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2021-04-12葛红娣

河北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氯沙坦肾炎性反应

葛红娣

多种疾病导致患者双侧肾小球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改变,主要临床特征为水肿、血尿、高血压、炎症等,称为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炎[1,2]。同时病情发生初期多数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起病隐匿,病情迁延不愈,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进程呈现一种渐进式发展,随着病程的进展,疾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以得到较好的预后,而严重者则甚至进展成为尿毒症疾病[3,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有很多,其中以代表药物氯沙坦钾,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可以在药物的有效运用下,将尿蛋白水平减少,有效缓解肾小管的硬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减少炎症发生的作用[5],经临床使用后发现,其可有效降低肾小球内压,且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6]。祖国传统医学中,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治疗较多,中医上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腰痛”、“淋证”、“水肿” 等范畴,通常是因外邪侵袭、脏腑虚损[7]。本研究探讨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8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男51例,女41例;患病时间1~3.5年,平均(1.6±0.3)年;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9.3±3.1)岁;血压(140~165)/(90~105)mm Hg,平均血压(157±15)/(98±7)mm Hg。试验组(92例),男50例,女42例;患病时间1~3.2年,平均(1.5±0.3)年;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8.3±3.1)岁,血压(145~165)/(95~105)mm Hg,平均血压(159±15)/(99±7)mm Hg。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符合诊断标准;持续尿蛋白>1个+,24 h尿蛋白定量<3.0 g;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年;伴有高血压、水肿者。

1.2.2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继发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病史;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氯沙坦钾片[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规格50 mg×7 s×2板]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肾化湿颗粒(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g×6袋)1袋/次,3次/d。2组均治疗3个月。

1.4 评价标准[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炎性反应指标、肾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严格标准操作程序,检测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其中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TNF-α;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检测肾功能指标(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肌酐采取生化检测仪检测,并记录24 h尿蛋白。临床疗效:治疗后指标明显改善或正常,尿蛋白水平<1 g/L为显效;治疗后指标改善但不明显,但尿蛋白水平下降>50%为有效;除外以上情况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内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疗效比较 n=92,例(%)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92,例(%)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血尿、炎症等为症状,好发于中年男性,疾病本身是一种免疫炎症的过程,以其病势缠绵反复,不易治愈为主要特点被人们了解。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临床中早期诊断较难[9,10]。研究显示,肾衰竭的首要病因为慢性肾炎长期得不到合理有效治疗,尤其是常见于对疾病较为不重视的中青年[11,12]。而目前临床中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延缓肾功能的衰竭,尽可能保障肾脏功能,为首要任务,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较高,造成较为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本身可引起各种病变,由此引发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不及时控制慢性肾炎的病情,容易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保证对患者的尿液中蛋白含量降低是治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IL-1和IL-6 水平变化也与慢性肾炎密切相关,而患者机体内的正常的炎性因子水平,对炎症存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过度表达又会促使其炎症表达的持续恶化[13]。

目前临床用于对患者治疗的药物较多,氯沙坦钾、益肾化湿颗粒都是较为常用的药物,氯沙坦钾属于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抗结剂,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至目前为止,临床单纯用药很难对患者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为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多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求达到尽快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14]。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既往的中国传统史书并无明确为此诊断的记载,根据其发病症状,祖国医学将其考虑为“水肿”病,对患者进行病因病位分析,获得准确的判断后,一致认为其病位在脾、肝、肾,而每名患者因为身体机能情况的不同,疾病的分型也有所不同,但是患者的疾病分型中,这其中的多数患者考虑到,由于正虚邪实夹杂兼有瘀血、夹湿。而诱发此问题的总的因素,则考虑患者多因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等因素,存在一种或者多种的相互的连带关系,其中以脾肾虚亏,成为了患者的发病主要因素。益肾健脾化湿颗粒中药物中干姜、制附子、桂枝等发挥温阳、散寒、利水的功效;而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有健脾补气的功效;车前子、木瓜、泽泻、厚朴、大腹皮均可以发挥行气的功效;而本方中的有效药物牛膝,则充分的发挥了引经药的作用,获得了独特的引药下行效果;上述的诸药采取合用的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改善肾气、肾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发病的原因,而获得了极佳的治疗的效果。杜娟等[15]研究指出,将慢性肾小球肾炎分为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试验组加用益肾化湿颗,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82.76%显著高于对照组62.07%(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的LKN-1、TNF-α、IL-13和UP 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患者机体内炎性反应指标、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机体内炎性反应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高于对照组的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采取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明显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反应指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在不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前提下,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氯沙坦肾炎性反应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