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教育叙事探析
2021-04-12张娅丽
张娅丽
内容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记录了一场发生在孔子与其四位弟子就志向而展开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悉数体现。本文旨在分析孔门弟子教育叙事中对教学场景、教学语言、教育方法三方面的记录,探析孔子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孔子的治国理念,探究孔门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场景 教学语言 教育理念 治國理想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其特有的概念和特点,吴为民、李忠在《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一书中,对教育叙事做了以下解读:“教育叙事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它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就是指对事情的描述、记载,它注重与事件情节的描述、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的运用。第二,它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方式,就是指通过记叙事情,或讲述故事,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表达作者对某些教育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以记叙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育叙事的特点分别为‘以事实来说话、‘注重记述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细节性的描述”①。
由孔门弟子记叙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则是以第二种叙事方式,记叙了整个叙事情节。通过对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描写,从“夫子哂之”、“喟然叹曰”、“三子者出,曾皙后”等细节的刻画中,揭示了孔子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教育理念,以及极力营造师生之间平等氛围的良苦用心,同时,根据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对曾皙理想的赞同,也透露了孔子个人“礼治治国”的治国理念。孔门弟子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最真实的记叙,对话、表情与动作的刻画中蕴含着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这些理念、方法对于当今教育依旧影响深远。
一.孔门教育叙事的解析
(一)还原教学场景,感受“侍坐”中的平等
在《论语》中,教学场景可分为求学、侍坐和讨论三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场景由题目便可得知,即“侍坐”:“学生陪坐在老师近旁或老师坐着,学生站在老师近旁”②。从文本中可以得知子路、冉有、公西华与孔子交谈时是坐着的,曾皙则在孔子向他提问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③,由坐转而起身回答孔子问题。孔子作为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地位如此崇高的他,面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不起身作答,毫无斥责之意。再看一直悠然弹奏着瑟的曾皙,当孔子问到他“尔何如”后,才“铿”而放下瑟,起身作答。《礼记》上讲“师道尊严”,孔子对待曾皙的方式,正体现着师生在平等的交谈中轻松、和谐与愉悦的氛围。也正是孔子平易近人、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营造了轻松和谐、融洽自由的教学场景,这使得四位弟子能够抛开顾及,畅谈人生理想。
这一教学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孔门教学的情形,试以今人视角还原当时教学场景,可以发现:几位弟子可能正围坐在一起闲聊,恰巧孔子瞧见,便进门加入他们的“闲聊”。这是一节没有预备铃的课堂,上下课时间起于对话也终于对话,教室也是根据几位弟子“侍坐”的地点随机生成。在这一教学场景中,孔门教学的时间与地点是随意的,师生之间的氛围也因此而显得平等和睦。老师和学生可以座谈言志、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曾皙最后向孔子的提问也说明了学生可以单独向老师提问。孔门教学就在这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场景中进行,不仅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同时也是孔子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与关怀。这对于现如今的教育环境而言,依旧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二)品味教学语言,领悟孔子的教学机智
1.言语诱导,消除顾虑
孔子加入弟子间的对话后,他深知弟子对他到来的顾忌,为了打消这一顾忌,让弟子能够在谈志向时畅所欲言,他在一开始便言明:“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于是,这场交谈得以顺利进行。也正是因为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语消除了弟子们的紧张感后,当他以假设为前提,问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考角度和立足点,能够各自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并回答。孔子的教学语言机智与今天所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只给学生以简单却精准的指导,学生依旧是“主角”,在这一“导”一“主”间,师生各自发挥作用,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2.以“哂”促省,尊重个性
题中所说的教学语言机智不仅蕴含在孔子与弟子交谈中,同样也表现在孔子对学生的回答所做的反应里。面对四个弟子的不同回答,孔子的反应也不同,并且这种反应是在把握学生性格特征的前提下给出的。
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地“率尔对曰”,可见其性格之坦率与急躁,孔子面对子路的豪不谦虚、缺乏礼让,以“哂之”相待。历来对“哂之”的解读层出不穷,闫笑飞在《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哂之应取‘讥笑义,表达孔子对子路的不满”④,伍海霞在《论<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人物形象》中将“哂之”理解为孔子对子路不谦让态度的微微冷笑。但熟读《论语》后会发现,这些解读都显得片面甚至不准确。孔子对自己弟子们的性格、才能都有一定的了解,子路虽然态度不谦和,但这都在孔子的意料之中,所以“哂之”,只是子路所答及其态度与孔子心中预料相符合后的自然反应。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为国以礼”,他主张在治国过程中振兴礼乐,加强教化,而子路的“可使勇也,且知方也”却是以人人善战作为护国治国的前提,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为国以礼”背道而驰,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子路与自己意见相左便出言纠正,而是尊重子路的个性与选择,以“哂”代之。而孔子的这一反应,实际也是在促使个性急躁的子路自省,若断然否定其志向,以其个性,即便不明说,内心肯定愤愤不平。孔子以温和的哂笑安抚子路情绪的同时,也引导着他的自省。
3.循循善诱,鼓励作答
冉有的志向体现了孔子“为国以礼”中的“仁爱”思想;公西华的祭祀之礼也同样与孔子振兴礼乐、加强教化的主张相符;子路的治国注重虽与孔子有所出入。但孔子对以上三人的言论都未直接在言语上表明态度。当问及曾晳时,也许是因为曾皙的治国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前面三位弟子明显不同,因而他说到:“异乎三子者之撰”,显得略有退缩。这一表现被孔子尽收眼底,所以他根据对方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说出“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消除了曾皙的顾虑,道出其理想。而这正与孔子曾主张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着怀之”(《论语·公治长》)⑤不谋而合。
孔子对根据四个弟子的不同回答,给出了相应的反应,个性急躁的子路,如果当即被孔子否定,可能会使之愤怒,所以孔子“哂之”;谨小慎微的冉有和谦和得体的公西华,孔子予以默认;略显不自信的曾皙,孔子则是予以鼓励。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保证了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二.孔子的治国理想
通过对《论语》这一著作中此篇的解读,我们对孔子本人的志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即:积极入世以治国平天下。从《侍坐章》可以得知,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是承袭了孔子的入世之治的,而曾皙口中所描绘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图景,与孔子的入世之志似乎并未关联,而孔子却唯独对其表示赞赏,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大有玄机。
结合孔子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正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一生致力于恢复、重建像西周盛世那样的“礼治”社会,但崇尚“以霸治国”的各诸侯国并未采取孔子的“礼治”主张,《侍坐章》记叙的事件也正发生于孔子周游列国,理想落空之际。并且,孔子虽然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入世做官,但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在这暗世中推行“礼治治国”无果后,孔子也有所“取舍”,既然办不到,只能心向往之,这也是儒家“大泽剑姬,穷则独善其身”进退圆融思想的本质体现。所以当他听到曾皙理想中所描绘的礼乐教化、天下大治、人人悠闲自足的社会场景,正与自己心中理想相契合,故而孔子当即对曾皙的说法表示认同。冉有、公西华、曾皙各自“富民”、“教化”、“礼乐”的治国理想,尤其曾皙所描绘的具体情景,都与孔子的“为国以礼”不谋而合。
三.孔门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体现平等的教学场景
尽管孔门教学离我们有着千年的时空距离,但它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启示却是深远而悠长的。现在普遍实行的班级授课制,主要由一位教师与几十名学生组成,通常是教师“孤身一人”站在三尺讲台,学生则在下方接收教师所讲。虽然师生都在一个空间内,但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与教师产生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学校共同努力,从现实的教学场景出发,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内座位的设计,拉近师生空间距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多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可以是关于学习的内容,在课外,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生活、兴趣等方面的交流。正如孔子的提问是关于弟子们的人生理想而非学术问题的探究,在交谈中,每个人都可以回答,并且在孔子亲切平和地循循善诱下,每个人都愿意回答。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无论课上或是课下,都应以平和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法去鼓励每个学生展现自我,切忌以师者身份否定学生,而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复杂各异。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子路的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但过分自信的他莽撞冲动,孔子“哂之”,意味深长,在肯定其才能与实力的同时,又含蓄地批评了他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冉有和公西华谦虚谨慎,言语温和有节制,态度谦卑而诚恳,孔子当下并未给出点评,而是待其离开,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弟子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孔子虽然未曾当面对冉有和公西华表示赞许,但可以推想,曾皙定会予以传达。而面对略显退缩的曾皙,孔子则在鼓励后表示赞同。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分别从语言、表情,以感叹、反问的不同方式或直接或含蓄地教育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尊重个性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其实也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体现。《侍坐篇》中的四个弟子他们不仅个性有别,年龄上也各有差异,子路小孔子9岁,曾皙小孔子6岁,冉有小孔子29岁,公西华小孔子42岁,年龄最大相差36岁。年龄的悬殊也决定了四人经历、境遇、文化修养的大不相同,差异如此巨大的四人,孔子却能将他们“聚之一堂”同时予以教育,这就要求孔子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孔子对四个“各言其志”弟子的回答做出的不同表态、评判,也有着明确的针对性,这同样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对象远没有孔子当时那样复杂,我们面对的是身心都接近的学生,相比孔子,今天的教师更易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决定了教师应像孔子那样,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个体得以全面发展。
(三)留白式评价,互助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教学原则,最主要的是启发教学,“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培养弟子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动研究的精神,反对专事记忆和依靠教师从外面注入的被动的学习。在教师提问或指示之后,必须让学生反复思考,自求解答”⑥。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育,在与四个弟子的对话中完美体现。面对子路、曾皙、冉有等人各异的回答,孔子未做详细的评价,唯一对曾皙的肯定,也只是简单表达同意,至于同意的原因则未曾告知。但孔子通过言语或是表情对四个弟子做出的反应,却足矣促使子路在对比暗示中躬身自省;而子路的自信果敢同样能够激励谨慎谦逊的冉有和公西华。
四.结语
一代教育大家孔子早在千年前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尽管它们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但其中蕴含的思想确是先进至今依旧适用,并且同样适应于未来教育。只要师生关系还存在,那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尊重个性……将会永远是使教育保持鲜活生命力、艺术性的起搏器。所以,我们应该汲取孔圣人教育之精华,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推进教育、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52.
[2]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148.
[3]吴为民.李忠.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135.
[5]闫笑非.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几个问题[J].北方论丛,1996(4):32.
注 释
①吴为民、李忠:《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148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97页。
④闫笑非:《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1996年,第4页。
⑤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35页。
⑥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2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