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的机会俯拾即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抽象和枯燥,对于形象具体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数学学习容易出现抽象难懂和枯燥乏味,而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特点使体育课堂“先天”具有好玩、有趣的特性,深受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故探讨如何在欢快有趣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融入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指导意义。

1.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1.1整合学科优势

体育以室外课为主,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进行动作技能的学习,其最大的特点是“动”和“感性”,由于其自身的游戏性、趣味性,向来深得小学生的喜爱。数学以室内课为主,进行抽象知识的学习,最大特点就是“静”和“理性”。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接触新知往往最先依靠感性认识,而数学的抽象性易给小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难和障碍。研究[1]发现,从体育视角看数学问题可以使得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将相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能整合体育与数学学科的优势,开辟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让学生愉快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锻炼数学思维,掌握数学知识,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数学智慧,也让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

1.2增添体育课堂智趣

小学低年段的数学知识包括简单的数与代数,形体与空间,而小学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如队列队形、专项技术动作、体育游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形、体和空间等的数学知识以及巧妙运用数学知识和趣味的案例。比如体育器材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有球体的知识,队列队形的两路纵队变四路纵队有乘除法的知识,身体基本动作学习常常提到角度、方位和空间等,可以说体育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投篮角度、报数只报第一排就能知道总人数、不同组的短跑比赛却能分出名次等,这些都是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领域的案例。在体育课堂中融入相应的数学教学,用数学知识充实体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体育中蕴含丰富数学知识的优势,让学生边参与欢愉的身体运动边进行数学学习、思考和探索,既完成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又为体育课堂增添了数学的智慧和趣味,有效促进课堂多维目标的达成。

1.3 活跃运动中的思维

大多数人在安静状态下都能进行流畅的思维活动,但在运动状态下却容易思维“卡壳”,甚至在剧烈运动时“脑子一片空白”,这就是运动状态下思维不流畅、不活跃的体现,但现实中能在身体运动状态下进行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比如定向运动员要在奔跑的过程中观察地图,快速规划路线、判断方位、计算距离等;比如司机开车,不但要手脚并用驾驶车辆,还要思维活跃,时刻观察路况,预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突发事情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数学以脑力为主发展思维能力,体育通过身体练习发展体能和动作技能,长期静态下进行思维容易导致运动状态下思维不流畅,单纯的体力活动容易导致运动状态下思维的惰性。将数学融入到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运动中思维,在思维中运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运动中流畅进行思维的能力,有效促进思维流畅性和复杂性的发展。

1.4加深知识获得体验

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更有利于记忆,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导致异常生动、详细、栩栩如生的持久性记忆[2],在教学中尽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学习,能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体育课堂本身强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深吸引了小学生,经常让学生在愉悦的体育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多种感官参与下进行数学的思维和身体的锻炼,加深了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身体技能的体验,容易对知识和技能形成深刻的记忆。有些数学知识小学低年级学生较难理解,也较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将其融入到他们熟悉、喜爱、体验丰富的体育课情景和体育运动中,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

2.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2.1 打破分科的隔阂

在近代的教育史上,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和实践学科分科的意义和价值,但过分强调分科容易导致学生认识和思维上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维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发展。而现在很多中小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分科明显,各科从一年级开始就由专科老师任教,同一个班的各科教师在教学上各自独立,虽然能发挥各科老师的专业优势,但同时也加剧了学科间的分化,不利于学生复杂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思想,打破体育与数学学科间的隔膜,加强两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既是体育课堂融入數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当代课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2.2加强体育教师与数学教师的合作

要在体育课堂中融入数学教学,首先体育老师要转变思想,主动加强与数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与数学老师互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并对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合理将数学课上的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比如数学老师教授100以内的数字时,体育教师就可以设计队列知识的“报数”、小篮球的“数一数我能拍几下”、跳绳的“边跳边数”,适当将“100以内数字”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比如数学老师教授“数字大小比较”时,体育课就可以通过与同伴比一比“谁拍球的次数多”“谁跳绳的个数多”等将数字大小比较的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其次,体育老师要进入数学课堂,了解数学老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和对数理的解释,这样才能在体育课堂巧妙而精准地进行相应数学知识的融合和教学。另外,体育老师也要邀请数学老师进入体育课堂,让数学老师看到体育课隐藏的数学知识和在体育课进行数学教学的独特优势,鼓励数学教师根据体育课堂创设体育课情景或借助体育课堂测量的各项成绩进行数学教学。在这种双方沟通合作下,两学科教学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建立体育与数学教学内容的联系

体育注重身体的动作练习,数学注重大脑的思维活动,两学科看似风牛马不相及,但实际上数学与体育的联系源远流长,不可分割。查阅当前小学数学教科书就会发现其中涉及大量与体育游戏、体育成绩、运动场地、竞赛等相关的情景和内容,同样体育与健康参考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中无论是技术动作、游戏,还是场地、竞赛方法等都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是体育课堂融入数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要在现实的体育课堂融入数学教学则需将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数学的学习有先后顺序,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知识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顺序上数学老师一般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学,很少作调整,但体育除了一些基本隊列队形和身体基本动作的知识需尽早教学外,其他教学内容比如体育游戏、田径类、小篮球等的教学不做先后教学顺序的规定,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上体育老师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要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建立联系,更多的是体育教师在充分了解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上主动挖掘体育课堂潜在的数学知识,适当调整体育教学内容,灵活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比如将立定跳远的提高练习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完数学测量知识后面,这样在体育课时可以每组分发一把皮尺,让学生跳完后自己测量长度,并在组内进行成绩比较,学会米与厘米之间的转换,巧妙将数学测量知识与立定跳远成绩测量建立联系,实现数学教学和体育教学完美融合。

2.4 创设数学的情景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总是要放在熟悉且具体的情景中。体育,特别是体育游戏,小学生天生喜欢并乐于参与其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创设学生熟悉的体育情景自然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也会让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有趣。同样体育老师也要开拓思维,挖掘体育中隐藏的数学知识,通过合理创设数学情景,巧妙将两学科联系起来,架设起数学教学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桥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体育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的情境中体验不同视角的体育课。比如在教学队列队形单元的“直角转弯”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数学情景:数学课上学过了直角知识,你会画直角吗?今天我们一起用整齐的队伍画一个直角……学生通过数学课上的直角知识快速理解“直角转弯”队列知识,同时也通过体育课上用队列“画直角”更加直观认识直角。又如立定跳远的“我是计算小能手”游戏,学生站在同一起跳线上,起跳线前按远近各画6个小圆圈,在每个圈里按顺序标上1、2、3、4、5、6的数字,当老师给出如“3+1=?”“9-6=?”等10以内加减算式时,学生快速算出结果并跳到相应的圈里。通过数学的情景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智慧,同时也通过体育的情景将数学教学变得更直观、生动、有趣。

2.5把握教学的时机

体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使得在体育课堂进行数学教学的机会比比皆是,但要在体育课堂巧妙融入数学教学,实现体育教学与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就需要体育教师准确把握体育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的时机,因为完成太过简单和熟悉的任务不需要太多思维活动,而没学过的数学知识在体育课上进行讲解和学习不太现实,所以要把握好时机,将刚熟悉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加深知识的记忆;而将刚学过的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能使数学知识在有趣、具体直观的体育活动中快速理解。比如“我是计算小能手”游戏,如果在一年级学完10以内计算不久就开展,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因为在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而活跃了思维,如果在二年级玩这个游戏,还用10以内加减计算,可能就因计算过于简单而难以活跃思维,这时可以换成结果为1~6的两位数加减法或简单的乘除法;又比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时往往比较难理解,体育课就可以在学完这些知识后不久巧妙将其与“抱团”游戏相结合,如班上有45人,无论是五人一组还是九人一组,都可以全部抱团,不存在剩余的人(余数),但如果是两人、三人或六人、七人等组团都会有剩余的同学(余数),因为人数不够不能成功“抱团”,这种刺激有趣的游戏把抽象难懂的有余数除法直观、形象地展现,及时解除数学学习的“困惑”,既实现了体育锻炼,又掌握了数学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课堂。

3.结语

体育与数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且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强的可行性:可以通过打破分科的隔阂、加强体育教师与数学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巧妙建立数学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合理创设数学情景以及把握教学时机等方式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活跃体育课堂的思维活动,整合数学和体育两学科的优势,促进体育课堂多维目标的达成。本文是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身兼小学低年级数学和体育两科的教学经验进行的探讨,而要实现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以实现教育的更优化,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如何加强体育和数学教师间的联系、合作和共享,以及如何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具体融合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赫彤,郜舒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体育”的关联性研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C].桂林:中国高教学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数学教育会:2012.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95-96.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融入小学低年级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