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景演出的资本风险与防控策略

2021-04-12肖波陈秋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

肖波 陈秋宁

摘要:作为实景演出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通过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创意转化,实现了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与产业带动,引领了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然而,多年来利润可观的《印象·刘三姐》遭遇破产重组,反映了当前资本介入文化领域引致的企业经营管理危机。一方面,由于屡次股权变更、多次资本运作,其落入了被重复质押担保的“资本陷阱”;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混乱、监管体系缺失导致风险发生,其自救乏力。实景演出具有文化、经济、伦理三重属性,经营失当会导致文化内涵稀释、文化资源耗损。为克服管理失灵、避免文化产业泛资本化,可借鉴“文化例外”的原则,在文化市场引入政府公权力,并从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文化金融体系构建、文化市场风险预估等方面对其加以约束与监督,从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演艺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实景演出;管理失灵;文化例外;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的经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维文华”),因资产困境而破产重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印象·刘三姐》由张艺谋、梅帅元、王潮歌主创,是全国第一部新概念山水实景演出,也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开山之作。自2004年首次公演以来,其累计接待观众上千万人次,已经成为广西桂林旅游文化的一张金色名片。广维文华因《印象·刘三姐》而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驰名商标”“桂林最具影响力品牌功勋企业”等荣誉,是阳朔县纳税大户。2017年8月,广维文华向广西高院申请破产重组,根据裁定书,广维文华的资产总额为16亿元,负债总额为92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负769亿元①;其确定债权高达15.8亿元,而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權及商标等估价仅1.74亿元②。严重资不抵债迫使广维文华陷入破产的境地,为保护和挽救该公司旗下旅游演艺产品及文化品牌《印象·刘三姐》,广西高院裁定该公司破产重组。这一利润稳定可期的名牌文化产品为何突遭重创?以其为代表的实景演出产业如何避免类似困境?以《印象·刘三姐》为案例,厘清旅游文化资本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梳理文化资源与资本的运作逻辑,进而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有效应对潜在风险、实施防控策略,是本文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一、资本转化:《印象·刘三姐》与实景演出的兴起

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实景演出产业于21世纪初在中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反映了资本介入文化后大众文化趣味的变化和产业融合的趋势。文化资源为资本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全新的文化业态和经济增长点。这一现象内在的文化逻辑和经济逻辑显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运行机理与现实特征。

(一)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创意转化

《印象·刘三姐》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典型成果。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指出:“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的文化价值的积累。伴随着其引起的物品与服务的流动,这种积累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或经济价值的产品。”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92页。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均会转化为经济资本。《印象·刘三姐》所蕴含的广西多民族文化元素是对地域文化的选择与建构,其经过文化整合与商业运营,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最终以实景演出这一新型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

文化产品(culturalproduct)、文化能力(culturalcompetence)与文化体制(culturalinstitution)一并构成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方式。PierreBourdieu,“SocialSpaceandtheGenesisofAppropriatedPhysicalSpace”,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2018,42(1).《印象·刘三姐》在本质上为旅游文化资本的客体化表现形式,并为生产者所占有。一方面,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处于具体状态之中的,预先假定了一种具体化、实体化的过程。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对《印象·刘三姐》等实景演出而言,具体化的资本即为文化资源。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等44个其他民族成分,积淀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资源。《印象·刘三姐》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刘三姐传说、广西山歌文化、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民族节庆等地域文化元素提炼汇集成《序·山水传说》《红色印象·山歌》《绿色印象·家园》《金色印象·渔火》《蓝色印象·情歌》《银色印象·盛典》《尾声·天地颂唱》等剧情篇章。李小芳:《桂林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9期,第256页。另一方面,在物质与媒介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呈现出物质性与象征性的特点,这成为文化产品获取利润的先决条件。《印象·刘三姐》的演出舞台坐落于桂林山水的核心地带,即漓江与书童山之间的宽阔水面,风景绝佳;其利用现代舞蹈理念和声光电技术,以极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创意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将演出塑造成具有民族性、原生态的旅游文化产品。《印象·刘三姐》作为一种被有效占有的文化资本,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伴随着知名度与利润的提升,山水实景演出逐渐发展成为知名文化品牌,文化资本以客观化的形式得到了合法保障。

(二)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与产业带动

优秀的文化产业能够发挥较大的经济效应。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印象·刘三姐》当年累计销售门票162万张,票房总收入2.1亿元,净利润近1亿元。王凡:《〈印象·刘三姐〉破产重组,旅游IP能否继续前行?》,央广网,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80202/t20180202524122874.shtml,2018年2月2日。文化产业另外一个特征是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一般体现为对周边产业与区域的带动作用。《印象·刘三姐》在拉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料显示,《印象·刘三姐》对当地县域经济拉动效应显著。旅游产业是阳朔县的重要经济支柱。2017年阳朔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同比增长7.6%。全年旅游总消费达132.5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56.38亿元,同比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6%。阳朔县统计局:《阳朔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yangshuo.gov.cn/zfxxgkzl/tjxxl/201806/t20180619_816334.htm,2018年6月19日。《印象·刘三姐》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实景演出项目,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达到1∶5。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印象·刘三姐〉十年回顾报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404/14/content.32084652,htm,2014年4月14日。

《印象·刘三姐》为当地县域经济带来的显著产业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当地带来了大量游客流量。2018年春节期间,作为桂林市重点关注的景区和演出项目,《印象·刘三姐》接待观众达467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境外游客。二是与相关产业产生的联动效应。《印象·刘三姐》不仅票房表现抢眼,还对周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贡献。为了突出展现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原生态,大部分演員为阳朔县周边五个村庄的渔民和农民,演出创造了约700个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年增加创收15万~2万元。刘昆、于敏:《〈印象·刘三姐〉: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光明日报》,2008年10月6日。有吸引力的实景演出提高了游客在阳朔县的住宿需求并带动了消费,阳朔西街酒吧林立、民宿发达、餐饮兴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浪漫街区,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阳朔的骑车游、徒步游、热气球观光等新型旅游项目倍受追捧。三是《印象·刘三姐》舞台周边的商业活动与教育事业逐渐繁荣。商业上,阳朔的房地产开发、交通建设、酒店运营等项目引起的土地溢价和经营收益,为产业背后的投资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教育上,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坐落于演出剧场的田园路上,招收广西、贵州等边远山区的儿童,为全国各大实景演出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解决了部分地区贫困儿童的教育及未来就业问题。

在《印象·刘三姐》带动下,阳朔县旅游产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桂林市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双创”工作在广西遥遥领先。近年来,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游客5.23亿人次,同比增长27.9%,实现旅游总消费5580.36亿元,同比增长33.1%;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12.44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5.18亿人次,国内旅游消费5418.61亿元,同比增长33.9%。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旅游主要指标数据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网站,http://wlt:gxzf.gov.cn/zwgk/sjfb/t3922926.shtml,2018年1月18日。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设置桂林分会场,在象鼻山景区搭建水舞台,实景演绎《刘三姐》《歌从漓江来》《带上月光上路》等歌舞节目,明显延续和发展了《印象·刘三姐》的文化元素与演出技法。作为一档别具民族特色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未来对于丰富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增强广西旅游的时尚魅力、引领实景演出的发展潮流,仍将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印象·刘三姐》的示范引领与实景演出的兴起

大多数文化活动和表演实践都以消费为中介,消费也越来越多地包含了符号和形象的消费。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丹尼尔·贝尔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56页。实景演出作为整合了视觉与听觉、文化与科技的文化产业典型形态,迎合并引领了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与消费趋势,成为旅游演艺行业颇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

《印象·刘三姐》引领和带动了实景演出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在旅游演艺行业“温和升温”的背景下,实景演出与以主题(T)为核心、资源(R)为基础、市场(M)为导向、产品(P)为成果的、用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RMTP理论基本框架相契合。陆军:《实景主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桂林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3期,第3743页。据统计,2017年全国实景演出数量达66台,2018年增长至78台,其中新增剧目15台,停演3台。李军:《2018中国实景演艺发展报告》,执惠网,http://www.tripvivid.com/articles/17209,2018年10月20日。我国实景演出每场座位数量平均约2000个,每个项目投资平均在亿元左右,其中不乏如《文成公主》这类投资高达7.5亿元的项目。实景演出的兴起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对于世界文化产业的一项贡献,其发展有自身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实景演出具有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演出中体现的符号消费不仅表现在作为内容符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上,也反映在其注重发挥名导、明星的符号效应和号召力的创作与宣传活动上刘中望:《技术膜拜与艺术消费——大型实景演出的文化社会学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07110页。,激发了公众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实景演出具有功利主义的经济逻辑。演出有着完整的运营体系,通过对市场融资、经营管理、品牌塑造、票价制定等环节的把握,保持内部活力;通过满足和协调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形成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以票价为例,我国实景演出普通票价在160~290元,贵宾票价在290~600元,总统票价则在600~1000元不等刘筠梅:《实景演出项目运作特点分析》,《大舞台》,2012年第10期,第278页。。(见表1)分级别的高票价反映了实景演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商业特性。

实景演出在我国生根发芽并蓬勃发展,是文化创意鲜明、产品质量过硬、发展环境良好的综合作用结果。然而在追逐利润与关联交易的资本市场,文化产业面临诸多难以预知的风险。为维护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并避免其遭遇严重冲击,调控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失灵:《印象·刘三姐》遭遇破产困境的多重原因

《印象·刘三姐》长期保持正常演出,盈利能力相对理想。然而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的资本运作,使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资本的野蛮与残酷考验着文化产业的生存能力与生命周期。《印象·刘三姐》在首演十三年后遭遇经营滑铁卢,在公权力的保护下才得以继续存在。深入探究多年来广维文华的运营情况,可以发现其在公司管理、业务经营与风险防控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一)内部运营:股权转让频繁、市场运作未果

广维文华是《印象·刘三姐》的经营公司,由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文华艺术有限公司作为直接股东,前者持股比例为67%,后者为33%。2012年,广西红树林投资有限公司以每元注册资本6.72元的价格收购了广西维尼纶集团,并将红树林公司改名为广西印象刘三姐公司。2013年起,《印象·刘三姐》经营公司的资本市场运作逐渐增多。表2显示了广维文华从成立伊始到宣布破产重组时期内的股权变更情况。

在广维文华的控股方自2012年以来不断更迭的过程中,有意收购其股份的大多为上市公司,这从侧面反映出广维文华一直企图实现上市。然而法院信息显示,广维文华市场运作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债务过多、信用不佳,多次为母公司进行关联担保,使其承担了巨额债务。随着控股方的屡次转让,相关资本运作活动逐渐增多,《印象·刘三姐》这一文化产品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2017年广维文华破产重组后,其15.8亿元的债务涉及20位主体,其中最大的债权人是柳州银行,债权核定总额为8.48亿元。盖源源、张玉路:《张艺谋IP〈印象·刘三姐〉年净利润7000万,为什么宣告破产?》,《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1月23日。广维文华的破产,给当时控股方三湘股份带来一定的冲击,对三湘股份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影响为负4938万元,而这部分股权投资收益也都将不再存续。数据来源:《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报告》,东方财富网,https://pdf.dfcfw.com/pdf/H2_AN201806291160844765_1.pdf,2018年6月29日。值得一提的是,在广维文华的诸多债权人中,包括张艺谋、马云等间接持股的名人,如三湘股份收购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张艺谋间接持有25%的股份。

股权转让频繁、市场运作未果,不可避免地给广维文华带来了更大的经营风险:一方面,股权转让失败会打乱原本的经营计划,使优质资本注入的可能成空;另一方面,证监会对股权转让失败的相关企业加强监督,若存在杠杆买壳的现象,则会受到相应警告和处罚。而这些经营风险,无疑会直接牵连和影响《印象·刘三姐》的生命力。

(二)运行逻辑:“野蛮”的资本与文化产业的隐疾

《印象·刘三姐》的困境,反映出资本市场的野蛮性及其带给文化产业的隐疾。正如广维文华股权更迭状况所显示的,时下不断出现的文化公司与A股公司的兼并重组,实质上是A股公司希望依托优质的文化概念以放大股价,实现收益的增长;而实景演出和旅游演艺行业高投资风险下的热潮,本质上更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圈地运动。以文化为核心吸引物而衍生的旅游文化產业链,带动了周边餐饮、商业、住宿等产业的发展,更助推了所在片区的土地溢价,这是实体经济引入文化元素的最大诱因。如:武汉中央文化区(《汉秀》演出地)的房产自正式销售以来,连续4年成为武汉地产销量冠军,豪宅、办公、商铺等物业累积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参见肖波、钱珊:《旅游演艺业的技术崇拜与文化失语——以武汉〈汉秀〉为例》,《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3948页。。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是以冯氏电影为元素创办的综合文化商街;2017年电影《芳华》拿到14.23亿的票房成绩,拍摄地“芳华小院”成为诸多观众的打卡之地。

在看到文化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资本对文化的剥削。广维文华的破产以及《印象·刘三姐》的困境,原因不仅仅在于一次次未果的资本活动,还在于公司经营者与管理者以《印象·刘三姐》为质押进行的多次不当的关联担保。由于广维文华对企业资产情况以及对外担保状况等信息选择不公示,因此无从获知相关经济指标的具体数据。但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广维文华的担保债务不低于10亿元,关联企业拿钱去投资其他项目,结果大多失败,这是《印象·刘三姐》演出常年盈利,但公司仍资不抵债、最终破产重组的关键原因。广维文华公司经历多次被收购后,成了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同时也丧失了选择的自主权。《印象·刘三姐》成为一种商业噱头,逐渐沦为资本的附庸,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不断被利用、被消费。资本行业另有一个恶劣的风气是资本希望拿文化获利,但极少进行再投入。十几年来,《印象·刘三姐》演出内容不断被压缩,极少考虑更新升级,导致演出质量“缩水”。随着实景演出行业“一招鲜,吃遍天”时代的渐行渐远,不少新的演出后来居上,如注重叙事的《印象·大红袍》、注重沉浸式体验的《又见平遥》、注重文化科技融合与精细服务的《长恨歌》。相比之下,《印象·刘三姐》还在原地:它是这个行业绚丽的开端和旗帜,却由于资本管理的失范而无法开创新的局面。

诚然,资本介入文化生产,使文化生产遵从着一定的资本逻辑。但资本对经济实效的追求,强化并固化着文化生产精神价值的现实性。从《印象·刘三姐》的境遇不难发现,当下的资本逻辑使文化产业越来越走向“泛资本化”,文化的生产受到资本运作和经济结构的规范,被迫改变其基本的社会角色与功能胡潇:《资本介入文化生产的耦合效应》,《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第4561+206页。。高度的工业化制作与强力的市场化经营,往往会使符号快感代替文化内涵,导致文化产品走入误区。长此以往,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元素就将被逐渐稀释、降解,成为只有形式而无本真的消费产品。

(三)外部监督:监管缺失与风控体系的不健全

在广维文华被广西红树林投资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阳朔印象刘三姐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后的2015—2017年,该公司曾有多次失信行为,如广维文华给付广西桂香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款823万元及利息11.5万元,但并未完全履行;该公司实际控制人31次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多是因欠债被法院要求偿还却拒不履行,如隐匿财产规避执行、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等丁舟洋:《广西资本玩家丁磊5年前入局〈印象·刘三姐〉31次被列入“老赖”黑名单》,《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1月24日。。在多次失信的影响下,广维文华已经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上表,广维文华的失信行为发生在并购及资本多次介入、企图借壳上市之后。同时,该公司多次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和解,这些信用危机也是资本运作未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多现象表明,广维文华在2012年股权更迭后,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监管不力的问题。一方面,广维文华未能准确预估资本介入文化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导致风险来临时没有有效的预警机制和解决措施;另一方面,广维文华缺乏对经营者、管理者以及财务运营等有力的监管体系和追责机制,以致实际控制人将其反复质押担保后,缺乏自救能力。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与社会监管的乏力与缺位也是造成广维文华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第一,实景演出行业的金融监管权力分散,存在着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的现象。尽管广维文华及其实际控制人多次被列入失信名单,相关部门还是无法敏锐地察觉到广维文华屡次出现的股份无效转让的隐患,更未能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困境加以有效的监督与管控。第二,实景演出作为一种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文化行业,拥有监督权限的第三方机构较少,演出企业和控股公司的管理与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广维文华的市场信用缺失与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汇集与整合多方资源进行评估与改良,社会监督的缺位也是制约实景演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文化例外:破解实景演出资本困局的探讨

“文化例外”(culturalexception)这一概念源于1993年法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提出的一项原则:“文化产品体现人类的精神价值,事关一个国家的形象和民族身份,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无法完全由市场进行调控,而是需要国家公共权力的干预和国家文化政策的引导。”GourneyB.,Exceptionculturelleetmondialisation,PressesdeSciencesPo,2002,pp.9398.虽然“文化例外”提出的语境是国家对于本国文化的保护,但这一概念关于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公共权力对文化产品的干预等核心理念,对于实景演出行业发展及至文化产业监管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公权力对文化市场进行制约,保护文化资源在商业活动中不被滥用、不受耗损,是能够被业界广泛接受的观念。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例外”的适用原则

“文化例外”是法国于1980年代酝酿讨论,并于1993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中正式在国际场合提出的。“文化例外”要求将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对待,文化产品不适用于贸易自由化原则。“文化例外”原则后来发展成“文化多样性”并得到诸多国家的认同与响应,其内涵从对外贸易领域延伸到本土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例外”原则的核心要义在于:“文化产品并非一般产品,文化产品因其特殊价值不能屈从于市场”奥雷利·菲利佩:《法国——直面自由市场,坚持“文化例外”的先锋》,《世界报》,2013年6月14日。,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完全接受市场调控”,所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介入文化领域十分必要”王吉英:《从“文化例外”看法国的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科教文汇》,2013年第10期,第99页。。在资本与文化的结合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要破解实景演出面临的资本困局,须考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文化例外”原则。

“文化例外”的目标是保护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使其避免在资本介入之后过度市场化、商业化和同质化。从《印象·刘三姐》的困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实景演出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热度,根源在于其能为资本占有者创造更多收益,但资方并不重视演出质量的提高、创意的更新以及产品的迭代升级显得并非十分重要。最终,实景演出不免逐渐走向同质化,甚至沦为资本的玩物,其最初蕴含的文化意义被不断解构、稀释。因此,为应对并减少市场失灵带给实景演出行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耗损,亟须坚持“文化例外”原则,在文化市场引入政府公权力并对其进行制约。

“文化例外”原则适用于我国实景演出行业的发展现实。一方面,文化产品具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意识形态,需要在市场自由的前提下辅以政府管制。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面临着不同于普通产品的风险,传统文化成果与优秀文化内涵被过度商业化后易流失、变质,因而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为其提供保护。按照“文化例外”原则,政府对实景演出行业的制作、运营、推广进行适当资助,有助于行业内形成文化生产的良性循环。首先,合理、恰当的资金扶持有助于解决实景演出经营公司面临的融资压力,使其有足够的精力专注于演出质量的提升,不必为获取资本支持而过多地承担市场风险。其次,在政府公权力监督与管理下,文化市场运作会受到一定约束,有利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受资本过度蚕食。在此次《印象·刘三姐》破产风波中,政府和法院为保护这一文化品牌,没有选择破产清算,而是采取破产重组、批准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计划执行后,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权。《印象·刘三姐》破产重组后,2018年桂林市阳朔县接待游客1751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消费24232亿元,同比增长337%。阳朔县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广西桂林市陽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yangshuo.gov.cn/zfxxgkzl/gzbg/201903/t20190301_1098025.htm,2019年3月15日。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产品的保护是有效且必要的。

(二)实景演出行业的风险防控与行业监管

实景演出行业需要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机制与运营监管体系。第一,实景演出的基础是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公共文化资源。对于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资源而言,当金融资本介入时,其价值无法进行精准估计,其产出能力亦难以统计,使《印象·刘三姐》这类文化产品的融资产生了一定难度。第二,实景演出行业的核心是创意与个性。文化产品一旦陷入同质化,就会面临市场流失、萎缩的问题。《印象·刘三姐》成功后,涌现了大量模仿该产品形式或内容的实景演出,大规模的工业化与过度的商业化导致文化产品越来越易于复制,随之而来的则是质量水平的下降与投入产出的失衡。第三,“文化+”与产业融合趋势下诞生的旅游实景演出等新兴业态,强化了文化在资本领域的可操作性,忽视了文化的生态性与延续性。实景演出往往不自知地沦为背后企业实现土地溢价的手段,处于随时被摒弃的危机之中。

文化产业的“文化负载”与“伦理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社会风尚和伦理道德建设影响巨大。张永奇:《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策略》,《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第141148页。因此,对实景演出等文化行业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对经营实景演出的文化企业加强监管,是急需且必要的。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推进文化企业信用评估工作,形成一套能够具体反映文化行业效率、兼顾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委托相关部门或第三方及时对企业进行信用调查,惩戒失信人,实行追责机制,避免急功近利的经营者过度染指优秀的文化产品。其次,政府在对实景演出等文化行业进行资金扶持的同时,应当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督,避免资本运作过程中某些企业为获取资助而建设低质量的文化项目,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文化市场秩序稳定、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此外,政府还应推动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文化金融,对实景演出等文化产品或项目的无形资产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合理预测文化产品或项目的全产业链风险。孙丽君:《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文化金融风险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2833页。总之,应及早行动,精准施策,正视文化的多元属性与经济特性,研究解决实景演出及大文化产业中文化与商业的复杂关系,预防并化解其间的主要风险。

四、结语

实景演出在中国的兴起与成功,代表着产业融合趋势下“文化+”新兴业态的胜利。《印象·刘三姐》所代表的实景演出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物,更是有效发挥地域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激发文化产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印象·刘三姐》经营公司广维文华的破产重组,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资本介入文化后给实景演出等文化行业带来的另类风险。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相比于传统行业,实景演出存在着投资融资困难、规模生产不便、版权意识薄弱、生态意识缺乏等问题。实景演出行业的市场管制一旦过度放松,就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使优秀的文化产品遭受严重打击。实景演出乃至整个文化产業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需要文化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经营方式,更需要遵循“文化例外”的原则,合理依靠公权力的引导与保护。一方面,推行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并加以经济扶持,使实景演出不再因资金困难而使演出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鼓励金融监督与社会监督并行,为实景演出行业的潜在风险做出准确预警与评估,及时采取防控策略。总之,在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下,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的三维协同合作,才是推动实景演出行业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风险防控
层次分析法下对成都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研究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