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环境,感受童心,无声教育

2021-04-12马兰

幸福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活馆相融水泥石

马兰

对话环境,创设相融性的生活空间

孩子和教师每天都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回归儿童立场,我们努力创设相融性的生活空间。首先,室内外空间的相融可以增加幼儿玩耍的空间,帮助幼儿实现室内和室外无缝对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活动选择。其次,同伴关系与师幼关系的相融,营造稳定、温暖、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逐渐建立亲密感、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有温度的室内生活馆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苏州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体验的机会,将生活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幸福生活,我们启用了室内生活馆。这里有大理石操作台、电磁炉、冰箱、烤箱、果汁机、适合幼儿操作用的切板、擀面棍等各种制作工具,孩子们能够进行真材实料的烹饪活动。室内生活馆的创设,我们遵循了有“温度”的生活理念,每月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预约制,开展了“我的美食我做‘煮”的室内生活馆活动。为了方便指导,我们还特邀有烹饪爱好和手艺的家长志愿者现场和孩子们进行每月的苏式美食制作。如苏式糕点、泡泡小馄饨、端午粽子、蔬果沙拉……这些活动满足了孩子们品味真做真吃真玩的愿望。

(二)有野趣的浪花小农家

由于幼儿园的场地有限,于是我们与社区共享资源,开辟了农家小农家,多元化分区的设置,有土灶烹饪区、品尝区、切菜区、洗菜区、种植区、养殖区等。农家式氛围的空间营造,如墙上有粉墙黛瓦的涂鸦画、有屋檐样的罩棚、桌布及幼儿的装扮都运用蓝印花布格调……品尝区、帮厨区、烹饪区都以水乡传统风格为主,呈现了特色的胜浦浪花小农家氛围。真实性材料的提供,如工人师傅用真砖真泥剃成的小土灶,还有伞亭桌、帮厨桌、茶壶的柜子、联排水龙头……各区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有机组合。孩子们能够自己耕种、采摘,亲手用土灶烹饪。孩子们还会把多余的野菜、萝卜、蚕豆等喂给小动物吃。在这片自己开辟的生活天地里,通过亲身劳作,真实感知、真切体验生活,他们的经验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感受童心,创设探索性的游戏场所

(一)有创意的沙水泥石区

“沙水泥石一世界”,在原有玩沙池、玩水池的基础上,我们在灌木丛旁、教学楼后利用一切场地空间开辟了有创意的玩泥区、玩石区,并尽可能地保持环境的原生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学习着让渡控制权,支持孩子的参与。鼓励孩子有“如果我这样做会怎么样呢?”的想法。孩子们堆沙乐园、打水仗、玩泥家家、垒石头房子。教师以沙水泥石区整体规划运用、沙水泥石游戏内涵为切入点,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同孩子们一起收集、投放游戏材料,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满足与快乐!

(二)有美感的多变玩美区

幼儿园的两幢教学楼中间有一个中庭作为连接,遮风避雨、冬暖夏凉,又靠近室内美术室。由于小小的美术室已经无法承载幼儿畅想的空间,于是我们将中庭作为美术室的延伸,开辟了有美感的多变完美区。自由的空间和适宜的氛围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同时幼儿收集材料更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欲望;中庭旁的植物、柱子、转角成为有层次的天然作品展示柜。地面、屋角、墙壁、走廊……角角落落到处都艺术地摆放着孩子们各式各样的作品,让人仿佛沉浸在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里。

无声教育,创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我园的建筑结构是“回”字形,拥有长长的廊道。我们利用长廊空间设计了田园风光的背景,以植物的綠色为主色调,运用了大量原生态的材料。如树枝、藤条、芦苇、沙土、竹子、草坪、草编坐垫、木篱笆……创设了有智慧的棋苑小巷长廊。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在田园生态的环境下进行下棋活动。如采茶棋、熊猫吃竹叶棋、青蛙跳跳棋、宝藏棋、垂钓棋……丰富多样的棋类游戏融入棋苑小巷长廊的每个角落,润物细无声地进入每个幼儿的心中。幼儿在玩棋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棋类活动过程的趣味性、内容的多样性、操作形式的丰富性,又能对其智力、情感、社会性等诸多方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环境是幼儿园的隐形资源。在创设、改造幼儿园环境时,我们回归幼儿教育的本源——自然、生活、平实,回归普通常识,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和理解孩子,真正从孩子出发。我们从幼儿视角对环境进行重新的审视、探索,让幼儿园的环境成为幼儿体验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生活、生长的家园、乐园、学园!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滨江园幼儿园浪花苑分园)

猜你喜欢

生活馆相融水泥石
无固化剂水性树脂提高固井水泥石抗腐蚀性能*
提高超低密度水泥石抗压强度的方法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福州MOOLIS生活馆
心相融
君山美学生活馆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碳化对水泥石中硫元素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