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点和归宿
2021-04-12刘凤彪
刘凤彪
摘 要:课程思政渗透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价值体现,是学校的灵魂所依,是办学的宗旨所在,是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手段。依托植物的自然属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态、物质等方面的无私贡献,通过植物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以全新的视角传递给学生生态的、审美的、人格的、信仰的、艺术的精神享受和价值认同,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充实课程思政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植物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一直是人们重视和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代代传承,以及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更成为了学校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比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态势,从而追寻影响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价值取向。而这一价值取向,可借助课程思政的方式,通过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学校文化是一点一滴的学校日常,是各门课程、各种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及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思政就是生活思政,就是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就是课程思政。
首先,支撑学校文化的各门学科教学,包含着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日常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机械地灌输知识、教授技能。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还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看问题的角度,乃至对待人生的态度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挖掘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知识点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外,每一位教师的言谈举止、审美情趣、爱憎好恶等,都无所遁形地流露在学生面前,并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教师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教师在学生面前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其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其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
其次,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若不加以正确疏导,一些消极因素可能会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从大的社会环境影响来看,当下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广告主体利用夸张的标题、暴露的图片等“打擦边球”弹窗的方式引诱受众点击浏览,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不良的网络信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对社会现象的研判来看,由于青少年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知识不够丰富,加之依靠感性、直觉等对各种信息做出判断,这使得网络预设的误导、诱导等各种陷阱开始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对社会问题的理性分析。从对社会知识认知方式来看,网络上常见的鸡汤文字、假知识无孔不入,浅尝辄止的碎片化阅读严重干扰着科学系统学习,并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从对社会知识的了解现状、接受程度来看,表象假象镜像相对简单轻松,常常替代客观真实全面,尤其是受信息投喂机制和大数据算法的限制,网络往往锁定客户终端偶然关注的兴趣偏好,无限制地推送片面信息、浅层信息、错误信息,束缚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渐渐失去了辨别能力,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所有这些,都成为了课程思政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融入,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美好的明天需要教育来奠基。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成长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自觉地以个人的辛勤劳动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承担起人类社会延续的基本责任。每一个劳动者奠定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着其全面发展的水平。因此,積极创造条件让家庭和社会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使学生具备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及必要的人文素养,以及接受充分的社会历练,从而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拥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自觉性的教师,要以自觉的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为践行好这一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教师需不断提升能力素养,强化师德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学校是文化的前沿、思想的阵地,而教师则是坚守前沿阵地的战士。既为战士,就要有坚守阵地的决心,也要有坚守阵地的能力,更要有冲锋在前的勇气。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作为战士的决心、能力和勇气,形成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股清流,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课程思政和学校文化,都是要创设一种育人的环境,实现教育的目的,二者都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以及与企业、家庭、社会的互动中,教授学生做事的本领和做人的道理;而学校文化建设,则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关联化、实践活动的多元化,为教师、学生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二、在课程思政中建设厚重的学校文化体系
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且每一种特定的文化,又首先起源于自身悠久的历史,有着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开篇中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过去、现在、将来这样一个发展的、连续的角度,以及横向的、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才能准确地理解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如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会像水中浮萍一样,显得飘忽、零乱、没有方向。当然,任何一所学校也不可能从一种文化突然跨越到另一种文化,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的发展,最根本的特质是继承、扬弃、光大。丢掉传统,忘却根本,强行嫁接外来的所谓文化,小则水土不服,大则地动山摇。
学校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其社会属性。学校在创建伊始,必然会设计与社会相融合的文化基调和文化发展方向。在办学发展中,学校文化也会逐渐成熟、固化、显化,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所以研究学校文化,首先要着眼于学校文化的本来。学校文化没有大小、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先进与否。只要在自身特定环境中,构建的文化体系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人才成长,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学校与外界的共生共赢,就是昂扬向上、包容开放的先进文化。
早在1897年,约翰·杜威就在《我的教育信条》这一教育理论纲领性著作中提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失败,就是忽视这一基本原则,单纯地把学校当做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
开展好课程思政,一方面检验着教师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也检验着教师的知识面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水平。教师作为施教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最基本的发展方向、奠定最基础的能力水平,首先要审视自身的个性发展层次和全面发展水平。每一位教师实施的课程思政,首先是对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展示和检验。每一位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坚守自己文化的本来,就为发展奠定了宽厚、坚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奠定了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内部各种文化之间的自然逻辑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校训以及规章制度才有意义,才能得以传承发扬,才能形成自觉与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课程思政其实就是教师做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以身示范、思想引领,用明确的育德意识和厚重的育德能力,让学生在每一个学龄阶段都能找到人生成长的参照。
三、学校文化建设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社会愈进步,文化愈能显现其融合性、包容性。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学校不可能与世隔绝、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地从广泛的社会联系中,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推动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敞开胸怀,勇于吸收,乐于吸收。认识到学校的社会性,认识到学校文化的社会性,就会敞开胸怀,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以谦虚的胸怀对待外来的先进经验,吮吸营养,补充能量,进而充实、壮大自身。没有哪一所学校是能够永远固守自己的文化的,没有哪一种文化会因为固守、封闭而能够不断发展的。当然,学校文化也不可能因为人为封锁而失去其社会性。在网络信息时代,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广泛,渠道也更加多样,学校文化的社会性也会更加鲜明与突出。
其次,辩证取舍,兼容并蓄,取长补短。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明确指出:“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是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收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來。”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产生于独特的土壤,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离开了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自己的环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再次,转化再造,融汇外来,创新发展。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也是有创新力的。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取长补短,目的就是为了汲取营养,转化再造,创新发展。学校环境规划设计、办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融合、实习基地建设、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等,这些物质的或办学环境层面的文化,精神的或制度层面的文化、行为层面的文化,都需要借鉴外来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但不论在哪个环节吸收外来文化,不论借鉴哪里的先进文化,做好课程思政依然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也只有坚守了课程思政,坚守了自身的学校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的营养。
四、用课程思政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包罗万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基本空间,以社会实践基地为补充,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先进的、现代的学校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先进的、现代的文化,先进的、现代的文化也必然推进着学校向先进与现代迈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个过程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推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是单纯授课,而是教书与育人的综合体现,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是文化理念的渗透融合。
首先,课程思政应该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政策的调整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影响到育人途径、育人取向、培养目标、教师形象、工作重心等。这些影响与变化,将使学校的办学理念随之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做“好老师”“大先生”,必须关注社会动态变化。学校文化在坚持本真和传统的同时,要积极融汇外来先进思想,实现面向未来的发展。
其次,课程思政应助力推广使用先进教学方法。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教育教学手段和学校管理模式的革新。如信息技术、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与学习模式,改变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模式,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广泛和便捷。师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