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清文道关系更好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021-04-12方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语文课程

内容摘要:“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赋予语文课程丰富的育人资源。更好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就要善于理清文道关系,坚持以“道”为统领优化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始终立足文本释“道”明“义”,以此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证语文课程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文道关系 语文课程 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与人的成长息息相关,它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还使人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情感滋养和审美熏陶,并最终在价值观层面上实现思想认同,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1]语文课程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科特点,更好发挥育人功能,使其在学科自觉中体现自信、实现自强,这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一.寓道于文:优化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文道关系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文与道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认识不同,但文章具有载道功能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语文课程以精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表达的能力,还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程最懂人心、最知人情、最通人性。因此,应充分利用文章因道而成的特点,科学合理设置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教学专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更好化解生活困惑和生存困境,实现生命的圆通、圆融、圆满,真正把语文课程变成关乎灵魂的幸福课程。

(一)教会学生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尤其是历代文士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践行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道德准则,并以文学书写的形式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兴盛的强烈愿望,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教师在教授杜甫、陆游、辛弃疾、范仲淹、文天祥、于谦等人的爱国主义题材作品时,要善于利用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吸引人、感染人,通过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激励人、鼓舞人,不知不觉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点燃他们心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火种,让他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以古代先贤为榜样,主动站出来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贡献。

(二)教会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不独有大美,更有大情、大爱和大智慧。古人提倡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们把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然的认识结合起来,在山水文学作品中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以及作者内心所向往的自由、闲适和恬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失去与乡村的联系,更失去与土地的感情。教师要以谢灵运、孟浩然、王维、柳宗元等人的山水文学作品为载体,让学生在景语中悟情、悟心、悟道,感受作者因自然美而引发的哲理思考,领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的生命感触同时,培养学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三)教会学生处理好人与他人的关系。情感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但情为何物有时又实在说不清也道不明。古人为情造文,提倡文章要以情动人。举凡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皆已成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游子吟》《赠汪伦》《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等篇章,学生却可能因阅历不够而对某些情感的感受不深、理解不透,但随着人生经历逐渐丰富,对作品的深度共鸣也许会延宕到若干年以后,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遭际可能都会在文学作品的经验书写中找到对应的位置,这常能为我们在举棋不定时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提供借鉴。这是因为,作为主观体验的情感书写离不开作者长久的理性思考,里面隐含着作者对人性妍媸的判断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有益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涵养性情,不知不觉成长为有情有义之人。

(四)教會学生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坊间一直流传“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及“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的说法,这些说法至少说明文学作品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作用。人如何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我,这本是哲学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哲学之晦涩艰深常给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不如文学雅俗共赏,能润物于无声处,满足读者对真善美的审美需求。当我们面对挫折与失败,乐观旷达的苏轼、永不言败的圣地亚哥、具有钢铁意志的保尔·柯察金就会一次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停激励我们,让我们最终爆发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变成那个平时不敢想像的自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中,就是要用伟大文学所具有的崇高的美学品格滋养学生心灵,引导他们做自信、自强、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缘文释道:准确把握文本解读方向

好的内容是前提,接下来教师如何解读作品则成为语文课程能否更好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有学者指出,语文之“语”专指语言,而“文”则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2]教师通过语言教学,必须在找准文本解读方向的基础上,把课文作为例子,剥丝抽茧般对其进行多元立体的解读,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是要帮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经典文本流传久远,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十分重视炼字造句。他们经常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留下不少佳话。贾岛骑驴写诗拿不准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结果冲撞了韩愈的车队,说明原因后,听从韩愈的建议改成了“僧敲月下门”。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范仲淹写“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苏小妹写“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莫不如是。经典文本为我们学习语言艺术提供了无尽宝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时刻留意语音的协调、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切身感受汉语的言意之美,自觉以学好、用好汉语为荣,彻底扭转社会上存在的非文科专业学生文字功底不扎实以及个别人说话作文总喜欢中英夹杂的奇怪现象。

二是要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之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刘勰、颜之推明确指出能在治国理政中起辅助作用的主要就是应用文,如《谏逐客书》《出师表》等皆为应时应命之作。只不過时过境迁,这些应用文在失去实用性后依然具有文学审美价值,这正是今天的应用写作极度欠缺的,重视格式规范之余却缺失公文精神,终难产生至情至性之作。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应用文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工具性方面,忽视了应用写作应具有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这是对应用文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应用文同样要求写作者才、学、识、德四者兼备,尤其要培养善学、求是、精专、奉献的公文精神。[3]由于不同文体表意的功能和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之用要善于培养文体意识,知其形式之本来才能把握内容之真谛,更好理解文乃贯道之器的深刻内涵。

三是要帮助学生培养文学情怀。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提倡写文章就是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强调作文一定要反映社会现实,为时代发声,而不能闭门造车、空洞抒情。即使是因贬谪而寄情山水的文人作品,如柳宗元写《永州八记》、苏轼写《赤壁赋》,依然寓理于景,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温暖和向上的力量。夏志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独具感时忧国的精神,如鲁迅、沈从文、老舍等作家的作品无不洋溢着爱国的热情。他们把救亡图存的理想寄托于文学,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多阅读龚自珍、路遥等一批具有赤子之心的作家作品,让他们在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情怀、有力量的作品中体味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四是要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社会生产条件以及文化创作环境必然会对文本的写作造成巨大影响。正如古典散文不可能流行于印刷术发明之前,宋词也不可能繁荣于文化娱乐活动乏味的落后地区。不同时代的文本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文化之烙印。当整个社会都重视诗歌的时候,不仅是升学考试和应聘就职要考诗歌,连喝酒猜拳、唱歌跳舞都要用到诗歌,写诗对唐朝人来说就与今天发布一条微博无异。教师解读经典文本应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目标,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学养帮助学生作出合乎时代逻辑的价值判断,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切身的感受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做到用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头脑、净化灵魂,确保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文道结合:焕发语文课程育人魅力

课程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回归教育本质,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课堂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是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文以载道的文章功用观赋予语文课程丰富的育人资源,教师要在理清文道关系的基础上,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做到缘文释道、因道解文,避免只研究“问题”、不谈论“主义”的简单化教学方式,因模糊了立场、观点和态度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好的教学目标就像大海航行中的灯塔,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指导方向、纠错导航的重要作用。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目标就要坚持文道结合,准确把握思政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一加二等于三的叠加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融通关系。要把教学目标的制订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结合起来,尤其要杜绝思政目标口号化、标签化、空洞化、简单化的弊病,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与学科的特点、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确保用思政目标引领和贯通知识、能力目标,实现三者之间互相促进。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单向的知识传播结构难以解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针对相同主题的文学文本,可采取模块式教学方法,通过专题性的集中讲授加强学生对具体思政元素的理解。针对情节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可采取情境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体验,使其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思想洗礼。针对课文中涉及与学生成长相关的话题,可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或辩论,在参与互动中加深理解并实现价值认同。另外,还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的微课、慕课资源打造永不下课的网络课堂,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或者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三)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语文课程发挥育人功能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中,还要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更多走进实践,深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要不断拓宽第二课堂育人渠道,鼓励教师既要做课堂上的经师,更要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人师,乐于、善于担任人文素质教育类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配合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以演讲、辩论、诗词诵读、书法、征文等比赛形式,将语文课程育人工作延伸到课下,让更多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不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责任担当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让他们自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最终成长为真理的坚实信仰者、坚决拥护者和忠实践行者。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单纯的期末总评过度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难以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应采取过程评价与期末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将课堂出勤、作业、实践等情况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体系。精心设置开放式作业,让学生以课后自主阅读和模拟写作的形式,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会搜集、整理文献,分析、鉴赏作品,凝练、概括文本,模拟、创意写作,最终提升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可指定学生阅读柳宗元诗文、传记作品,重点了解他在柳州担任刺史期间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及历史功绩,最后以工作总结的体例为柳宗元拟写一篇居官柳州期间的工作总结。教师通过作业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赏析作品情况,而且从作业完成的时效性、重复率等情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诚信品质、创新意识以及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判,以便及时对课程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226.

[2]周治南.语文扩展教学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101-104.

[3]方雷.呼唤新时代公文精神[J].应用写作,2019(07):4-7.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1.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20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csz202012)。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