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动植物教育策略研究,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2021-04-13王培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策略研究幼儿教育

王培玲

【摘要】幼儿科学素养是幼儿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关键。与此同时,全国乃至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关注。在学前教育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能够利用植物和动物吸引幼儿,使其不断地参与到植物和动物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当中来。我们将依托动植物教育,结合室内外活动,开展动植物教育策略研究,采取不同的样本和方法,帮助教师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  动植物教育  策略研究  科学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动植物教育为载体,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JCJYC21160108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3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和学习科学,在有趣的科学活动中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在生活、游戏和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认识世界。[1]幼儿科学素养是幼儿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关键。与此同时,全国乃至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关注。在学前教育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发展,[2]同时还能够利用植物和动物吸引幼儿,使其不断地参与到植物和动物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当中来。我们将依托动植物教育,开展动植物教育策略研究,采取不同的样本和方法,帮助教师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一、开展室内外植物教育策略研究,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一)从植物艺术活动中实施教学铺垫

在利用植物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地把握幼儿好奇心和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来开展植物艺术活动,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使其在想象力丰富的发展中認识植物、了解植物。

首先教师要将教育引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3]引导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植物,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也以植物为载体做好集体教育活动的导入。在此之后,教师组织孩子成立科学探究小组。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的搜集的植物等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有的幼儿就将树叶想象成五角星,然后利用树枝来做藤蔓,做成了五角星的挂饰,也有的幼儿通过对树叶的装饰和利用树枝来做成了一个小木筏。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科学探究,也通过兴趣培养以及想象力发散来做好教学的铺垫。

(二)从户外自然探究中做好科学引导

在户外自然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实时来进行户外主题的拓展。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到户外当中观察不同的花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观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花朵。在此过程中还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气味等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探索自然。然后教师针对花朵的共性进行教学引导,例如让幼儿了解花朵的生长周期,让幼儿在不断地探究中了解花朵成长时所需要哪些元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花朵,不断地探究来认识花朵成长需要经历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过程,并且认识到花朵在成长时所需要的水、阳光以及养分等元素。这样一来培养与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够使幼儿对植物有一个更加科学且多元的认识,进而培养其科学素养。

(三)从植物园地建设中做好科学观察

利用植物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不仅仅是通过户外资源拓展的方式来做好教学引导。为了保障在幼儿园教育中能够及时地运用自然资源来做好教学引导,教师通过“引进来”的策略为幼儿建设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之下不断地探究与成长。例如幼儿教师利用校园中的空地来建设区域角,将区域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如果实植物区和花朵植物区。引导幼儿与家长一同来采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花朵种子或者是果实种子。再与教师一同将这些种子播撒到自然角当中。[4]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对其进行每天的观察记录,以此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当果实成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开展果实采摘的活动。这样一来,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真正地了解真实的自然,还能够利用自然资源探究一些基本的植物养成技能。

(四)从自然生活探索中实现科学教育

要想切实地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并且着力于以植物教育为载体,教师就必须从生活的自然教育中出发,挖掘生活当中的自然元素,并且通过不断地引导来把握生活中自然植物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植物,也能够从多个方面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到自然公园当中玩耍,然后让幼儿对公园当中的草坪进行探究,以此来让幼儿接触自然和实践自然。此时,有的幼儿在草坪中看到了蚯蚓,此时教师就可以以蚯蚓为导入,让幼儿自主探究蚯蚓是属于害虫还是益虫。在此之后,教师还结合课程教育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首先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一盆土壤较为松软的花与一盆土壤较硬的花。然后引导幼儿对两盆花进行观察,有的幼儿就说因为土壤太硬,导致这朵花长得不好。之后再利用幼儿在自然观察当中发现的蚯蚓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蚯蚓的作用,也让幼儿在不断地观察中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探索能力。

二、开展集体教育活动中动物教育策略研究,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一)结合生活实现科学引导

对于幼儿来说喜欢动物应该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非常喜欢接近小动物,也乐于与动物交朋友。在利用动物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结合生活现实来进行科学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既增强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青蛙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动物之一,我們利用青蛙来对幼儿进行生活的科学引导。首先教师要提问幼儿:“你们都对青蛙有什么了解呀?”有的幼儿回答说青蛙是益虫,它可以吃一些飞虫;也有的幼儿说,青蛙是用长长的舌头来抓住那些小飞虫的。之后教师还要提问幼儿:“那你们在冬天见过青蛙吗?”孩子们纷纷回答道:“没有”。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教学,让幼儿了解青蛙属于冷血动物,当冬季环境温度过低时,青蛙就会冻死,所以当冬季来临时,青蛙会躲进温暖的洞穴或者是泥土当中来进行冬眠。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了解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这样一来既体现了教学的生活性,也符合了幼儿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并在不断的探究引导中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落实主体实现自主探究

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与此同时,落实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探究,还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自主的观察,能够发现幼儿不同的优点,以促进学前教育方式更加科学。

教师根据幼儿对动物十分感兴趣这一特性来进行教育,引导更好地增强幼儿的探究欲望。以壁虎为例,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究,让幼儿了解壁虎尾巴是可以再生长出来的。有的幼儿就十分好奇,壁虎为什么会断掉尾巴?而尾巴又为什么会再生呢?教师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书籍或者是与家长一同通过网络探索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让幼儿了解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及用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趣味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以动植物教育为素材,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寻找幼儿的兴趣点。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不仅仅是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使其在不断地认识和探究中发散思维,这对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动物尾巴的教育,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展示一些没有尾巴的小动物,然后将尾巴放到一边并邀请小朋友将尾巴贴到相对应的动物身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是要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然后让幼儿以尾巴的形状为基础点进行丰富地想象。有的幼儿就以松鼠的尾巴为基础,将其想象成了一把伞;有的幼儿就以兔子的尾巴为基础,将其想象成了一个蒲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散幼儿的思维,教师继续深入对其进行引导,让幼儿思考人的身体为什么没有尾巴呢?如果人有尾巴那应该是什么形状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思考人类应该有什么样的尾巴,也探究人没有尾巴的原因,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从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依托动植物教育素材,很好地拓展了教育资源,也实现了教育的有效整合,能够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不断地探究。与此同时,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探索,能够让幼儿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发现探究,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加强科学素养的引导,让幼儿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究中提升能力,在科学引导和思维发展中得到的多维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建玲.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和发展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017(24):26-27.

[2]符太胜,王培芳,严仲连.幼儿对生命的科学认知:国外实证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7(2):33-40.

[3]黄京萍.合理利用自然角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更“自然”[J].新课程(教研版),2017(12):92.

[4]席小茹.科学与艺术趣味结合——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整合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7(10):99.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策略研究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