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学生“随大流”
2021-04-12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说起从众心理,不能不提到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实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当被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就是说,他们是假被试,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当真被试和这6个假被试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叫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分别标有A、B、C。如下图。
阿希告诉大家,他们的任务就是,看出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很显然,这是一项极为容易的任务,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C是正确的答案。在前两轮实验中,假被试选择了正确的回答,自然不成问题。但是,从第三轮开始,假被试一致选择了错误的答案,比如A。阿希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会不会从众呢?有多少人从众?有多少人不从众?结果发现,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也就是跟从假被试选择了错误答案。就整个实验过程看,有75%的人至少有一次依从群体压力,也就是依从假被试做出了从众的判断。
后来,很多人重复了这一实验,结果相近。可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
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倾向,简称从众,俗称“随大流”。
日常生活中的“随大流”随处可见。班集体中,学生更容易“随大流”。比如,教室里一个学生在演讲,即便没有受到感染甚至走神的同学,在演讲结束大家鼓掌时,也会跟着鼓起掌来。再如,班会上大家举手表决通过某个决议,并不太以为然的同学,看到大多数人都举手,自己也会跟着举起手来。又如,体育课上有人出糗,这时有几个男生发出“哄”的一阵笑声,接着哄笑声、叫喊声、口哨声混成一片。事后个别询问起哄的原因,有的同学回答就是:看到大家这样,我也这样了。至于在课外的追星、追剧、追游戏,更容易“随大流”。
就外表和内心两方面说,从众有几种情况。
一是真从众,就是外在从众,内心也从众。这种情况下的从众行为,几乎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行为,不会引起个人心理上的冲突。学生中许多随大流的现象,就是这种情况。二是假从众,就是外在从众,内心不从众。这种从众,个人内心会有冲突,由于群体压力,最终个人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很多时候,学生也会由于种种利害关系,不管内心如何,外表都要从众。三是不从众,就是内心从众,外在不从众。比如,有时候面对某个情景,班主任跟学生是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态度,但是,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班主任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跟学生表现出同样的言行。四是反从众,就是内心不从众,外在也不从众。在群体中总难免有反从众的少数人。反从众未必都是消极的。班级群体中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也不是坏事。不过,反从众者如果对立情绪太浓,常会意气用事,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从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问题就来了:学生为什么会从众呢?
一是为了获得参照信息。通常人们认为,多数人正确的时候多,真理往往在多数人手里。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从事某种活动或面对某个问题缺少参照标准时,往往会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作为参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就成了更可靠的参照。中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更倾向于从别人身上找参照信息,也就更容易从众。
二是为了避免偏离恐惧。在群体生活中,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会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喜欢。反之,偏离群体的成员,会遭到群体的排斥甚至惩罚,就会体验到偏离恐惧。因此,在某些情境下,为了避免偏离恐惧,避免被群体排斥和孤立,人就会出现从众行为。中小学生更怕被群体排斥和孤立,也就更容易从众。
三是为了减缓群体压力。从众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体压力。人如果偏离群体,就要面对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很不好受的。为了减缓群体压力带来的心理紧张,人就会愿意接受来自群体其他成员的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甚至改变原有的观点,从而产生从众行为。中小学生更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也就更容易从众。
具体说来,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群体因素。
一是群体的规模。研究发现,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越大,对个体的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在阿希的系列实验中,他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行为也增多。不过,一般人数在4人左右,更容易从众。这也是中小学生喜欢三五成群的原因。
二是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大,成员的向心力就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班级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同学之间的情感依赖性越高,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也就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三是群体的一致性。如果班级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学生的从众行为就会减少;如果班级群体成员的意见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从众行为就会增多。在阿希实验中,哪怕仅有一名假被试没有故意选择错误的答案,就会导致真被试从众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四是群体中的地位。一般来说,班级群体中地位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坚持己见,越不容易从众;反之,班级群体中地位越低的学生,越容易缺乏主见,越容易从众。
第二,个人因素。
一是个人的个性特征。比如,智力低的人,自信心不够的人,自尊心不强的人,特别是独立性和自控性比较差的人,往往容易从众。笔者在实验中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从众,就是因为独生子女独立性和自控性较差。中小学生容易从众,也与独立性和自控性不够有关。
二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就是注重自己内心形象的人,做事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所以就不大容易从众;相反,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也就是更注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人,做事往往按他人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就更容易从众。中小学生容易从众,与他们特别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有关。
三是个人的独特需求。人有与他人保持一致的需要,所以,我们常常会从众。但是,人还有保持个人独特性的需要,所以,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有时候会不从众。不难理解,中小学生单纯幼稚,知识不足,经验不够,很少有保持个人独特性的需要,这也是他们容易从众的原因。
四是个人的自控愿望。对自己行为的自控愿望,也会影响人的从众反应。当自控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人往往会采取对抗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因而不容易从众。自控愿望越受限,越不容易从众。比如,家长和老师越不让孩子和某个同学好,孩子越是要和这个同学好,实际上是通过抗拒来争取自己的自由。
五是个人的文化背景。心理学家惠泰克尔等人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复了阿希实验,发现各地的从众率比较接近:黎巴嫩31%,中国香港32%,巴西34%。这说明从众是较普遍的,但是,研究也发现从众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比如,津巴布韦的班图部落高达51%,因为这个部落对不从众者有严厉惩罚。
理解并善待学生的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不全好,也不全坏,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从积极方面看,就社会说,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社会,无论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社会文化的延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就群体说,只有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群体规范,来保证对群体成员的约束作用。这都离不开从众。就个人说,从众可以使人自愿约束不良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体到学生,在有序排队的食堂餐厅,往往很少有学生插队;在安静的自习课,往往很少有学生说话。这就是从众的好处。
从消极方面看,就社会说,传统中的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也会产生压力,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助长不良传统的延续。就群体说,成员消极的从众行为,会形成不良的群体气氛。就个人说,盲目从众也会助长个人的不良行为,甚至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到学生,盲目的从众会引起起哄甚至群殴等问题,甚至磨灭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就是从众的坏处。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从众是个中性词,从众行为无所谓好坏。如此说来,对学生的“随大流”,我们就要善于疏导了。怎样疏导?
首先,恰当利用学生的积极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学生个体适应班级群体的重要心理机制。可以说,离开学生的从众心理,想要实现真正的班级群体管理,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哪怕上学要穿校服,上课起立向老师问好,都离不开从众心理,更不用说班级群体制度的实行,乃至于班级群体目标的落实了。学生个体在班级群体中的言行举止,不可能事事都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意志努力,也不可能时时都要经过班主任的教育指导。正是由于从众心理倾向,学生个体比较自然地依从了班级群体的要求,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句话,越能恰当利用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班级群体管理越能事半功倍。
那么,我们该怎样恰当利用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一是增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我们看到,班级群体凝聚力越强,学生就越容易出现积极从众行为。相反,如果哪个班级一盘散沙,学生就缺少积极的从众行为。至于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前面我们已有专门讨论。
二是提高班级群体的一致性。在班级具体工作上,班级群体意见越一致,学生个体就越容易从众;多数人意见越一致,少数人越容易从众。在小群体活动中,更是这样。因此,我们应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舆论,乃至群体讨论,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努力提高班级群体的一致性,来促进学生的积极从众行为。
三是借助权威人物的影响力。谁是学生中的权威人物?一是正式产生的学生干部,二是自发形成的“小头头”。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从众。比如,在讨论某个具体问题时,大家是否从众,班长一个人的意见,胜过十个人的意见。因此,在班级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做好学生中权威人物的工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引导。
其次,尽力避免学生的消极从众行为。
学生的从众行为,并不总是有利于班级群体管理的。学生还会出现不辨是非的消极从众行为,最终导致错误行为。比如,学生见有人自习课说话,自己也跟着说;见别人进电子游戏厅,自己也会跟着去;见别人打架,自己也跟着“参战”。再有,虽然有些从众行为是中性的,原本无所谓好坏,但是,如果学生习惯于盲目从众,就会压抑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盲目从众,也是一种消极从众行为。因此,班级群体管理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避免消极的从众行为。
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避免消极的从众行为呢?
一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前面谈到,许多不良个性特征,容易让人从众。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别是独立性和自控性。有了这样的个性特征,学生就会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行动有目标,不亦步亦趋。
二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前面说过,自我意识的不同特点会对从众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要让过强的公众自我意识压抑了独立思考,而要适当增强内在自我意识,学会独立自主,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
二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盲目的从众行为往往与对事物缺乏透彻认识有关。透彻地认识事物,确切地把握信息,会有助于避免消極从众行为。因此,应该引导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内知识,还要拓展课外知识,避免盲目从众。
三是优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自尊感、自信感是重要的自我体验。如果一个人能体验到较强的自尊感和自信感,是不会盲目从众的。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感受,来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
最后,正确对待学生的众从现象。
前面讨论的从众,说的是在人际影响中,少数人受多数人影响的现象。与此相反,人际影响中,有时候也会有多数人受少数人影响的现象。这种多数人受少数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依从了少数人的表现,就是众从现象。
班级群体中,总会有不从众或反从众的个别学生。他们起初虽是少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少数人却会影响多数人,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的众从现象。结果,起初的少数派,后来可能成了班级群体中的多数派。因此,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哪些因素会导致众从行为呢?
首先,看少数派内部的因素。一是内部的一致性。少数派意见一致,行为一致,前后一致,就容易导致多数人的跟从。二是成员的独立性。少数派成员有独立性,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影响力,就容易让多数人跟从。三是成员的权威性。少数派如果由权威人物组成,或有权威人物参与,就容易让多数人跟从。比如,在商量是否参加班级球赛时,如果少数派中有班干部,那么,多数人就容易听从少数派的意见。
其次,看多数派内部的因素。一是内部的意见分歧。如果多数派内部分歧很大,矛盾重重,就容易跟从少数派,产生众从行为。二是内部缺乏凝聚力。如果多数派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就容易跟从少数派,产生众从行为。三是对问题缺乏了解。如果多数派对问题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也容易跟从少数派,产生众从行为。比如,班级讨论春游,少数几个学生提议去某地,说那里很好玩,如果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此地,不知道究竟是否好玩,就会听取少数学生的提议。
不言而喻,就班级管理来说,和从众行为一样,学生的众从行为也有两面性,既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对待众从现象呢?
一是尊重少数派意见及其引发的积极众从行为。就具体的班级工作说,少数人的意见有时候可能更有合理性,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班级群体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允许不同声音,倾听不同意见,尊重少数派意见,有时候甚至要支持少数派。
二是避免少数派恶搞及其引发的消极众从行为。在班级群体中,少数派也会引发消极的众从行为,与班级群体目标背道而驰。比如,起哄或群殴,最初往往就是一两个学生恶搞,后來引发了众从现象。为此,应针对导致众从的原因,一面做好班内多数派的工作,一面做好班内少数派的工作,避免学生的消极众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