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021-04-12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产教院校

王 静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9)

现今,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充分普及,为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稳步推进提供科学教育支撑。高校、高职院校必须在产教融合教育发展背景下,做好对现代学徒制教育的优化,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1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现状

1.1 高校、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失衡

近年来,产教融合及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在高校、高职院校广泛普及,为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创造诸多机遇。同时,高校、高职院校教育失衡问题也随之而来,对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开展形成负面影响。部分高校、高职院校为追求短期教育成果,基于产教融合核心理念,大力强化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忽视文化教育的实际重要性。更有甚者改变现有教育发展结构,以岗位实训与校企合作为依托,单方面降低文化课程教学比例,使部分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形成重技能、轻文化的教育需求。大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虽然得到显著提高,但个人素养及专业素养却直线下滑,进一步影响高校、高职院校实际教育质量,导致当前部分高校、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产生结构性畸形,给后续阶段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稳步推进造成阻碍。

1.2 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时效性与有效性不足

人才教育培养应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及企业需求做好科学规划,保证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能发挥积极教育引导作用。然而,部分高校、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教育策略更多满足某一阶段的教育需求,未能从长效化视角进行布局,使高校、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实践,无法与时代发展进行充分对接,短期阶段教育成果的提高,难以为高校、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支持。受此影响,大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随之下降,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时效性、有效性也受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人才流失问题,最终促使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1.3 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流于形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的运用,必须要深化与企业教育管理合作,既要保持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多元化开展,同时,也要做好人才教育培养实践布局,从实践中汲取教育经验,完善职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提高高校、高职院校职业人才教育培养能力。但部分高校、高职院校未能严格落实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措施,相关教育规范及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数量,未能从根本上为职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及专业品质提高提供教育支持,最终使高校、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流于形式,降低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教育培养质量[1]。针对以上问题,高校、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管理保障机制,从教育质量、教育有效性及时效性等多个维度,做好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教育培养的系统化推进,提高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阶段我国高质量人才教育培养输出夯实基础。

2 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2.1 突出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主导性优势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优势主要是在保证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及从业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职业人才对岗位实践、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多个维度提升职业人才多个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然而,部分高校、高职院校在尚未打好教育基础的同时,盲目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使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其人才教育培养质量也随之下降。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切入点,基于产教融合视角提升高校、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能力,是促使现代学徒制重新发挥教育主导优势的主要策略。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是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高校、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方式,对于解决当前阶段存在的教育发展问题至关重要。

2.2 推动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开展

保证教育工作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是推动教育工作稳步开展的第一原则。产教融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虽然是近年来的新兴概念,但仍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长效化教育发展视角做好教育规划。所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构的构建,能一定程度推进现代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发展,使高校、高职院校对于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运用,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环境,通过与时代发展充分对接,实现对自身教育能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后续阶段更好地布局职业人才培养工作奠定良好根基。此外,现代学徒制之所以能成为当前阶段职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主要由于现代学徒制一定程度弥补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实效性不足问题,以点对点的教育形式,取代点对面的教育逻辑,使其能以新的教育姿态融入新的教育环境[2]。因而,保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强化高校、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3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及路径

3.1 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双向教育保障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双向保障机制,主要从企业视角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优化。高校、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两套不同的教育考核及培训考核标准,针对未能通过企业培训考核的学生,应返回其所在高校、高职院校重新深造学习;对于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及培训考核要求的学生,则可在企业在岗留用。双向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能对部分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职业人才进行筛除,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充分保证。这其中,高校、高职院校方面,应与企业做好教育管理沟通,指出不同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在实际岗位培训与岗位工作中安排工作特点鲜明的在岗员工进行一对一教育培训,有效解决职业人才存在的教育问题,使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可以从保证教育质量及岗位工作质量两个层面做好教育改革。

3.2 提升企业的教育主导参与程度

早期阶段,校企合作主要由高校、高职院校单方面负责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相关教育培养工作的推进,更多是根据高校、高职院校当前教育规划进行布局,使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流于形式。为更好地保证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应参与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并运用教师赴企挂职、企业员工赴校指导等方式,做好对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初期阶段的教育模式优化,为后续阶段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工作的开展做好教育铺垫。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有效指出高校、高职院校存在的教育问题,帮助高校、高职院校做好深层次教育改革,围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教育培养制定系统化教育方案,使企业能成为现代学徒制中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领导者,以此提高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

3.3 开设校内现代学徒制专业教育培养课程

目前,现代学徒制在高校、高职院校的教育应用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高校、高职院校方面提供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教育支持;第二阶段则由企业负责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由于部分企业对于自身未来阶段的人才应用需求难以明确,加之部分专业具有一定从业特殊性,使高校、高职院校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常常出现教育对接困难问题,教育工作难以与时代发展充分接轨,降低了人才教育培养的时效性。对此,高校、高职院校方面,可以在推动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之前,在校内开展专项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工作,将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引入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使企业与高校、高职院校之间能基于对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运用,形成有效的双向教育互动,实现高校、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育工作与企业人才培训工作有效对接,从而,提高高校实际人才教育培养的时效性,保障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核心质量。

3.4 创新现代学徒制课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创新,应以平衡高校、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为核心,做好对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案、教育模式的改进。例如,针对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先做好对基层教育结构的铺垫,保证技术人才在后续阶段岗位工作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吸收及学习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相关岗位工作技能;而后,再推动现代学徒制的系统化教育培养工作。对此,高校、高职院校应在充分满足企业人才应用需求的同时,建立多维度教育管理预警机制,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趋势的改变,优化当前人才教育培养目标,使高校教育、企业培养及行业发展能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并围绕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提升企业与高校多方的教育管理能力,使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应用,可以基于行业发展视角做好科学的教育布局,为后续阶段现代学徒制更好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3.5 立足专业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要想顺利开展,高校、高职院校还需要立足于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段分段可采用“0+2”“0.5+1.5”“1+1”“2+1”等形式。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可以在教学期间强化与国家数字家庭基地的合作,采用“0+2”的形式来展开人才培养,即两年全部在企业、专业教师到企业上课,企业提供培训的地点,相关课程则交由专业教师在企业授课。而机电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实施的时候,则可以加强与机车车辆厂的合作,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在校学习0.5年的基础课程,之后再到企业见习、跟岗与顶岗,分三段学习专业课程与技术,从而有效提升课程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在与企业进行对接时,可以采用“1+N”“1+1”等形式来展开教学。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可以利用国家数字家庭基地平台来加强与当地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学徒制培养则可以利用不同项目与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来实现。这样就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3]。

3.6 校企合作多方共赢

首先,人才培养要与企业诉求相结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企业发展长期目标。企业发展的重点还是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另一方面是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应该以企业产品作为载体,对照职业标准来将理论教学内容整合到每一教学任务之中,以知识点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最终串联成项目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需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方法来进行设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成长周期短,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成本也会较低,从而有效解决了企业人才选用育留问题。此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还能够促使企业更好地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其次,学生与学徒有效结合,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为主动思考,借此来帮助学生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学生在传统学校学习的时候,大多是被动的,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时,学生身份在企业之中转变成了学徒身份,企业的真实环境迫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并借助有效实践来互动相关知识与经验,同时将知识融入工作实践中。这能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好地了解职业,同时真正做到顶岗有岗位,对于学生合理规划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指导效果。最后,高校、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教师成长的机会,并且还能实现与企业的资源共享。现代学徒制采用的是双导师制教学,即专业导师与企业自身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一同完成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对徒弟的完整指导[4]。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导师能够在与企业导师的联系中获得典型教学案例,弥补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等缺陷;企业导师则能够对教学形成有效理解,进一步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新时代高校、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能力,对于解决当前部分人才教育培养质量问题具有良好的实际帮助,使高校、高职院校能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更好地融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新环境。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产教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