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贫困宣战,那些扶贫院士的故事

2021-04-12京意

新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脐橙土豆油菜

京意

随着纪录片《摆脱贫困》的播出,一位曾靠卖土豆走红的“土豆院士”朱有勇又“火”了。其实,还有很多科学家毕生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土豆院士”朱有勇

2014年 “精准扶贫”正处在关键时刻,朱有勇所在的中国工程院,被安排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普洱市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作为牵头人。朱有勇发现澜沧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耕地、森林资源,再加上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这简直就是给“冬季土豆”量身定制的!按照朱有勇的想法,澜沧县可以在11~12月播种冬季土豆,到第2年的3~4月就可以收获。这个时候,全国能产新鲜土豆的地方很少,澜沧县能够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新鲜土豆产地之一。那时的收购价格也高,不出意外,一定能带着村民挣到钱。可方案好归好,村民却不买账。有的人嘴上答应得挺好,转头就往自己的地里撒了别的种子。

朱有勇只好先找村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2017年,朱有勇的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3.3吨,按照当时每公斤3元的收购价,平均每亩土豆收益近万元。看到了示范基地的“甜头”,这一次,没等扶贫工作人员上门,村民们都陆续主动要种土豆。

很快,朱有勇“土豆院士”的名号就在圈子里传开了。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在人民大会堂吆喝起了村民们种的土豆。去年疫情期间,担心土豆滞销,朱有勇戴着草帽又在田间地头搞起了“直播带货”,短短1小时,吸引54万人围观,当天挖出的25吨土豆全被抢光。

2018年,澜沧县的冬闲田马铃薯种植区已经超过200万亩。而朱有勇干脆结合各个村寨的不同情况,开起了24个技能班,收了1500个“农民学生”,教他们如何科学地种三七、种茶叶、养猪养牛……到2019年年底,这些学生中的90%已经脱贫。其中50%的人还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脱贫,个别学生甚至带着自己所在的整个寨子都脱贫了!

“雨靴院士”傅廷栋

我国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傅廷栋在调研中发现,七八月份收割完小麦,西北地区的土地就空着了,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农牧地区饲料严重短缺的情况却让人揪心。

1999年,他开始在位于“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省和政县试验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研究推广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自此,秋种饲料油菜,逐渐成为西北、东北多地的选择。这不但缓解了西北、东北秋冬青饲料不足的难题,而且增加了绿色覆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都有重要意义。

21年来,和政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5万亩扩大到16万亩,亩产从100公斤增至200公斤,品种全部实现优质化、杂交种全面普及。2019年11月,和政县整县脱贫摘帽。傅廷栋也被和政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近5年来,他又集成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筛选出一批适合在不同生态区和盐碱地种植的饲料(绿肥)油菜品种,累计推广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100多万亩。

饲油2号在石河子市盐碱浓度约0.3%~0.4%的荒地大面积示范,亩产青饲料4-5吨,生长期仅需60~70天;在浙江、苍南盐碱浓度为0.6%~1.0%的填海荒地仍能正常生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品种,为精准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年过八旬,依然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油菜田里,为国奉献,为民服务,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雨靴院士”。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傅廷栋认为,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精准扶贫,不应仅仅满足于某项技术的提升,还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农牧结合的饲料油菜在盐碱地上的示范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认为,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产业应用上、落实到农民增收上。作为世界油菜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创造性地实践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累计推广“杂优+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1亿亩,带动数百万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果树院士”束怀瑞

“总体来说农民仍是经济困难的群体,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在农村。我们搞农业科学的,不管是研究基础科学还是生产技术,一定要了解中国农民,要为农民的致富多做点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栽培学家束怀瑞常把这句话挂嘴边。

1982年,束怀瑞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沂蒙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蒙阴县为基点开展“山区苹果园旱地节水高产研究”。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但由于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的农业生产一直比较落后。蒙阴县有94%的面积是山区丘陵,土壤十分貧瘠。当时全县有5万多亩果园,大部分果园产量极低,甚至有些多年不结果。虽然大家知道缺肥缺水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原因,但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为了研究有效可行的栽培管理措施,束怀瑞带着学生钻山沟、进果园,进行大量分析研究。他提出简单易行的“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并在当地条件最差的九里岭选择了一个常年不结果的苹果园进行试验。

果园在采用该技术后,第二年,果园亩产350公斤,到1985年亩产超过1000公斤。采用这项技术,当时每棵树的成本只有2.4元。技术简便易行、增产显著,很快得到大面积推广,并被列为国家“七五”“八五”重点推广技术,在全国17个省市推广47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达7.6亿元。

如今,果树成了蒙阴县的支柱产业,许多农民靠种果树发家致富。据统计,2019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0万亩,果品总产量30.9亿斤,总产值52.1亿元。

“柑橘院士”邓秀新

邓秀新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果树学博士。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他还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完成了甜橙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研究人员可以锁定甜橙成熟期、色泽、含糖量、产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培育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

湖北省秭归县种植柑橘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由于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秭归脐橙的收购价曾一度跌至3毛钱一斤。当时还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的邓秀新敏锐地提出“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主张选育优质品种:“三峡库区人口多、土地少,只有种出品质好的柑橘,才能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邓秀新为当地引进“伦晚”等晚熟品种,与其他地区错开脐橙上市的高峰期,填补了市场空白,秭归脐橙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为实现“一树脐橙红到春”,邓秀新示范推广“留树保鲜”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鲜果采收期,使秭歸脐橙“晚熟晚采晚上市”,成为全国柑橘鲜果供应期最长的产区。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30%以上。

从1990年起,邓秀新先后46次来到赣南老区,与赣南脐橙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近30年的发展,脐橙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科技扶贫不只是单向输出,更是一种互动。”邓秀新介绍,近年来他所在团队研究的绝大部分课题都来自生产一线,其中不少就是与三峡库区、赣南等产地合作开展的,因为这些地方已有几十年的数据、素材积累。“科研选题要从生产中来,科研成果要回到生产中去。只有地基刨得深,大楼才能盖得更高。”

多年来,邓秀新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品种培育、栽培模式创新等纯技术问题,还覆盖了采后处理、品牌打造及市场营销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支撑了我国柑橘产业体系建设。“柑橘主要产自山区,这些山区有很多是贫困地区。几十年来,我们跟柑橘打交道,也是跟贫困地区打交道,希望让老百姓通过种植柑橘尝到甜头。”邓秀新说。

“木耳院士”李玉

从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就毅然走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他构建起全国唯一从专科、本科至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整的多层次菌物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保藏量位居国际前列的菌物标本馆和种质资源库,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学教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他搜集的黏菌种数超过世界已知黏菌数的2/3,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开创了我国黏菌分子学研究的新领域。

李玉用30年的时间助推吉林蛟河成了木耳产业重镇;带领团队培育的新品种玉木耳,成为吉林洮南好田村稳固脱贫的幸福产业;帮助吉林汪清筹办了中国汪清第一届黑木耳节,协助汪清申请到黑木耳专项基金……2017年,由科技部牵线,李玉团队远赴千里,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开启了科技扶贫行动。3年间,团队为柞水选育的5个黑木耳移栽品种都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柞水木耳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柞水县依靠木耳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

如今,年过七旬的李玉依然率队在一线,每年有260多天在河北阜平、安徽金寨、贵州铜仁等深度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李玉用实际行动告诫自己的团队,既要进得了实验室,也要下得了试验田,要把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些老科学家以赤子之心为国分忧,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正勾画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中国画卷。

猜你喜欢

脐橙土豆油菜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烩豆腐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种油菜
土豆爱吃糖
奉节脐橙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