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2021-04-12陈少伟

成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陈少伟

摘 要:本文将针对目前在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的问题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初中地理教育事业,为初中地理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路径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策略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要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初中地理新教材在编写上以活动为线索,通过活动过程得出结论,“活动”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材“活动”注重问题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问题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本人谈谈在问题设计策略上的几点体会。

1 问题的提出要创设情景,具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功效,如果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能够具有充分的趣味性,则能够为学生的学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照本宣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在教材上看到的内容和教师表达的内容一模一样,学生便会失去兴趣,对知识内容感到无趣,也就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尽可能的提升问题的趣味性,同时,要创造性的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对学习产生兴趣[1]。

2 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具层次感

地理课堂教学当中设计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平行式提问,老师提出的问题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前一个问题的内容和后一个问题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在提出这种问题时,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是递进的,让学生先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先积累起基本的自信,再在之后较难的问题当中进行深入的思考,逐步推进,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第二种属于递进式问题,这种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前一个问题的条件或是答案,会对后一个问题带来影响,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问题的发挥空间较大,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某个天气现象的案例,让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逆推原因,或是通过介绍某种条件,让学生思考这种条件将会产生的气候影响,顺推结果[2]。

3 问题的提出要有乡土性,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

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处的家乡的地理知识作为切入点,同时,将家乡放在国际的大背景下作为思考的条件,这既是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教师在设计地理问题是,应该尽可能的将教学知识内容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相融合,让学生对自身的家乡环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理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可以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借助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在生活中寻找知识。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先介绍大的地域范围下,较为明显的特点,再逐步深入,逐渐缩小学生家乡的范围,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加深刻地了解[3]。

4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地理思维,具实践性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时需要侧重于让学生进行思考,先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再思考答案,让学生在思维层面得到锻炼。举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教学中国水资源实践分配特点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地的水资源情况实际,为学生设定问题情境,以本地的水电站发展为背景,让学生思考为何水电站企业会有这么大的盈利,学生在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既理解我国水资源分配上具有年际变化大且会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甚至是连续丰水年或枯水年这一特点,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会把教学知识内容打碎,尽可能详细的灌輸给学生,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对很多经典的案例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这几乎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活跃使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利用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通过资料调查,互相讨论等方式,摸索出问题的答案,而教师更多的基于一定的引导,使学生更牢固的获得知识使用的能力[4]。

5 问题的设计要扣紧时代脉搏,具有新颖性

如今,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标准理念当中,更加强调将课程重点放在高速变化的全球形势上,并不断的吸收地理学科知识方面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成果。初中地理教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素材上,突破教材本身的桎梏,在教学内容当中引入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国家地理、自然灾害、领土争端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6 增加学生自主研究的机会

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从过去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了如今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不应该只追求让学生得出答案,而应该是引导学生深入得进行知识研究和探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机分为小组,同时为所有学生设置课题,让学生进行组队讨论,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搜集资料进行问题的集体分析和研究,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思考能力,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课堂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到学习目标完成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地理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罗德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3.

[2] 黄世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4):15-16.

[3] 欧阳唯能.从“精彩的问”到“有效的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优化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4(12):24-26.

[4] 朱学尧.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3):23-25.

[5] 朱学尧.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23-25.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大旺中学初中部 (广东省肇庆市 526238)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