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煜词》有感
2021-04-12梁斯玲
梁斯玲
内容摘要:历代众人把李煜的词推高到众人之上,作为词的最高艺术境界来欣赏。李煜之所以在词的创作上取得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原因在于他一往如初、真情不改的“词心”。李煜的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在他以后的历代词人。李煜词也在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那是因为他能够大胆地、真切地、毫无掩饰地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写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而在有一部分文学创作者无病呻吟、荒诞轻浮风气日盛的今天,我们再来探讨李煜词的“词写情事,大胆率真”的艺术特色,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词心 大胆 真切 直抒胸臆 意味深长 积极意义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确实没有什么值到称道的政绩,然而作为词人,后人对其评价却极丰富。胡应麟在《诗薮·杂编》中说:“乐府……至此君方是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王鹏运在《半塘老人遗著》中也称李煜是“词中之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从以上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众人把李煜的词推高到众人之上,作为词的最高艺术境界来欣赏。李煜之所以在词的创作上取得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原因在于他一往如初、真情不改的“词心”。李煜的词都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李煜最终也因为他的词而受害。可以说,李煜是为艺术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煜的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在他以后的历代词人。李煜词也在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那是因为他能够大胆地、真切地、毫无掩饰地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写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而在有一部分文学创作者无病呻吟、荒诞轻浮风气日盛的今天,我们再来探讨李煜词的“词写情事,大胆率真”的艺术特色,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一.抒情真切任纵的前期词
亡国之前,李煜在宫中过着非常愉悦舒适的生活,呼奴唤婢,锦衣玉食。作为南唐的君主,他富有四海,奇珍无数,而他的家庭生活,也妩媚温馨,娇憨香浸。这个时期,李煜词的题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描写宫中纵情逸乐的生活;二是描写男女恋情;三是抒写离愁伤感。而无论是哪一种题材的词,都是词人真实感情的流露。
李煜作为南唐君主,过着醉生梦死、奢侈豪华的生活时,他要把他的欢乐写入词中,不考虑人们是不是会因此而指责他是一个昏君。这方面题材较为有典型性的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萧鼓奏”。这首词描写的是亡国前,后主宫中歌舞宴乐的情景。上片一个“已”字就写出下面的歌舞享乐是通宵达旦的,红日已高三丈透,而兴犹未尽,依然金炉添香、美人跳舞。下片首句承上,继续写美人狂舞,还形象地写出观舞之人嗅花解醉的情态。末句宕开一笔,用别殿箫鼓映衬宫中处处一片豪华景象。从整首词我们可以看出,李煜正是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大胆抒写,没有一点拘束隐瞒,使词中的情事、景象凸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临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这首词通篇描写夜晚宫中歌舞宴乐的盛况。首句“明肌雪”概括了宫娥在晚妆后的明丽美态,也写出了后主面对美丽的宫娥时兴致勃勃、神采飞扬。三四句极写春殿歌舞盛况。笙萧妙乐飘荡在水云之间,重奏霓裳羽衣曲,尽兴而归。下片描写宫中香屑漫飘,后主与众人陶醉在歌乐中的神态,以及歌酒宴罢,踏月而归的情景。整首词个性突出,着重抒发了个人的情趣。也真实地反映了后主纵情享乐,风流意满;不理国事,毫无节制的生活情趣。整首词笔法奔放自然,抒情真切放纵。
李煜词写情事,往往把自己对生活的最真切的最细微的感受写进词里,因此有一部分词中精细的刻画,是前人未尝发现的。描写宫中歌女情态的《一斛珠》就是一个例子。这首词对人物的刻画精细而又富于情趣。“向人微露丁香颗”,勾画出歌女启齿歌唱时的音容笑貌。而“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细致地描写出歌女斜倚绣床,口吐红茸的娇媚姿态。特别是嚼茸唾檀郎的描写,如此新颖而别致的描写还未出现过在前人的诗词中,这是和李煜对某些生活的亲切感受与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李煜这类词给读者一种特别新鲜的感觉,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大胆率真地描写男女恋情,是后主前期词的另一种题材。这类词作笔触精细,体验观察非常细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李煜的一生中,对他至为重要的两个女人是大周后和小周后。在娥皇病重期间他与小周后偷情时,呀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愉悦写入词中,不在乎是不是因此引来人们的嘲笑。正如《菩萨蛮》一词所写的:“花明月黯籠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虽是艳词,是写与小周后幽会的事,写相会相爱的情景,而在词中,我们看不到一点虚情假意,看到的只是他毫不掩饰的自己的欢乐。整首词“情真,景真”,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就像一幅优美的图画,透露出深厚的感情。如此大胆率真的描写,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一句,虽为艳词而毫无轻薄之嫌,历代传诵不衰。
在描写男女恋情的这类词中,有些词作在描绘人物内心活动上,体验观察十分细致,显得真实感人。如《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这首词是怀恋所欢爱的人的,着重写爱人离开之后的内心活动。首句写晨光熹微,孤眠况味。次句写“梦回芳草思依依”的痛苦心情是多么沉重,多么具体。下片回到现实,一句“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写出了期待所爱之人早日归来的强烈感情。韵味深长。
与上两首相近的还有《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琐动,惊觉鸳鸯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这首词与其说是一般的描述,不如仍然理解为后主与小周后偷情之作。词人用白描的手法,尽写儿女深情。“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一句把男女双方如水融乳、如胶似漆的绵密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煜词描写男女恋情的这类词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他能够把自己的真切的感受、细腻的感情真实地描写出来,不作一丝的无病呻吟和刻意经营。
李煜的前期词还有一类是意味隽永的抒写离愁伤感的词作。后主在被俘之前,由于国难家愁日益深重,于是忧愁感伤情绪总缠绕着他,并反映到他的词作中。这类词较有代表性的是《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首词“是李煜忆念他弟弟从善入宋不归的作品”。第二句“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不仅写景,更是写情,别绪离愁萦绕胸际,刚刚拂去,却又缠上身来。而“雁来音信无凭”,离愁别恨就像那无边的春草,一点一点地延伸,扩展开来。后主止类写离愁的词作,感情深沉,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而另一首词《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描写的是深夜失眠,卧听砧声的心情。而这首词是闻砧而作,还是为了眷念弟弟从善,抑或代写秋闺怀人,还有待考证。但是整首词通过客观的记叙,把“无奈”且多愁善感的作者的痛苦、孤寂缓缓地传出来。砧杵声声,寒风阵阵,常人听了也会倍感凄凉,更何况“无奈”的词人。读李煜词如读李煜之心,心事了了,明晰可辩。李煜书写离愁别恨的词作,读来真挚感人,如果词人对所怀念的人没有深挚的感情,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作品。李煜在欢乐的时候,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欢乐;哀伤的时候,也一任身痛入骨,多么真挚坦率!另一首词《乌夜啼》中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此外不堪行!则写出了更深沉的伤感,只能借醉消愁。
二.“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写囚徒生活的哀痛心情的后期词
历史在嘲讽李煜,南唐灭亡了,他成为一名囚徒!然而,如果李煜不亡国,或许就成不了“词中之帝”。李煜的后期词,更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他由帝王变成囚徒的悲歌恨曲。国破家亡,身为囚徒、寄人篱下、朝不保夕的李煜,还是要把自己的哀怨写入词中,不为因此可能遭到猜忌、毒害而隐藏真心。
李煜表里如一,真率自然,不加掩饰地描写自己亡国的惨象,代表作是《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梦,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首句直接从国亡家破、江山易主入手,出语超群。三四句抒写了亡国后的觉醒,自己一生生活在物资富庶的南唐,“几曾识干戈!”谁知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把悔恨之情极力渲染。“沈腰潘鬓消磨”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怀。然而最痛苦的还是心灵上的创伤!“最是仓皇辞庙日”,为什么呢?因为别离曲哀鸣,面对现实,多情的后主只能:“挥泪对宫娥”。这里的感情已不是儿女私情,而是乱离之痛,痛苦更深更厚。李煜“我手写我生、我手写我心”,把这个一想起来就悲怆断肠的难堪场面再现出来,流露出来的是难言的隐痛和悲哀,非常真实,不失赤子之心,词作不假矫饰、不计毁誉。李煜任纵纯真的写作态度也没有因被俘而变。
被俘后的李煜不再写那些儿女情长的词作,写的都是“从大处落墨”,写自己的凄清、悲慨、沉着、郁结。词作少有点滴的景象、心境这些体现的出现。《望江南》四首中的其一“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描写的是江南的春景。一二句写自己的梦境,梦见故国江南繁花似锦的春天,香车宝马、男女狂欢,末句倾城赏花。然而梦总有醒时,醒来又如何呢!其二“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写的是江南清秋之景。此词情景相融,突出了羁旅情愁,洋溢着悲秋的情结。后主回忆江南旧日美好的生活,正式源于内心深处的爱慕缅怀之情,更衬托了现实生活无边的痛楚,所谓句句词词不离“情”。《望江南》其三是一首记梦的小词,“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整首词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了极愁极恨的感情。昔日游猎时的良辰美景,知识梦中的天堂,而现实却是地狱!多么巨大的反差。梦醒之时,是何等的痛苦,则不言而喻。其四写的是梦醒之后的悲恨:“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月明吹,腸断更无疑。”首句先勾画出一个满脸泪痕的形象,接着说不要再诉说心中的悲哀,不要在凄清的月夜听笙笛,这样会肝肠寸断,深刻地写出心中无底的难过。被俘后的李煜,所写的愁恨更深更广,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李煜后期的作品,几乎都是意味深长、耐心咀嚼,抒发亡国之痛的。也正是这个时期的词作代表了李煜的最高造诣。每一首词都倾泻了他的亡国之恨之痛。就《乌夜啼》其一来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表现的是伤时叹世之情。此词表面定写的是伤春、惜别,而表现出来的是亡国的悲苦。“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看到这残败的景象,更加怀念故国的欢乐生活。面对朝雨晚风的摧残,落花的反抗是无力的,残留的暗淡的红色就像一汪胭脂泪,表现出多么沉重的心情。花落不会再开,往事不会重返,只剩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其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首词描写的景物是凄凉的:西楼、残月、梧桐、深院,而感情是真挚凄惋的:丝缕般的离愁,多么缠人,令人痛苦不堪!“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所经受的痛苦,自是常人无法体会得到的,李煜这种不可名状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当读者慢慢地体味其中的滋味,再结合个人的体验就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这首词成为历代传诵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浪淘沙》是李煜主要的代表作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语意悲苦,人们认为这是绝笔之作。它以清澈明白的语句,描绘出后主亡国之后的切身感受,真实具体,深挚动人。上片开端便渲染了阴雨缠绵的凄凉境界,潺潺雨声是听来的,何以“春意阑珊”呢?原来是因为罗衾单薄,耐不住五更春寒。而孤寂凄清的囚徒生活,更增添了阵阵寒意。如果知道梦里是客,就不会“一晌贪欢”。这种用梦境和现实对比,用梦中的欢乐、温暖,反衬现实的悲苦凄寒,是后主被俘之后内心世界极深刻极形象的写照。下片开头两句,作者警告自己:独自一个人不要凭栏远眺,这样做只是徒增无限伤心而于事无补。作者哀伤沉重的心情已到了绝望的地步。因而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过去的一切再也不会回来,身为囚徒的事实再也改变不了,不要再存在任何的幻想!烛尽泪干!此词真切地表达出后主对故国的灭亡是具有何等难以言传的悲痛心情,哀莫大于心死。
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雕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后主最为被人所传诵、所熟悉、喜爱的词。这首词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因为此词隐藏着后主的无限沉痛,无限悲愤,引起人们强烈的同情和共鸣。“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奇问,出语惊人,对常人来说,“春花秋月”是惹人喜爱的。而这么美好的景象,后主却悲愤地昂天叩问“何时了”,后主痛不欲生的无边愁恨就在这一问中喷薄而出。“往事知多少”又一问,道出了后主面对良辰美景,引出无限回忆,四十年的往事,涌现在心头。写出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月明之时最易勾起人们思乡怀旧的心情,因此“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下片首句无奈地写出了故国不能不“回首”,而现在已是物是人非!词的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人读了不禁落泪。深长的愁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浩渺无边,这“愁”何其深广!这首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层层呼应,感情纯真,用语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此词:“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三.结语
作为历史上南唐后主的李煜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飘逝的只是李煜的肉体,不朽的却是李煜的真情”。我们读李煜的词,看到的都是他个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刻意经营。而是乐时写乐,悲时写悲,性情率真,决不掩饰。李煜决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李煜绝对是我们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李煜词的“词写情事、大胆率真”的艺术风格,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他以后的历代词人。无论在“婉约派”的词人还是“豪放派”的词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李煜的影子。李煜以其对艺术的执着,摒弃了花间词人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风格,而开创出一条情真意切,以情感人、不事虚饰的创作道路。就因为“真”,李煜的作品才具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为人们传诵不衰,流传至今,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我们研究祖国的文学遗产,值得称颂仿效的也确实是以表现这种深情的居多。因此,我们今天再来探讨李煜词的艺术特色,特别是“词写情事,大胆率真”这个艺术特色,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应该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里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