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深度探究促规律理解

2021-04-12赵行娜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赵行娜

摘 要: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理解了除法的基本含义,“有余数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学习除法后被除数有剩余的情况,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维度的探究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设计对应练习,帮助学生内化规律。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规律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知识后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将例1和例2作为一课时内容。在“余数要比除数小”规律的探索中,教材呈现了摆正方形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这样单一的一次操作,学生只是记住这一规律,直接学习应用这一规律。这样得出规律,显然是不严谨的。

一、追根溯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等特点,他们的假设、判断、理解等一系列思维过程都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过于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丰富、有效的操作活动,使余数和除数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显现。

二、研究过程与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学生要真正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规律,必须要充分经历规律的抽象过程,建立充分的表象,才能使得规律自然显现。

(一)多维研究,促规律具体化

为了让规律抽象的过程更直观、更科学,学生探究的过程必须是多方位的。

1. 维度一:除数一定,被除数变化

问题呈现:通过分一分,知道了9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人,还剩余1支。如果铅笔的数量增加到10支、11支、12支……16支,还是每人分4支,分的结果会怎么样呢?算式又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尝试在探究纸上分一分、算一算。完成后仔细观察分的结果和算式,说一说发现。在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介绍每次分的结果和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通过摆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均分的结果列出算式后,再进行观察比较。在这次探究中,学生能够感悟到:在每人分4支的情况下,不管铅笔的数量变成多少,如果有剩余,最后的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次探究是对“余数一定小于除数”这个规律的初步感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2. 维度二:被除数一定,除数变化

问题呈现:如果现在用这16支铅笔,每人分3支,结果怎么样?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余几根?为什么?如果每人分5支呢?6支、7支呢?(见表1)

在这次探究中,学生能够感悟:同样都是16支铅笔,不管每人分几支,如果有剩余,最后的余数都小于除数。这次探究是对所感知的规律作进一步验证。

3. 维度三: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

提出疑问:通过刚才的探究,发现当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化的时候,如果有余数,余数小于除数;当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化的时候,如果有余数,余数也小于除数,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了,结果会怎么样?

尝试探究:如表2所示。

本题没有给出铅笔的数量,每人的支数也没有确定,探究后组织学生讨论: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深切体会不管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化,如果有剩余,余数始终小于除数。从一组到多组,从一维到多维,从感性到理性,就能形成系列较为充分的操作体验和直观感知,再通过分析和比较、抽象和概括,进而发现“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有余数除法。

(二)适时追问,促规律抽象

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在学生探究后的讨论中,教师要适时追问,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提升思考层次,逐步达到抽象概括。比如在第一次探究后,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关注到余数后,追问一:如果铅笔的数量继续增加,余数会是几?追问二: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追问三: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在第二次探究后,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追问一:如果每人分的铅笔数量继续增加,余数可能是几?追问二:为什么?通过多次追问,促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对应练习,促规律内化

学生三次探究之后发现了“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之后,跟进相对应的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以下“闯三关”的游戏模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一关是利用“余数比除数小”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猜一猜、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摆三角形时,剩余的小棒应少于3根,因为够3根小棒就能再摆一个三角形,摆正五边形依此类推。

第二关是3道选择题。从原先分铅笔、摆图形这些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抽象到算式的应用,每一道题都承载了不同的小目标。第一小题可以根据“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直接判断。第二小题根据余数比除数小,可知余数可能是1,2,3,4,序号①出现了0,目的是明确余数最小是1,0即是没有余数,不需要写。第三小题是第一小题的逆向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第三关解决问题是借助“猫妈妈分小鱼”的情境,对规律的实际应用。图中每只小猫分得的小鱼条数与小猫只数同样多,说明除数和商是一样的,最后剩余7条,可见小猫至少8只,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式:8×8+7=71(条),也会出现□÷8=8(条)……7(条),渗透两者之间的联系。

多维度的探究、充分的直观操作,为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供了“脚手架”,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适时的追问,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余数的含义,并逐步进行抽象,使得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发现能够水到渠成,最后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余数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三、成果与分析

笔者在磨课过程中对探究过程进行这样的调整后,COP团队对这节课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

1. 探究的深度。问题的类型中,更多的是推理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在探究的深度和课堂生成的高度中,我们所关注的思维深度、对话深度、问题类型都接近,甚至高于全国常模数据,体现了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跟着探究的推进做进一步思考和发现。

2. 學生的参与度。在S-T曲线图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行为要高于教师行为,说明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思考与表达,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教师代替讲。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规律,清楚表达,尤其能够感受学生的对规律的理解和思维的提升,大大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张春洁.“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J].小学数学教育,2020(Z2).

[2]黄红军.善用对比,促进内化——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9(02).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龙津实验学校,宁波31500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