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玩的“刺毛球”

2021-04-12唐月娇

幸福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色卡冰棍毛毛虫

唐月娇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通过材料表现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材料是幼儿隐形的老师,是幼儿认识和学习的桥梁和中介,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是教师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实现幼儿运动能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特定游戏目标,在游戏中合理选取、组织、运用游戏材料的设计程序及方法。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发展进程逐渐深入学前教育领域,注重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的探索,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投入了非常大的热情。本文以“刺毛球”游戏材料为例,通过和幼儿共同探索出“刺毛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对“刺毛球”玩具的探索

(一)认识新玩具

最近班级里投放了一样新玩具,星星看到后摸了一下,说:“这是什么呀,身上刺刺的?”萱萱说:“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玩具,有好多种颜色,好漂亮呀,我要来试一试怎么玩!”小宝拿了两个小球说:“他们两个粘在一起啦!”于是大家一起给这件新玩具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刺毛球”。

(二)对“刺毛球”的初次探索

今天智慧屋新添了“刺毛球”玩具,孩子们就围坐在“刺毛球”筐边上开始了游戏。周可馨伸出小手拉住了几个“刺毛球”,但没有拉出来,反而將筐子拉了过来,她用另一只手扶住筐子,另一只手再用力向上一拉,拉下来了几个,接着就将手里粘在一起的几个“刺毛球”一个个分开放在桌子上。旁边的沈晞羽一手拿着拉下来的“刺毛球”,另一只手就到筐里拿其他的“刺毛球”,他快速一拧就拿到了“刺毛球”,接着他将拿到的“刺毛球”接在桌子上“刺毛球”长条上,旁边的陈宇欣也在将一个个的“刺毛球”接起来,他们一边拿一边接,没多久就接了长长的一条。

(三)游戏结束后的讲评

初次尝试“刺毛球”玩具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探讨,今天你是如何玩“刺毛球”玩具的?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拼了一条漂亮的项链,有的说做了一条很长的毛毛虫。这时瑞瑞说:“我的小毛毛虫已经很长了,可是把它从桌子上拿起来的时候,小手一拉就断了。”萱萱说:“刚才我拿着小‘刺毛球时,不小心一捏它们就全粘到一起了,还粘到了我的头发上,怎么拿都拿不下来。”

(四)游戏后的思考

“刺毛球”这种材料的特性就是不易定型,从粘到萱萱的头发上拿不下来的情况得知,刺毛球可以在毛毛的地方粘住。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以便幼儿能更好地操作材料进行游戏。

“刺毛球”与教学区相结合

游戏材料的操作主体是幼儿,在游戏材料的规划权和使用权上这种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以往的游戏中,教师制作投放材料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教师主观地认为投放这些材料适合幼儿,事实上如果材料总是一成不变,幼儿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要想让游戏材料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就需要让幼儿自主使用和规划游戏材料,让幼儿深入探索游戏材料,并主动构建游戏经验。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分析幼儿在操作游戏材料过程中的新需求和新想法,然后通过调整材料进一步支持幼儿的探索。因此,在上次游戏讲评结束后,我们对游戏进行了调整。

(一)“刺毛球”玩具与色卡的初次尝试

1.游戏玩法。教师在展示板上贴上一个毛毛虫头和一张色卡,让幼儿看一看色卡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并找出相同颜色的“刺毛球”,如果是红色就找到一颗红色的“刺毛球”贴到它的下面,如果是蓝色就找到一颗蓝色的“刺毛球”贴到它的下面,贴满每一个颜色就可以变出一条彩色的毛毛虫。

2.出现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幼儿说不像毛毛虫,因为这条毛毛虫的身体断了,但是毛毛虫应该是连起来的。教师继续提问:“那有什么办法把它的身体连起来呢?”幼儿边用小手把每一个“刺毛球”都紧紧地接在一起,小嘴巴里边说:“就像这样。”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没有发现的问题:拼出来的图案不像毛毛虫,之所以不像毛毛虫,是因为毛毛虫的身体没有连起来。教师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色卡颜色之间的间隔太大了,在提供材料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拼出来的效果是否与毛毛虫原本的模样相吻合。

3.游戏后的思考。在讲评游戏时教师可以播放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节一节连起来的。接着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交流讨论:“刺毛球”拼接的毛毛虫和图片上的毛毛虫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刺毛球”毛毛虫变得更加真实?于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们在原来毛毛虫头和展示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色卡颜色的间隔,让色卡每种颜色的长度与“刺毛球”的长度相同,这样就能让拼出来的毛毛虫身体不断开了。

(二)“刺毛球”玩具与色卡的再次尝试

1.调整毛毛虫的间隔。教师在原有毛毛虫头和展示板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色卡,让色卡每格颜色的长度与“刺毛球”的长度相同,这样就能拼出身体不断开的毛毛虫了。

2.新问题的出现。艾涛迅速地找到了和色卡上一样颜色的“刺毛球”,把它粘到色卡颜色的下方。瑞睿先找到一个小“刺毛球”,再看一看色卡上有没有这个颜色,他找出了绿色的“刺毛球”,却粘到了橙色色卡的下方,老师用手指着色卡上的绿色说:“绿色在这,和它一样的颜色应该粘在这里。”瑞睿将绿色“刺毛球”粘到相应的位置,又找出了一个蓝色的“刺毛球”粘到了紫色的下方。

3.观察后的思考。两个小朋友同时进行同一个游戏,艾涛则能快速地对应所有的颜色,但瑞睿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比较常见的颜色。由于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对具有不同差异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与要求。

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该制作新的色卡,每条色卡上只有三种颜色,鼓励他们使用新色卡玩游戏;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使用多种颜色的色卡。同时教师还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善于发现幼儿的能力差异,适时进行指导。

(三)“毛毛虫吃果子游戏”的产生

1.偶然的发现。轩轩拼出了四条小毛毛虫,又继续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刺毛球”粘在了四条毛毛虫的旁边,又继续粘上了红色、黄色、紫色的“刺毛球”。粘完这四个“刺毛球”后,轩轩拿着他的展示板说:“老师老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我做了食物给他们吃!”我立即回应他:“你都做了什么食物给他们吃呀?”轩轩指着红色的“刺毛球”说道:“这是苹果。”指着黄色的“刺毛球”说:“这是香蕉。”又指着紫色的“刺毛球”说:“还有葡萄!”我惊喜地说道:“哇!这下毛毛虫们都有好吃的食物了呢!”

2.观察后的思考。轩轩创造了新的游戏“给毛毛虫喂食物”。小班幼儿总是对新的玩具和新的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变化游戏、创新游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接下來的游戏中,我加大了游戏的难度,设计了“毛毛虫吃果子”的游戏。游戏任务不再只是对应颜色,而是要练习颜色与点数两个方面的对应。同时制作新的任务卡,圆形任务卡上画上几种不同颜色不同数量(1~5)的点数,若任务卡是三个红色的点数,就代表要给毛毛虫吃三颗红色的果子,粘上三个红色的“刺毛球”。

对“刺毛球”游戏进行新尝试

(一)增加辅助材料,尝试制作立体造型

1.教师的观察。星星从筐里拿了一个“棒冰棍的刺毛球”,接着在筐里又找到了一根一样大小的“刺毛球”,将手里的两根“刺毛球”面对面地粘了起来,粘好后他又扯开,后来他又在另一个筐里拿了一个单独的“刺毛球”,将单独的“刺毛球”粘在了“棒冰棍的刺毛球”上,接着又将另一根“棒冰棍的刺毛球”粘在了上面。他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的椅子。”我表扬了他,引导他想象还可以制作出来什么?他又在地毯上玩了起来。他在筐里拿了一个“棒冰棍的刺毛球”放在了地毯上,接着又拿起一根将两头粘起来,就像积木中的接长游戏一样。接着他又在筐里拿了一根“棒冰棍的刺毛球”粘在第二根的下面,他继续这样粘着。旁边的轩轩在筐里找到了两根“吸管刺毛球”,把两根“刺毛球”的两头粘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直角的形状,接着他又拿了两根“吸管刺毛球”,用四根“刺毛球”组成了一个长方形,他在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上又竖了四根,不一会儿他就搭出了一个长方体。

2.观察后的思考。幼儿关于“刺毛球”的游戏形式越来越丰富了,能利用吸管和棒冰棍的辅助进行空间架构,让作品变得更有立体感,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空间感较强的幼儿能搭建出立体的玩具,他们会把“吸管刺毛球”和“冰棍刺毛球”以及单独的“刺毛球”进行组合搭建,有效提高了玩具的操作性,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索搭建的欲望,提升了幼儿的操作能力、想象力、空间感知力,等等。

游戏中的收获

(一)幼儿的收获

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探究的好奇心,敢于提出问题,在与同伴一起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训练了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学习了颜色与点数的一一对应,发展了一定的思维能力。通过游戏,幼儿能自己创编游戏的情节,将自己所学到的或联想到的经验运用起来,大胆创造。

(二)教师的收获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不断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善于发现,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深入探究。教师还需要优化支持策略,游戏中应多与幼儿共同展开讨论,尊重幼儿活动主体的地位。同时在投放材料方面,教师要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材料本身的优缺点,合理利用,投放符合幼儿需求的材料。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渭塘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色卡冰棍毛毛虫
毛毛虫,动起来
好饿的毛毛虫
数字色卡
颜色读数与物质浓度模型的新思考
毛毛虫和蚕
可爱的毛毛虫
我是一根冰棍
2018/19秋冬国际流行色定案色卡分析
为什么冰棍会冒烟?
冰棍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