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高考英语改革价值取向的困境与有效解决对策

2021-04-12钱紫芸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解决对策困境

【摘要】新高考英语改革可确保考试更加公平,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只看结果。高考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负担,学生可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再局限于答题技巧,而是将学习英语作为载体,重在学习英语文化,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逐渐提高。但是,当前新高考英语改革的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着重研究新高考英语改革价值取向的困境与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改革;价值取向;困境;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钱紫芸,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引言

高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考试充分体现出来,就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新高考的重要举措就是增加考试次数,在成绩中还融合了社会评价和等级评价。实施新高考英语改革在于教育公平,使得学生课业负担大大减轻。

一、新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宗旨

新高考英语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减负、公平、效率等几个方面。英语高考改革的具體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下述几点。

1. 多元化测评体系。在进行新高考英语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建立了多元化的测评体系。所测评的内容,既包括学生对于英语课本的理解能力,还包括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正确使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

2. 改变现有出题形式。现有英语高考模式考察的主要内容还是学生的背书能力。在进行新高考英语改革的过程中,英语试卷的出题质量有所提高,考试内容更加灵活,主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3. 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的内容被灵活运用,也是新高考英语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改革后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会出现更多生活化内容。

4. 成绩形式的改变。以往高考后,英语的试卷成绩是有具体分数的。进行新高考英语改革后,英语成绩会以区间或者是范围的形式出现。这一改革内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在考试中过于专注分数,而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

5. 全国卷的使用更加统一。目前一些城市在高考中采取的是自命题试卷。新高考英语改革中,一部分自命题试卷会改为全国卷。

6. 增加考试机会。新英语高考改革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一般会有两次英语考试的机会,最终的高考成绩会选择分数较高的那次进行录入。

由新高考英语改革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应试教育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而新高考英语改革后,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新高考英语改革价值取向的困境

新高考英语改革是否能够成功,重点在于直接面对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新高考英语改革要不断推进,对价值取向的障碍应予以明确,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1.英语受重视程度不同。英语教学的受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的差别。新高考英语改革使得英语分值降低,乡镇地区对这种改革模式产生误解,认为英语科目发生了变化,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从而减少师资力量,对英语教学不再给予高度重视,导致乡镇地区英语教学质量下降。相较而言,城市发达地区对英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知道学生的英语水平关乎社会发展,也关乎个人发展,将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得英语学习水平提高。这样就会使得乡镇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城市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明显差距。

2.整体减负没有实现。新高考英语改革减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但高考的整体负担依然没有减轻,其他学科的学生负担依然很重。学生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即使有两轮考试机会,学生也希望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够获得好成绩。社会对英语的关注程度并不会随着英语改革而有所减弱,如果采取降低分数的方法,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分数低并不会将学生之间的竞争减缓,毕竟大学是否录取由分数来决定,即使降低高考英语成绩,学生提高分数的要求也无法阻止。

3.依然存在很强的功利性。学校和教师要提高升学率,就会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教师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功利性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更为注重考试技巧的传递,以提高短期绩效。师生们已经达成共识,题海战术是一种短时间内使用的好方法,让学生在短期内提高成绩。但是,由于考试后对知识没有深入掌握。他们学得快,忘得快,所以他们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4.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观念落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学习能力强,基础比较扎实,一些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基础也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英语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授课时所讲述的内容大多为课本中的内容,并让学生机械性地进行背诵。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致使学生无法将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转化,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十分不利。

5. 课程缺乏实践性。英语课程能否顺利开展,往往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即便教师拥有十分专业的能力,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甚至在听课的时候出现走神等情况,也会让课程变得毫无意义。在英语课程中,教学缺乏实践性,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进而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新高考英语改革价值取向困境的解决策略

1.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面对英语教育上的城乡差距,我们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整,注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启动帮扶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教学,定期互换城乡教师,让乡镇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城市的教学,提高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应加大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英语宣传力度,增加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为学生进入大学打下基础。

2.酌情设计考试次数。新高考英语改革,需要学校与社会配合,注重计划的合理性,避免学生考试“刷分”。对于考试的次数合理控制,将每年考试的次数确定下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增加考试次数的目的,也让社会意识到新高考英语改革是为了实现考试公平 。

3.使英语教学本质得以回归。英语教师应避免策略性和功利性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上,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4.让学生成为主体,转变教育观念。新高考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比如,在课堂中,教师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對英语课题进行探讨。这种形式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之外,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有帮助。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素养。在进行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学生的成绩,而是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化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真正爱上英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英语学习。

5.提高课程实践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英语改革,教师除了需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工作外,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各种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熟悉英语的正确用法,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灵活地使用英语。

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固有的传统模式,尝试让学生通过小组来的形式完成作业。汇报作业的时候,由每组选派的代表来汇报,但需要注意每次选派的代表是不同的学生。

四、新高考改革下教师价值取向的转变

1. 由传统型教师到创新型教师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够对课本内容更加理解。但是在新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首先,教师需要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其次,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创新,从而满足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提升英语的教学质量。

2. 由知识传播者到知识促进者的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但在新高考改革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这一角色需要发生转变。作为知识传播者,教师主要关注的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知识促进者,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真正地学好英语、爱上英语。除此之外,成为知识促进者后,教师除了应该关心学生的成绩外,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多进行沟通,拉近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3. 由单一型教师到综合型教师的转变。新高考英语改革中,除了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外,也需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传统英语教师所具备的主要能力是较高的英语水平。然而,新高考英语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所具备的能力需要更加全面多样。为此,教师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授课的方式、知识的储备量等。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在进行英语授课过程中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帮助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五、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我国实施新高考英语改革,目的在于全面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增加考试次数,避免一次考试“定乾坤”的弊端。同时实施社会化评价和等级评价,使高考成绩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出来,由此摈弃应试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实,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莫莉.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化、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19):74-75.

[2]曹红峰,殷志.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价值取向、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65-66.

[3]钟秉林,王新凤.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与理性选择——基于40年高考招生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教育科学文摘,2018, 37(01):25-27.

[4]邵光华,吴维维.新高考改革何去何从——关于新高考“选考”和“一科两考”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8):13-20.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解决对策困境
跟踪导练(一)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