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年开工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2021-04-12牛谷月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利小微政策

牛谷月

牛年开工,国家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就是要让更多企业顺利复工,从年初开始积小胜,为获取年终的大胜打基础,同时表明国家产业支持的方向与态度。

牛年开工!新春伊始,多项提振经济、保障市场主体权益的政策红利已密集派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就要有所准备,下好“先手棋”,为“十四五”规划的顺利推进打好基础,开好头。

国家多领域密集派发“政策红包”,例如,通过奖金、财税等一系列支持让中小微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创新激励,进一步释放红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将从多方面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需求;优化汽车限购政策,助力汽车行业的发展等。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让更多的经济主体能够参与价值的创造和成果的共享,国家需要动员更加广泛的力量来共同促成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赵锡军说。

“小巨人”企业获多方利好

2021年2月2日,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1年初,一波新三板改革举措落地:新三板终止挂牌细则近日出炉、QFII和RQFII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开始倒计时、转板制度进入实操阶段……改革红利陆续释放,专家表示,新三板能够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

2020年底,财政部、工信部还制定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明确政府采购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小额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对于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由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确定,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对于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继续给予优惠资金支持。

赵锡军表示,中小微企业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主体中属于偏弱势的机构,但其在经济链条中又有着吸收就业、繁荣市场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给予财税领域、信贷领域、金融服务领域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做精做专,提高自身竞争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一开始主要是扩大‘面,给尽可能多的企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就从扩面增量逐渐变为提质增效,扶持高质量、高创新力发展的中小微企业,提升政策支持效能。”

国企改革红利释放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二年。

国务院国资委1月26日消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下文简称《操作指引》),鼓励商业一类“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操作指引》的出台,进一步丰富了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政策包”和“工具箱”,有利于指导推动国有企业强化正向激励、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锡军指出,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在逐步下降,但是它的定位越来越明确。很多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我们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企业,在市场上往往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国有企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它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来讲要低一些,灵活性和激励制度相对较弱。股票期权、分红等机制的运用,对于国有企业吸引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都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创新能力比较强、高度依赖人才的科研型企业,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把这些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吸引来、留得住。这对于企业来讲非常重要。”赵锡军说。

2020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简称“混改基金”)在上海成立。据悉,混改基金是继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之后,国资委委托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起设立的第三只国家级基金,总规模2000亿元,首期募资707亿元。

“混改基金起到了一个杠杆的作用,通过国家投入的一部分资金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赵锡军表示,“在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的经济格局之下,通过国家基金的设立,可以撬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一起投入新的经济格局的建设过程中去。”

优化城市汽车限购政策

中汽协在《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包括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地方政府将继续推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我国疫情防控继续保持良好效果和企业将继续保持促销热情等,到2025年,汽车销量可达到3000万辆。

2月9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提出,优化汽车限购政策。各地不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稳定城市汽车消费。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表示,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汽车限购政策几乎每年都在缩紧,这次强调“各地不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相当于汽车限购政策的变相“放松”。

今年年初,商务部等12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汽车限购城市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的投放。此外,为了促进农村市场消费,将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等。

“让农村也有更多的消费能力来购买汽车。”张翔分析道,现在汽车的主要销量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跟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较低。比如美国现在千人汽车保有量大概是870辆,而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70辆。面对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一波政策红利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

张翔指出,汽车对GDP的拉动非常明显,“与其他行业不同,汽车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端的。已有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对 GDP的贡献达到7%左右,如果考虑到上下游,比如说对钢铁、橡胶行业的贡献,对促进就业的贡献等,汽车行业对GDP的贡献值能达到15%。”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奠定后势。”城市运营专家朱晓红表示,牛年开工,國家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就是要让更多企业顺利复工,从年初开始积小胜,为获取年终的大胜打基础,同时表明国家产业支持的方向与态度。“一句话:国家给政策,企业快行动,首战必须胜,确保开门红!”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红利小微政策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小微企业借款人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发掘人口红利“蓝海”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