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12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息息相关。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首选药物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乐观,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易产生心绞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会导致血管腔将进一步缩小,血管负担加重[1]。因此,临床需加强干预这一阶段的患者,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针对性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2017年2 月至2018 年9 月收治的78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39例。观察组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3.21±5.23)岁;体质量41~82 kg,平均(62.67±2.21)kg;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呼吸系统慢阻肺疾病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10例,高中8例,高中以上10例;男22例,女17例;心绞痛持续时间1~5 d,平均(2.12±0.22)d。常规组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25±5.01)岁;体质量41~82 kg,平均(62.12±2.67)kg;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呼吸系统慢阻肺疾病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10例,高中7例,高中以上11例;男23例,女16例;心绞痛持续时间1~5 d,平均(2.15±0.2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常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监测护理。密切观察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据此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2]。③行为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发病时需卧床休息,严重者可立即给予硝酸甘油缓解症状,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情况,预防心肌梗死的出现。同时,给予患者健康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个性化生活干预,包括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和用药指导,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适当运动,改善病情。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疾病知识认知、心绞痛用药方案认知。护理前后采用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5项,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记录两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观察组满意39例,占100%,常规组满意30例,占76.92%。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冠心病疾病知识认知、心绞痛用药方案认知情况比较 观察组冠心病疾病知识认知、心绞痛用药方案认知评分分别为(97.22±1.22)、(97.34±1.23)分。常规组分别为(82.11±1.64)、(81.21±2.71)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04,P<0.05)。
2.4 两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比较 观察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有1例(2.56%),常规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有8例(2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5)。
3 讨论
40岁以上男性患有冠心病的概率较高。绝经前女性患有冠心病的概率低于男性。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临床上,冠心病的家族史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定期对特定人群进行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影响下,除了需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外,还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但其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发生在早期。因此,有必要坚持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目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提高,对疾病康复护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实施干预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的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治疗依从性,加速疾病的恢复[3-4]。患者及时接受科学,全面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还可有效地控制情绪,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改善预后质量,使治疗得到良好的结局,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5-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身心护理,获得了患者的认可。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纠正患者的行为习惯,使其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从而有效改善病情。观察组冠心病疾病知识认知、心绞痛用药方案认知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疾病知识和生活指导,促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改善病情。观察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有1例(2.56%),常规组再发心绞痛的例数有8例(2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密切观察并监测患者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了解异常情况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有效规避和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之,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疾病认知程度,减少心绞痛的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