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视野下踏虎锉花的活态化保护

2021-04-12龙生李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振兴

龙生 李冬

内容摘要:踏虎锉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剪纸类创作在湘西地区的最高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空间的变迁,踏虎锉花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作为普通商品被淘汰的不良局面。本文基于保护视野下,对当前踏虎锉花的活态化保护和研究的调查,从发展情况、现实困难进行了阐述,试图从活态化保护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振兴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踏虎锉花 传承危机 活态保护 振兴

大多数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机械化、自动化、流水化的现代化生产形势冲击下,因低效、低利潤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非遗的活态化保护是当前非遗保护的大趋势。不同于在博物馆陈列、影像化记录技艺或作品等静态保护方式,活态化保护是将非遗文化事项及其主体,置于发展的动态传承过程中,将传承贴近群众的现实生活,扩大影响范围,保护包括非遗思想、传承人、技艺及作品等方面,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的。进行活态化保护可以使很多传统技艺类的非遗起死回生,实现非遗与时俱进、惠及传承人和参与者的目的,实现非遗从“受保护、活下来”到“喜参与、盛起来”的良性生态。活态化保护,随时代发展不断全方位发掘和更新非遗的价值,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和促进中国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踏虎锉花简况

踏虎锉花(凿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踏虎乡①及周边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剪纸工艺。它是一种剪纸作品,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但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而是使用刻刀锉制完成的,故名“锉花”。最初作为民族服饰的刺绣底稿,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因其工艺精美也作为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②。通过民间艺人代代传承,形成了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花样繁多、作品精巧、独具风格的民间工艺品牌,不仅深受湘、鄂、川、黔等地区人民的喜爱,还因精湛的工艺技巧、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饮誉国内外,于2008年按照传统美术(民间美术)类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③。

二.踏虎锉花的发展现状

被列为非遗名录,一是说明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二是说明其传承和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调研,锉花目前虽有一定的传承基础和一定程度的更新开发,但离活态化保护的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一)政府作为主导的保护概况

发源地泸溪县为更好地推动民族民间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意识,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落实:在媒体平台增加曝光量;在该县创立踏虎锉花传习所④和免费开办技艺培训班;引入职业教育,如在职业中学开设“踏虎锉花”课程;举办各种体验式活动、课程、竞赛,让技艺走进群众生活。

(二)艺人技艺的传承概况

该技艺的本地主要传承人有黄冬狗、黄靠天、邓兴隆、邓启刚、黄永红等⑤,还有许多艺人在发展中移居至外地时将锉花带到了外地。通过调研发源地,目前仅有黄永红一人在进行创作。据他所言,与众多非遗技艺一样,感兴趣的人已不多,愿意认真传承的很少;相比艺术创作和教学,外出务工更轻松、经济收入更可观;是因对家族手艺的喜爱和传承的责任才一直坚持;在踏虎学校里以手工课的形式教学,学生以兴趣为主参与学习,学生为小学、初中群体,未来变数很大,综合各类现实情况,学生能成为传承人的几乎没有。

(三)锉花的艺术开发情况

锉花已从传统绣花底稿转变为独立艺术商品。近年湘西州的艺人们创作的作品主要为富有民族风俗风情的民间故事、地区特色景点、生活场景画,传统图案与现代美学元素结合、迎合时代主题的装饰画等,其次是客户定制的各类画作改造。不少作品获得了极高赞誉,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作品主要以中高档装饰画作为政府赠送宾客的礼品和旅游景区的快销品进行销售。

三.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大多数手工艺类非遗一样,踏虎锉花面临着“作为普通商品被淘汰”的命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用途逐渐被淘汰

随着新绣花技术普及和苗族服饰批量化生产,其绣花工艺、工序都发生了重大更新;苗族服装需求下降,锉花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品。锉花的制作效率与现代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不可相提并论,仅作为普通商品由人工生产,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了产品的价格、弱化了竞争力。

(二)商业开发严重不足

审美滞后:锉花的取材以苗族传统图案为主,难以突破受众壁垒,无法满足更大范围的审美需求。品类单一:商品开发集中在旅游纪念品、民族风格艺术品的小范围内;以平面装饰画、服装装饰、小饰品为主。受限于创作者知识结构、审美水平,锉花在与本地特产包装、环境装饰应用等方面没有明显进展。如泸溪县的多种特产,包括发源地特色山茶油产品的包装,都没有锉花元素的结合。

(三)综合创新基础薄弱

结合资料和走访,从业者收入主要由作品销售、技艺教授工资构成,官方认证的传承人还有微薄的补贴。大部人的收入仅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甚至不及普通外出务工收入的一半。锉花卖花是锉花手艺人祖辈养家糊口和赖以生存的方式,经济所迫,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从业者骤减、传承断层的现实情况。加之多数从业者几乎没有现代美学、经济、市场的教育经历,现有传承集体难以完成综合创新的目标。

四.活态化保护的建议

锉花作为独特的商品和艺术品是极好的文化传播载体,活态化保护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可借鉴经验。政府部门、技艺传承人及相关研究者均高度重视并寻找对策,保护措施不断出台,虽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果,但离活态化保护、振兴这一非遗手艺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持续开展。

(一)重构内生动力

1.改变传承人固有观念,把握艺术与商品的关系。传统艺人掌握着手艺的精髓,但存在为保护祖传手艺纯洁性而不愿接受创新的保守思想和鄙视商业性开发作品的行为。因此要通过加大内外交流学习其他非遗项目有效开发的经验,认识到僵化保守反而让视若珍宝的手艺失去了生命力。

2.改变固有的传承方式,扩大传承和保护的范围。摒弃祖传家传、“传儿不传女”等落后的传承方式和保守做法,用既能保留传统手艺精髓,又能适应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新理念和方式进行传承。围绕职业教育,统筹各类专业力量,研发趣味性、操作性强的教材课程,激发教授和学习的热情,扩大传播、传承的手段和范围。

3.搭建跨域融合大平台,拓展生产和销售的模式。要跳脱固有形式,积极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结合;要主动面向市场,一是创作更多与流行、时代审美相适宜的快消品(如民族风格、地区特征的纪念品、装饰品);二是加大与其他产品的结合(如本地特产的包装),强化其艺术、审美、文化特征,而不拘泥强调独立性;三是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用商业合作的方式根据市场、能力等因素调配各类参与者,实现多方参与和共赢。

(二)加大外力支撑

1.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协调各类宣传资源和方式加大社会影响,加强传承人、从业者的社会认同;协调各方优惠政策,鼓励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足用活专项资金,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让市场参与,强化社会合力。

2.完善保护研究体系。保护与研究并重,与高校合作打造学术研究平台,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蕴含,做好史料、理论等的专项整理研究。加大专业研究人才的培育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促进投入与产出的良性运转。

3.做大做强非遗产业。采取政府兜底的容错机制,减轻试错成本,更有益激发创新和生机活力,迈向产业化路线。合理市场化是实现活态化保护的必要环节,锉花本来就是商品,应毫不避讳地强化其商品特征,让它既有高大上的艺术属性,又可保障艺人经济收益。

总之,作为湘西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踏虎锉花曾辉煌过,沈从文先生盛赞“具有文人不可企及的高度”⑥。曾作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的踏花锉花,正面临着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这需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锉花傳承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卫,洪山,龙楚怡.不用剪刀的剪纸——湘西踏虎杨桂军民俗凿花研究[J].艺术百家.2014(S1).

[2]田茂军.苗族锉花:让多彩湘西风情跃然纸上[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07).

[3]田茂军,许泉.踏虎锉花考辨[J].柳州师专学报.2012(05).

[4]田茂军,尚光菊.保护与传承:湘西苗族锉花的现状与转型[J].民族论坛.2004(12).

[5]左汉中.黄靠天,远去的“剪花郎”:老年人[J].2004.000(006):7-7.

注 释

①2006年与合水镇合并,改为踏虎村,镇政府驻合水社区

②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http://hnfy1.txhn.net/fyml/ctsgjy/201609/t201 60914_452531.htm

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963/

④新湖南:https://hunan.voc.com.cn/xhn/article/201706/2017061611141652 44.html

⑤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http://hnfy1.txhn.net/fyml/ctsgjy/201609/t201 60914_452531.htm

⑥沈从文:《沈从文谈艺术·塔户剪纸花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振兴
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衰落的社会影响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