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中的课程思政

2021-04-12王雅

成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幼儿教师课程思政

王雅

摘 要: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书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证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在能力上达到相应的标准,更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在高校开展《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课程帮助高校师范生毕业后及时找到工作,满足工作需求;在开展该课程时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从而满足社会对教师品行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 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

在全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笔者在《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这门课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尝试。

1 《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课程概述

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始实行。针对这一政策,为帮助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不少高职院校开展了教师资格考证课程,《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是其中一门考证课程。该课程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具体内容包括: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懂得教师这个行业。用法律知识规范、保护自己,用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开展,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更是要让学生了解教师行业,拥有幼儿教师所需的基本素养,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该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更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对改变当今虐童事故频发的现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综合素质与课程思政的联系

如上文所述,《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课程包含内容广泛,而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是指导教师行为的重要准则,教师只有在思想层面认可教师职业理念、领悟职业道德,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合理对待幼儿,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这正是思政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2.1 课程思政促进教师职业理念的学习

2.1.1 教师职业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职业理念包含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儿童观是教师实施幼儿教育的思想基础,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教师观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理念,其狭义定义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三观”明确的讲述了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对待幼儿以及如何对待教学。理念是行為的先导,教师只有在了解教育、了解幼儿、了解课堂之后,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2.1.2 课程思政强调拥有正确的价值理念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2.1.3 课程思政使教师职业理念的内容得到升华

有关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对待幼儿、处理教学事故,这正是不能将职业理念灵活运用的原因。在讲授该模块内容时,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帮助学生从思想上理解接纳教师职业理念,而不是单纯的学会教师职业理念知识。

2.2 教育法律法规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

教育法律法规是《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必须熟知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也为教师处理工作中的事件提供指导。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由此可见,教育法律法规与课程思政的内容是遥相呼应的,在该部分实施课程思政是切实可行的。该部分内容与思政课程结合,可以很好地培养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人才。

2.3 教师职业道德与课程思政都强调立德树人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也是我们常说的“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条件。《礼记》中提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等。有关调查显示,很多人从事教师职业,并不是热爱这个工作,而是为了工作或为了工作轻松才选择这个职业,入职后不能遵守职业道德,导致教学事故频发,教育质量提升困难。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该部分内容的讲授中,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在讲授内容的同时,用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做榜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为日后从事教师职业做准备。在该部分实施融合思政课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爱上教师职业,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3 结语

《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内容是对教师行为的指导及规范。在该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入职前指导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需要遵守的规范,引导学生理解热爱教育事业,在了解教师行业的同时,培养乐于奉献的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通过课程思政为学生入职做精神层面的准备,学生毕业后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从事该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倦怠,学生在入职后也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可有提升进幼儿教育水平,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于论文带课题的信息如下:2020年度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编码:2020JC02078;项目名称: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欣静.高校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国际教育,2020(8).

[2] 李峰峰.高校在线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以“哲学导论”为例[J].黑龙江教育,2020(9).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江门市 529030)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幼儿教师课程思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