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念在高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中的运用

2021-04-12劳丹玲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期
关键词:单元设计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探索高中英语的单元整体设计。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方式与教学步骤的系统设计,从而让学生高效学习,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为例,进行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设计;核心素养;再构建

【作者简介】劳丹玲,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

一、单元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单元整体教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涉及教学的整个架构,以往的学科教学形式虽然通过新课改得到了相关的补充,但具体流程的深化与理想的教学状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中英语教学涉及的环节主要有词句的听与写等内容,对于深化的具体措施,需要根据其教学特点以及内容进行逐步深化,由此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目的。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在对学习的内容有全面了解后,激活了已有知识,构建起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把新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最后在新情境中作决策以及解决问题。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于整个章节或单元进行完整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个目标的设定是为最终目标作铺垫的,是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革新。深度学习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是主动和灵活的。由于它需要密切联系已有知识,所以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以及发展。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设计

1.明确单元主题。主题的确定要思考两个因素:首先,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其次则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普通高中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一之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讲述王坤与姐姐王薇两人的山地自行车旅行。他们选的旅游路线是湄公河沿线,以海拔高度5000多米、空气稀薄的高山点作为起点,可以想象,这些前提条件让此次旅行变得令人兴奋、刺激。通过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他们获得了以下信息:河流特点与流向,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以及地形等,这样使学生地理方面的知识增加了,视野也开阔了。阅读部分,教师要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单词与词组,训练他们的阅读技能之外,还要让他们懂得怎样把旅行前的准备事项做好,如选自己感兴趣的地点、确定旅行线路,查阅地图了解旅途的相关信息,激发起学生的旅游兴趣。

①Reading 板块。一篇关于介绍两表姐弟的云南自行车旅行文章,作为重点来使用。Travelling 话题能够激活学习者对于旅游、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索精神。

经过“warming”“pre-reading”等的预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对新知识的好奇。通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单元话题下的词汇、句型以及语法,完成了语言输入。

②Listening 板块。教材的第23页有相关的听力材料与听力配套练习题,可以增加学生扮演表姐弟二人相遇后聊天的情景对话。

③speaking & writing 板块。教材的第23页有相关的口语与写作练习题,可以在口语练习后进行总结,便于下一部分的写作练习。

(2)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在目前阶段已经学习交通工具等和旅游相关的词汇,并且已经在阅读部分了解到“王坤”等要骑行顺湄公河而下的故事背景。因此可以用英语来表达与旅行相关的话题,并能很快进入所设置的情景中。

能力储备:当今学生思维活跃,富有个性,接受信息渠道多元,知识面广,多数已经有了很多次旅行的经历。但多是在父母的陪同下旅行,独自旅行的并不多。因此,在本节课让学生自己制订旅行计划,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How to make a reasonable plan for your trip and complete your own travel journal.

2.单元整体目标。目标1,涉及以下问题:(1)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have you been there? (2)If you want to go travelling, where will you go? (3)How? (4)Why? 首先提出问题,接着理解问题,最后回答问题,这就进行了一系列语言的输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行的目的地,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方,了解到不同的交通方式各有利弊。

目标2 ,问题为: If you were Wangkun and Wangwei, what should you prepare? 讓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沿途的海拔高度、气温以及地形地貌的变化,并针对以上情况思考旅行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目标3,问题为: What aspects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during your journey? 通过问题引发讨论,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顺利完成此次山地自行车之旅, 并让他们思考在骑行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文明出行。

目标4, 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以此次旅行目的地、交通工具以及注意事项来完成手抄报,激发学习者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出游的兴趣。

目标5, Project: To imagine you were a freshman in university , who travelled to Australia, pleas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experience to us.通过让学生带入某种身份,解决旅行中的基本问题,通过向别人介绍以及欣赏图片等方式感受旅行带来的快乐。

上述目标中的问题是为学习者而设计的,学习结束后基本能顺利回答以上的问题。在目标3和目标5的教学环节后,把学生交上来的手抄报和project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获奖的作品可以贴在班级宣传栏。目的是习作共享与学习,也提升学生的成就和荣誉感,激发学习兴趣。

3.设计学习活动。“理解、迁移、运用”是深度学习理念的关键词。单元学习开始于理解话题与文本,激活既有知识,使之作为铺垫来开展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可以让学习者在对文本结构、语言知识技能的理解之后迁移到对应的语言环境,而且能举一反三。而深度学习单元整体设计的最高层次则是运用。

warming-up中的话题认知,通过小组竞赛活动激起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使学习者积累了有关世界河流的知识,从而为下一步阅读和理解文章做好了准备。在pre-reading中安排学习者观看视频,让他们懂得利用地图来对湄公河的位置及其流经的六个国家进行描述。在reading里面,对于文章大意整体理解后,小组共同配合展开阅读活动,各成员各自负责某一个段落的信息查询以及归纳,然后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有效阅读思考,提高他们获取细节信息以及归纳信息的能力。在post-reading中,让学习者回顾文本内容,另外在知识内化后再用对话完成知识的再次输出。开放形式的讨论,让学习者按照课文描述,先去图书馆以及上网查阅资料,并且创设情境,引发进一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听说环节练习的句型结构和写作部分的话题文章,最后都综合性地运用于单元结束部分project这一课时。

4.关于活动的评价。深度学习需要具体的、细化的评价标准,设计的活动要有对应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例如对project的评价标准从语音、语调、内容、音量、合作互动、仪态等方面制订。

内容 语音 语调 音量 合作

互动 仪态 总体

效果 总分

30 10 10 10 10 10 20 100

5. 實施效果与反思。整体单元目标应该具有系统性,如果要完成终极目标,学习者首先要掌握前面的知识,这将服务于完成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基础。终极目标是前面设计的几个目标的归宿。

单元目标具备阶梯性特征,难度在不断加大。第一个目标是使学习者了解话题,达到语言输入的目的。其后三个目标根据实际拓展关联,引发进一步思考,把前面生成的知识能够迁移至学习者的实际生活中。

整体目标具备实践性特征。新课标提出“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单元每个目标预设了学习者要探讨的话题还有相关现实问题。前几个目标包含的是单一任务,而终极目标则相对来说复杂些,是难度更高的现实任务。

“深度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一同经历的智慧旅程。它的终点不是使学生习得那些零碎、刻板的知识,而在于让他们能灵活、充分地运用这些学到的知识。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以及解决问题,最终学以致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知识系统性的角度,立足于单元话题,把单元里的重要知识重新进行整体的编排,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或者意义。

四、结语

本文根据整体教学理论的特点与内容,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综合的研究与设计,旨在促进整体单元设计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深化。在教学流程以及内容的布置上需要采取进一步深化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由此确保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晓芸,秦鉴.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06(01).

[2]Numan D.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单元设计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