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文本开展微写作
2021-04-13王灵芝
王灵芝
【摘要】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的一项挑战性任务,大多学生畏惧写作,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写作的体验少,生活经历少,相关的词语、句式、表达积累也少。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就需要增加他们的体验,给他们写作的机会。比如说,教师可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让他们基于文本展开微写作。所谓微写作就是一种灵活的写作形式,不受字数、题材与体裁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充分地表达。基于文本的微写作拓展了学生写作的路径,也提升了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情,结合阅读文本,给学生及时写作的机会,以促进他们写作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阅读文本 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9-0117-02
当前在小学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上教师还没能将阅读的输入与输出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讲解要求学生输出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生词、关键的句子、相关的段落理解等。其实让学生基于文本展开写作,才是重要的输出。这样的输出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迁移与创新能力。当然,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考也提升了他们对阅读的再认识。阅读能力提升了反过来也作用于写作,进而实现了读写相融,共同提升。
一、借助于文体阅读增强学生微写作意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阅读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是提升这一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的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写作的意识,以让他们形成应用阅读认知提升综合能力的习惯。基于文本的写作其实就是对阅读的体会与心得,就是将阅读中获得的感受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这样的写作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缩写、扩写、补写等,就文体而言,可以是记叙文、诗歌、应用文等。显然地,这样的写作是不拘一格的,在字数上也是灵活的,因此可称为微写作。在阅读中给学生微写作的机会其实也给他们表达观点、锻炼思维的机会。
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教师先是展示出一幅麻雀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鸟;在哪儿经常见到它们;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它们吃什么;它们通常是独自飞翔,还是群体觅食;大家能不能描述出图片上麻雀的样子。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进而让他们将表达的写出来。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写,而是通过问题让他们逐步深入了了解麻雀,进而获得更多可以写的素材。教师的设问一方面能引发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能提升他们写的意识。一学生在纸上写道,麻雀的嘴巴是短而尖的,颜色跟玉米籽差不多。麻雀的头很小,这能让它们轻松地探入草垛中将饱满的植物的籽取出来。麻雀挺机灵的,从来没有徒手抓到过它们,只要稍微靠近,即使蹑手蹑脚,它们也会在你靠近之前警觉地飞走。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有了写作的意识,这能让他们以自己写作的体验去理解作者的表达,进而提升他们的理解力。
二、通过课文阅读渗透微写作技巧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热爱写作,让他们自由地地写,但是同时也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学生有了写作的技巧,写起东西来就有了一定的套路,就容易规范写作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大多害怕写作的学生有一个几乎一样的问题就是没有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有教师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就是直接地讲解,再让学生去记忆一些规则性的东西。但是这些都是浅表化的写作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给学生体验的时间,让他们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
还以《麻雀》为例,教师先是出示下面的两段文字:“老麻雀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读完之后,教师问学生喜欢不喜欢这两段。学生回答喜欢,读着,读着就感觉麻雀就在眼前。教师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回答,因为作者描写生动。教师再问,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一般要怎样做呢。学生对着文字,发现屠格涅夫的麻雀在这两段的描写中,主要运用了对比、心理与细节描写的手法。学生说对比的手法主要体现在麻雀与猎犬之间的“此消彼长”的敌对关系的变化。因为对比,展现出麻雀的力量,也展现出庞大的狗渐渐地妥协了。教师的引导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对比这样的写法,进而让他们在实际的写作中也运用起来。教师让他们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文字的时候,学生的感悟就深刻多了。一学生这样写的,一场大雨过后,地上处处泥泞,基本寸步难行,这倒霉的下雨天,我在心里嘀咕着。更恶心的是,我看到许多蚯蚓努力地从泥泞处往上爬。它们爬行的样子真的痛苦,每次移动一点点,但是它们好像从不气馁。为了改变生存的环境它们总是如此的努力。我突然想到我自己,有了困难我基本就不想奋斗了,我觉得没有多大的希望,我选择安于现状。如果我努力一把,如果我每次都想努力一把,我想我会跟蚯蚓一样早早地就离开了泥潭。显然地,这样的微写作就是从阅读中汲取的技巧。
三、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微写作素材
基于阅读的写作,需要从两个方面拓展学生的能力,一是教师要拓展学生阅读的量,以给写作提供更多鲜活的素材;二是要通过阅读为写作提供基本的能力积累。写作是一个系統工程,需要学生点滴的积累,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的积淀,写作只能是空中楼阁。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即使掌握了写作的全部技巧,也是写不好文章的,因为学生拿不出供给写作的各种素材。如果教师能适当引领,给学生一定课外阅读的量,在让它们将学到的精髓积累写来,这就能给他们的微写作,提供语言、句式、写法、思想、常识等方面的积淀。积淀多了,学生的写作会在内容上丰富,思想上深刻。
以《西游记》为例,这是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教师就让学生将见到的好的句式写下来,以让他们在日后的作文中用起来。一学生就摘抄了这样的几句话,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要摘抄这样的段落,学生说,这段话使用的语言非常的简洁,又非常的有节奏感,前后的句式都是一样的,很有气势。学生还说作者就用了几个动词就将孙悟空在山中的悠哉游哉展露出来,将它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神情表述出来。这样的积累多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升了。教师可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课外积累,另外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这些积累用起来。比如学生积累的这段,教师就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一个学生是这样描写的,上课铃响了,我就急冲冲地往教室跑,突然我觉得眼前黑漆漆的。一块石头横在我眼前,我被恶狠狠地摔了一跤。昨天跟我吵架的张同学将我扶起来,我的眼睛湿漉漉的。同样地他也用了好多一样的叠词,学到了原文的用词方式。以摘抄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学生能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课外阅读的积累给写作更多资源,也给微写作更多支架。
四、结合差异化阅读提升学生微写作的积极性
差异化阅读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将相关主题的两篇或者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比较他们的揭示主题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显露的情感有什么差异,运用的手法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原文本,也能提升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同样地,差异性阅读也给为写作带来新的机会。一方面因为有差异,能引发学生的好奇,也激发他们参与创作的热情;另外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差异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给他们的写作提供更多样的表达。
在学习《麻雀》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文章。教师先是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述燕子的,通过描述燕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接着教师问学生能不能用作者描述燕子的笔法写一写平常生活中的麻雀。一学生这样写道,只要心情不好就想听听麻雀的叫声,不管有没有食物吃,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它们一直记得要打扮这枯燥的寂寞的世界。学生说他是仿写的这句,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学生解释道就是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描写的动物中去。接着教师让学生全班学生阅读《麻雀》,让他们比较一些自己写的与屠格涅夫写的差别在哪儿。这样的比较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能提升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再接着教师问学生能不能以《麻雀》的写法去改写之前的《燕子》,这是一次阅读上的比较,更是一次写作上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是挑战,也提升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差异性阅读的机会,就拿《麻雀》来说,教师还可以找一些有难度的让他們读一读,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郑振铎的《猫》等。比较阅读能进一步地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进而提升写作的深度。
五、结束语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架马车,同驾齐驱才能让学生领略美丽的语文风景线。写作要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跟他们的口头对话一样,每天都有训练,也每天都有提升。微写作以短小、灵活的样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给他们更多参与的可能与更多生长的可能。阅读是学生每天都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将写作融入其中,就给学生更多可写的话题,就给他们提供更多可参考的问题,可模仿的技巧,写作由无米之炊变成炊烟袅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设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以让他们的微写作在持久的训练中逐步地拔节。
参考文献:
[1]湛清莹.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
[2]郝桂云.重阅读促积累 多观察勤练笔——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