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识字方法,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2021-04-12张洁

文理导航 2021年9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教学策略

张洁

【摘 要】民族传统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展现了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藏了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拓展识字方法教育,不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识字方法;传统方法;教学策略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学者李红丽提出早在四千年前中国汉字就已经产生并相当成熟了。因此可见汉字展现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记忆汉字,还要尝试拓展识字方法,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识字能力。

一、构字识字,探寻规律

汉字一般都比较抽象,但是却有着一定的造字规律,如果能掌握这些规律,在识字的时候就能游刃而解,提升识字能力。结合汉字构字的特点展开识字活动,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寻找汉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汉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象形字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抓住汉字的形旁和声旁,分析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

以《小青蛙》一课为例子,学生会学到很多形似的汉字。首先鼓励学生结合“青”的甲骨文展开识字。学生发现“青”的甲骨文下面是“井”,上面则是生长出来的草木。“这就是‘青原本的意思。大家知道青铜器吗?青铜就是一种从矿井中挖出来的物质,古人用‘井表示矿井,这个字表示从矿井中挖出来的物质有着青草一样的颜色。”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汉字。此后再以“青”为基础,组织学生记忆其他与之有关的形声字。学生发现课文中有不少带有“青”的汉字,如“睛”带有目字旁,很容易就让人想到这个汉字和眼睛有关;又如“晴”带有日字旁,让人想到其意思可能和太阳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到了汉字形旁和声旁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自主识字的时候也会关注这些构字特点,主动寻找声旁和形旁。

在学生掌握了汉字的识字规律后,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识字活动,理清生字的各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观察汉字字形的变化,了解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提升识字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图文识字,追溯典故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在教学中要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展开图文结合的识字拓展活动。给学生展示课本内外的图片,将汉字纳入到图片的情境中,并尝试理解汉字的意思。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用连环画展示和汉字或词语有关的典故,这样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识字兴趣。

学习《彩虹》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虹不是采用的意思吗?一般来说,下雨之后天空才有彩虹,为何‘虹不是雨字头,而是虫字旁呢?”结合学生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图文识字的活动。给学生展示彩虹的图片,并将彩虹化成弓起身子的蛇或龙的样子。然后将相关的典故告诉学生。“其实,‘虹字的古字写得就好像是拱桥一般的龙和蛇一样,两头都有巨口。因为在古人的眼睛里,彩虹是一种十分神奇的自然现象,古人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就将其视为一种神物。”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文献作品,如“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学生在阅读后发现,古人完全将彩虹当成了一种活物。在图文并茂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和彩虹有关的典故,也了解了古人的造字理念。

运用图文识字的拓展学习方法,学生在图片的辅助下扫清了阅读的障碍,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若能结合各种成语、典故展示汉字,学生能更好地领悟蕴藏在汉字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追溯悠久的中国历史。

三、字谜识字,联系生活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且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学生展开猜谜活动,能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升学生的猜谜效率,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件等,整理字谜,这样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学生学到了“壁虎、鱼、黄牛、燕子”等表示动物的词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归类识字,组织学生展开“动物字谜猜猜猜”的活动,给学生讲述和动物有关的字谜,让学生猜猜它代表的是哪种动物。如“耳朵长长尾巴短,爱吃蔬菜不吃肉。”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兔子”,由于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过兔子,知道兔子的生活习性,所以围绕这个谜语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在编字谜的时候要注意字谜的内容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是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現象,这样他们的猜谜积极性才会有所提高。如“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头上戴着花冠,站在墙上高声叫喊,喊得太阳赶紧上班。”由于学生观察过公鸡打鸣,所以能很快地得到答案。

在识字教学中,一般采用的都是归类识字法,这种识字方法虽然能让学生快速学到大量的汉字,但是却常常因为信息量太大而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若能将归类学习和字谜识字这种拓展学习法结合在一起,则能让学生在识字之余自娱自乐,消除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乏感受,进而提升识字效果。

四、语境识字,探究内涵

在学习中,若遇到一些笔画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汉字,很多学生被迫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拓展识字方法,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识字,尝试探究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关系,思考汉字的内涵是什么。

在《荷叶圆圆》中,学生学到了“鞠躬、顽皮”等生词,若能结合语境识字,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以“鞠躬”这个词为例子,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时候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猜测怎样叫“鞠躬”。学生从“谷穗弯弯”一句中理解到:“鞠躬就是弯腰。”鼓励学生结合“躬”进行理解:“大家看这个汉字,它左边是身体,右边是弓,身体如果变成了弓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一下子有所理解,“所以‘鞠躬就是弯曲身子的意思。”“但是,鞠躬还不是简单的弯腰,而是有礼貌地弯腰。大家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鞠躬吗?”学生回答:“在向别人请教问题的时候,可以鞠躬。”“在做错事道歉的时候,可以鞠躬。”结合语境,学生不仅学到了生词,还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

在语境识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汉字,而且还更深入地阅读了课文,鼓励学生结合汉字的语境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这还能让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者张岂之认为,在小学阶段,要从识字开始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启启蒙教育。汉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日常交流互动必不可少,若能将文化融入其中,拓展识字教学的方法,则能解决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统一等问题,能让学生以汉字为切入点,逐步感受汉字的魅力,并品味汉字中蕴藏的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亚飞.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语文建设,2018.12

[2]朱宁.刍议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2019.11

[3]陈姣.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8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