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的智慧农业系统规划

2021-04-12刘英杰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技术农业

李 继 刘英杰 程 强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作为常规生活的一部分,健康饮食、安全饮食由于关系到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和契机下,智慧农业逐渐登上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舞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升级,既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在“新三农”发展方面的政策指导,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饮食安全的重要体现[1]。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等众多新型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农业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无人化、智能化,农业向着可视化管理、智能预警、智能化决策方向发展[2]。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通过分析智慧农业系统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我国农业在智慧农业系统规划建设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智慧农业的发展优势和意义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和策略的提出,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3]。总体来讲,智慧农业的提出、发展和普及,对于我国农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生产能力

智慧农业依靠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间接摆脱了人为因素对农业的干扰,并通过信息技术,对农事活动进行记录和追溯。建立对农事活动的监控系统、分析农作物数据模型以及对自动化技术的精准调节,能帮助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精准的管理和对农事活动进行有效决策,进而减少劳动力成本,节省农民的生产劳动时间,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科学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1.2 掌握市场变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市场的变动是看不见、摸不着,是瞬息变幻的。如何掌握农业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监控的精准度至关重要[4]。智慧农业的核心就是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链接打通生产、销售、渠道、售后等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信息产业链,有效解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5]。利用大数据系统,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并依据市场行情,定制化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一体化。

1.3 提高生产链价值,发展新业态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与此同时,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可带动生产链的发展并提高其使用价值,发展新业态。如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精细化养殖等先进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和如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众筹、农产品新零售等发展模式,都是生产链价值和新业态发展的具体体现。

1.4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对农业的渗透性较强,渗透到农业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智慧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业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精细化生产等环节,构建新型生态环境;通过获取土壤、水文等农业资源信息,建立线上智慧农业数据系统,实现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6]。

2 当前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中,智慧农业,从根本上讲,仍处于示范与推广阶段,当前智慧农业的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产品质量溯源问题

打假问题涉及市场的方方面面,对于农产品来讲也是如此。目前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假冒“有机”之名的农产品,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难辨真假,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下的有机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其说是质量问题,倒不如说是诚信问题。尤其是近些年,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消费者对于生态农业和有机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强种植加工、原料使用以及品质检验等全流程的质量溯源工作,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和有机产业背景下的重点工作。

2.2 成本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智慧农业更多是依靠新型技术,如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由于我国智慧农业系统对各类技术的要求较高,当前仍处于试验、示范、推广阶段,各类核心信息技术在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系统规划仍然不是很全面。缺乏完整的设备售后服务系统,在后期新型技术设备的维护成本以及信息设备的更新升级时,都将面临智慧农业成本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2.3 智慧农业“孤岛”现象严重

智慧农业的“孤岛”问题,指的是智慧农业业务流程之间的“孤立”,信息之间无法“互换”,数据信息处理不能“共享”,从根本上讲,就是智慧农业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不流畅[7]。比如,生产流程、供应流程、销售流程、财务流程等都是各自独立的,各个环节无法形成一整条生态链,无法构成有机整体,最终的结果便是“产销脱节、实物账和财务账不同步”。像这种智慧农业“孤岛”现象,会产生如信息大量冗余、垃圾信息堆积等,从端口开始到末尾,无法做到信息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2.4 供应链管理问题

农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会受到保质期及销售通道的影响,无论是供货商还是消费者,都很难以合理的价位进行卖出或购入。因此智慧农业背景下,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咨询平台,链接农产品生产、渠道、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显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是,目前的智慧农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弊端,整个系统更多是以生产管理为主,而对其他产业链,无法做到全面、系统的规划。供应链条设计不完善、整体管理不到位,也是阻碍智慧农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智慧农业系统规划

3.1 加强顶层规划,创造良好环境

各地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气候和地质条件,加强对智慧农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全面促进智慧农业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首先要统筹各类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实施智慧农业重点工程项目[8]。其次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加强科研力度,提高智慧农业研发能力和水平。再次,建立省、市、县三级信息服务平台,实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智慧农业进程。最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3.2 制定配套政策,优化支持方案

与其他智慧型行业不同,智慧农业的整体建设周期相对更长,而且对于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的力度要求更大。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制定出科学的主体政策资金补助。尤其是要引导农村银行加大对智慧农业的贷款力度,加快银行资金流动,加强基层智慧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与智慧农业发展相关的税费和信息费,鼓励当地实力企业和村集体组织参与到乡镇智慧农业体系当中。

3.3 强化信息基础建设,降低发展成本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强化信息基础建设,降低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化产业链,构建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为一体的智慧生态系统,实现智慧农业的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实时感知。同时提升农机装备,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整合,着力解决网络覆盖、信息畅通问题,研发出适合当地农民操作使用的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物流枢纽建设,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串联起来。

3.4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

各级政府应引导科技公司,重点加强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与智能化技术标准建设,推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整合线上线下所有信息资源,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农业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构建,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健康,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3.5 培养信息化人才,推进职业化经营

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是智慧农业的最关键因素也是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因此,培养信息化人才,推进职业化经营,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各级政府要制定智慧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信息化人才,鼓励信息领域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强化对基层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在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次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培育经营智慧农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智慧农业发展的“新农人”。

4 结语

智慧农业系统规划将消费者、农户、农业组织、农业管理单位等,通过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型技术进行了全面链接和沟通,将整个农业生态链中的所有元素,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发布、开发应用为一体。不得不说,智慧农业系统规划,提高了整个生态链中的生产和发展效率,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农业系统规划实施后,也存在如数据共享仍涉及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冗余以及数据完整性保存难等诸多难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阻挡不了智慧农业系统规划整体大方略,智慧农业发展依然是后期我国“新三农”政策下,国家发展新型农业的重要方向。因此,我国各级农业部门要有清晰的认识,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智慧化、智能化、科技化、全面化。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技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