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阅读教学探索
2021-04-12周瑾瑜
周瑾瑜
【摘 要】在语文教学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此背景,对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基于文本内容,让单元目标整体化;进行整体实施,让单元内容聚焦化;关注人文情感,让单元教学整体化能够让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阅读;语文要素;整体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每个单元都增设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既定的人文方向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新出版的统编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不再是“就一篇教一篇”,而是以单元为统筹,将相似要素、知识点进行连结。统编语文教材强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教师在教授单元文章的同时,能够让学生针对同一主题拥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基于文本内容,让单元目标整体化
(一)基于语文要素,确定单元目标
要将单元语文落实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期望只通过一篇文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师应当利用好单元整体架构,结合同一单元下不同课文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好。
例如,在教学课文《白鹭》时,重点要放置于细节理解上,引领学生关注白鹭外形、动作的细节描写,思考作者的描写手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在教学课文《落花生》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炼线索上,引领学生追踪影响事件变化的线索,去体会花生身上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试着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借物抒情的描写手法;在教学课文《桂花雨》时,则要将重点放在情感动态上,尝试从作者的视角去揣摩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
从整体上看,本单元首先借课文《白鹭》、《落花生》将语文要素的不同维度进行有效落实;接着通过课文《桂花雨》,引领学生关注和学习借物抒情的描写手法;最后再通过学习课文《珍珠鸟》,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总结借物抒情写作方法的运用。教材编者将本单元教学目标拆分至每一篇课文之中,引领学生感知、提炼,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运用,这样一来,既能够将编者的教学用意充分体现,又充分满足了学生当前的认知规律。此外,教师也要铭记,单元教学不可操切,应紧紧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拆分,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练习目标,整合单元目标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教学立意上有所差异,因而,即便是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所要强调的教育目的也不尽相同。《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具有科普意义的文本,也曾出现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在过去的语文教材中,针对这篇课文,大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思考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蝙蝠获得思维启迪”。与此不同的是,新出版的统编教材将该课文编写在提问策略单元中,要求学生结合内容自行设计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沿用老旧的教学办法来进行教学,而应当根据该单元教学侧重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如何才能立足于统编教材,从单元的整体出发确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呢?可以从细节抓起,找准单元要素与课后习题之间的联系,明白编者意图,进而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中,课后练习部分共设计了三道习题,其考察目的分别指向问题的梳理、分类以及实践运用,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针对疑问点进行具体化提问。从学生发展特征来看,小学生当前所具备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能够提出的疑问通常只停留在内容层面,鲜少有学生能够针对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提问。对此,教师应作出以下几点教学安排:第一,善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将遇到的难题标记出来,并整理成学习清单,尝试性通过多次阅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参考其他同学的问题和课后习题,并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根据以往学习经验,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并通过与他人的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最终提炼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本单元所设计三个课后习题直接揭示单元教学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同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延展和巩固;第二个目标则与课文《蝙蝠和雷达》相契合,进一步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第三个目标所对应的课文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可以视为对下一单元学习的过度。这样的课文编排,一方面为教学活动点明了重点,另一方面又将单元教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有效落实。
二、进行整体实施,让单元内容聚焦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整体实施的策略,让单元阅读教学内容聚焦化,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聚焦典型课文,感知语文要素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单元中,将课文《白鹭》作为开篇,也就意味着,本单元所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基本都在该课文中有所体现,接下来又该如何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呢?教师不妨以“精巧的诗”为抓手,进行统领教学。在此环节中,教师第一步需要通过全文阅读提炼出文眼,引领学生去关注细节,猜测白鹭的体型、羽毛颜色;其次,将目光聚焦于描写语段,引领学生透过文字感受白鹭的形体美,去印证猜测;接着,将想象具体化,从关注外形逐步向关注白鹭的动态转变,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去概括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最后,进行全文总结,运用文字去描写想象中的画面。
教师先是借助猜测为学生建构基本的认知,再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学习对象进行具体化、直观化,最后通过全文朗读,进一步深化阅读体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将语文元素充分串联起来,引领学生开展深入阅读,更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言语学习的动力。
(二)进行整合融通,梳理语文要素
除了需要紧扣单元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堂互动,为学生创造课堂交流平台,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梳理单元内容,并将课文整理成群文素材,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引领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第一步,回顾单元的四篇课文,思考每篇课文都描写了哪些事物?从何种角度去描写?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二步,评价“交流平台”中出现的观点,是否需要补充?第三步,选出本单元课文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篇,说说原因。最后,总结收获,尝试着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元素(确定描写对象、选材、角度)写一篇文章。
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从单元的整体架构出发,将“交流平台”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带领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统整、交流,把单元语文要素内容层面提升到了反思层面,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领悟能力。
三、关注人文情感,让单元教学整体化
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学的其中一个分支,因此,语文教学同样要重视人的文化。教师可以从与人有关的文化着手,引领学生关注和体会作者透过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时,本单元主题为“美好的品质”,共包含《司马光》、《掌声》、《灰雀》以及《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教师可以在每篇课文中提炼出一个人或是提炼出值得学习的美好品质,以此来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美好品质”。
基于单元整体来提炼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更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受到课文影响,逐渐培养起美好品质。
总而言之,单元语文要素不仅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创新点,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为教师点明了教学内容和目标,同时还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新课纲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将单元教和语文要素整合起来,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与过程,提高單元整体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