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2021-04-12祝雪婷李越诚杜莎莎王一帆赵春浩聂庆娟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齐鲁农耕受众

祝雪婷 李越诚 杜莎莎 王一帆 赵春浩 聂庆娟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高“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对外传播策略,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齐鲁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先辈宝贵的智慧财富,在传承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农耕文化对外传播,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宏观审视,解读农耕文明的内涵价值、困境问题与地域特色。也有学者关注农耕文明的传播策略,但主要聚焦典籍翻译,提出译介方法由读者决定,开展翻译人才与研究队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农学典籍的应用与文化价值[1]。上述研究聚焦中国农耕文化,但专门进行特定地域农耕文化传播的研究较少。即便部分学者关注到了齐鲁文化的传播功能,指出了需要加大齐鲁文化国际传播力度[2],却也未明确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基于此,本文以齐鲁特定地域的农耕文化为研究主体,具体探究文化自信视域下如何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并提出恰当的对外传播策略。

1 文化自信与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

1.1 齐鲁农耕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3]。中国作为农耕大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齐鲁地区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辉煌的农耕文化。谭晓岚(2015)认为齐鲁农耕文明是大河农耕文明、吏治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4],它浓缩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智慧和生产经验,对农耕文化传承意义重大。时至今日,齐鲁农耕文化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时代意义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2 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文化自信都是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的底气。齐鲁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立足国家之本,农耕文化铸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齐鲁地区基于“农本、向内、和谐、集群”的农耕文化内涵和“耕读传世、农业立本”的民族文化基因创造了辉煌的农学成就,对世界农学影响深远。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精魄,树立文化自信。“集群”观念下的齐鲁农耕文化重视群体力量,服务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其对外传播有利于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全球性国际政策的理解,助力中国智慧走向世界,提高国际认同度和文化软实力,增强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和公信力。

2 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主客体文化观念冲突,受众接受度较低

从社会背景来看,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胡曦嘉指出西方社会属于“向外”的海洋文明,依托航海而具有流动性与挑战性[5]。而齐鲁地区则是“向内”的农耕文明,得益于优渥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小农经济,从而演变出向内、和谐、集群等特性。和平自守的农耕经济派生出对外防守型心理,保守意识嵌刻于文化根脉,形成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与自强固执的民族性格。齐鲁农耕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一定程度阻碍了其对外传播的积极性,使其具有被动性。此外,国家间的文化保护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也是阻碍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的又一屏障。

从生产生活来看,东西方农业生产模式的差异影响了跨文化传播的通畅度。齐鲁农耕为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制模式,西方农耕则为粗放式农牧结合的庄园制模式。受制于模式差距带来的观念冲突,部分齐鲁农耕文化难以被西方理解。此外,齐鲁农耕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依赖长期农耕经验,缺乏精准科学性,已然落后于现代农耕发展,难以适配西方机械化大农场式农耕模式。

2.2 专业人才队伍断层,针对性翻译策略缺失

目前我国农耕文化方向对外传播紧缺人才,没有形成体系化翻译队伍,因此难以产出高质量作品。李然(2021)指出受城市化影响,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不断远离农耕文明,仅能从枯燥的书本上领略些许,这是对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最欠缺的展现和表达[6]。年轻人才大多奔赴高新技术领域,传统农耕领域年轻血液较少。翻译人才递增,但鲜有高质量农耕翻译作品产出,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以农耕典籍翻译研究为例,多个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典籍翻译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界对其研究总量少且总体发展趋势不稳定。闫畅、王银泉(2019)的最新研究以“农业典籍英译”“农业术语翻译”等相近主题为关键词,检索了2009—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筛查仅得到67篇[7]。此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化,更讲究文化的对等。农耕文化翻译因专业术语繁多、内容晦涩等难点,对译员素质要求高,致使人才培育难度大。

2.3 传播模式落于俗套,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壮大背景下,对外传播途径不断丰富,但仍存在许多局限。史安斌(2018)指出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基本矛盾在于民众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全球文化领导力的美好期盼,与对外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匹配[8]。大量农耕文化传播内容晦涩难懂,直白的文化输出方式导致本应是对外传播尖刀利刃的作品,因未找到正确方式而“生锈”。从传播模式上看,李勤合(2020)认为我国没有建立起受众导向的传播机制,无法对不同受众做进一步区分和细致调研,因此难以寻找出符合文化传播和市场规律的方案[9]。受历史因素影响,齐鲁众多农耕民俗依赖口口相传承袭,与现代化数字传播方式脱轨,导致其文化价值遗失。新媒体传播方式趋于娱乐化,对农耕文化的宣传大部分聚焦物质层面的美食、技艺等,鲜少涉及精神层面,容易塑造刻板印象,难以与新时代多元文化特质相融。

3 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0]。齐鲁农耕文化能否有效“走出去”,传播策略至关重要。基于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2013)的“5W”传播模式,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说)和with what effects(取得什么效果),本文从传播主体、内容、客体、途径、效果五个维度探究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3.1 传播主体——打造高质量传播队伍与媒体平台

推动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翻译队伍与媒体平台需发挥主体作用。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翻译人才在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中具有重大使命。教育部门需重视农业翻译人才与教学人才的培养,强化译者素养,提升其学科交叉能力,并鼓励社会各方翻译齐鲁传统农学典籍和农业理论精华。山东省农业高校可通过与访问学者、留学生队伍合作,建立国内译者与海外学者共译模式。借助海外译者的语言精通性,提高本土化翻译效果。传播媒体方面,除加强新闻网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使用,更要重视调动新媒体平台力量,利用国际网络平台,如Youtube视频、抖音国际版等海外热点资源开展宣传。充分利用自媒体覆盖度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等优势推广齐鲁农耕文化,整合高黏性用户群体。

3.2 传播内容——遵循选择性原则确定传播内容

为增进文化认同,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内容必须遵循选择性原则,从文化契合性、普世性、特色性考虑,开展受众导向的对外传播。

3.2.1 选择与受众文化相契合的内容,提高受众接受度

加强以受众为导向的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满足受众需要,达到预期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并非被动接受主体传递的信息,而是主动寻找能满足个人需求和动机的信息。轮耕轮作等生产方式的改进,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因时求新的创造性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符合西方挑战探索、重视创新的价值观。农耕哲学思想讲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也与西方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

3.2.2 选择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获得文化认同感

宣传齐鲁农耕文明普世性价值,有助于中国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齐鲁农耕文化浓厚的人文精神强调“仁爱”“和谐”,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紧密契合,符合各国对于普世价值的需要。对土地蕴含的深厚眷恋,强调“家国同构”的乡土情怀,也是世界各民族无法割舍的感情羁绊。此外,齐鲁农耕文化中蕴含大量谚语、成语,总结了先民长期农耕实践中的智慧经验,如“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等,反映着普世的公序良俗。

3.2.3 选择体现中国智慧的内容,增强文化吸引力

推动齐鲁农耕思想与中国国际策略结合,有助于展示中国智慧与大国情怀,提高文化吸引力。全球化扩张背景下,共同体趋势势不可挡。齐鲁农耕文化中“集群”思想始终渗透着集体主义核心观念,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体现合作共赢的大国情怀。高速工业化给全球各国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齐鲁农耕文化中有关自然的先驱性思想,对调和生态环境起指导作用,可结合人类牺牲自然式无度开发暴露的工业化弊端,唤醒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种谷》)等和谐思想,无不渗透着中国人对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朴素认知。

3.3 传播客体——制定受众导向性翻译策略

针对齐鲁农耕文化特色和语言差异,译者在翻译中既要忠实于原文,也要考虑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在齐鲁农耕文化外译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容易面临词汇不对等现象,如“耒耜”“保墒”,字对字翻译难以实现。为避免阅读障碍,可采用释义方法,用通俗的说法阐释其内在意义。在“归化”与“异化”的选择上,孙旭辉(2020)提出归化固然使译本更容易被接受,但会失去文化中承载的中国特色,而异化通过解释和加注将我们的信息传播出去并解释清楚,就会使这些文化现象为他国所了解[11]。为使受众真正理解齐鲁农耕文化,应采取灵活性翻译方法,“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调和“译意”与“译味”的统一。

3.4 传播途径——拓宽多样化传播渠道

3.4.1 借助新媒体智能化技术,实现市场性定向传播

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助推了文化传播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拓展了传播渠道和组合方式。胡姝雅薇(2019)提出媒介是文化传播的助推力,以受众为核心,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技术的传感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12]。李子柒的爆火验证了海外观众对“采菊东篱下”式田园生活的向往。宣传部门要重视对受众市场进行智能化新媒体运营,借助大数据选择适宜平台,根据观众习性精准投放以提高传播效率。此外,通过展示齐鲁农耕多元的生活片段来满足受众精神需求,营造空间感与对话感以加深互动性,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利用超越物质层面的情感力量激起观众共鸣。

3.4.2 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打造齐鲁特色农耕文化品牌

政府可借助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各方拍摄齐鲁农耕民俗纪录片、旅游宣传片,打造中国农耕美学系列产品,整合对外传播资源,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对外传播机制。民间层面,企业要发挥品牌效应,打造齐鲁农耕文化品牌,推动齐鲁农耕文化旅游基地的建立,吸引海外游客开展深度乡村游,在浓厚的乡土气息中体会勤劳朴实、安居乐业的农耕文化气质。周村烧饼、沂蒙炒鸡、泰山平安福等衍生品也能够促进农耕文化与广播传媒、旅游餐饮等有效融合。

3.5 传播效果——建立过程调控与反馈机制

传播效果一方面能检验传播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能指导传播工作的调整,起到接收与反馈作用。在推动齐鲁农耕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建设好宏观调控机制,做好成效监控,实时性开展结合受众体验的投放内容调整,以此形成科学的“双向互动”。务必搭建灵活、通畅的受众反馈平台,避免传播者单向开展信息传递带来的盲目与被动。通过此良性调控,最终达到推动优秀文化对外传播,坚定本民族文化自信,赢得更多国际认同和自主话语权的传播效果。

4 结语

文化自信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影响着民族自信心的树立和国家软实力的发展。齐鲁农耕文化在其对外传播过程中,虽受主客体文化差异与传播方式的局限,但因其独特内涵与时代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可以立足“5W”传播模式,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和媒体平台作用,选择灵活的翻译策略,制定符合时代趋势与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此达到展现农耕文化新形象,推动齐鲁农耕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齐鲁农耕受众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齐鲁声音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