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以湘西州为例
2021-04-12刘春腊
徐 美,刘春腊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此背景下,坚持文化发展和加快生态建设成为推进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推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更是文化保护及生态建设实践中的重要命题。然而,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内容,基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系统开展文化与生态①本研究所指的文化与生态,涉及文化与生态相关的各个方面,比如文化与生态产业、资源、政策、项目等。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总结出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或做法,既可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也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文化保护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鉴于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诸多探讨,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基于旅游学视角,探讨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1]、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策略[2]、景区生态文化建设[3-4]、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5]等问题;二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6]、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构建[7]等问题;三是基于地理学视角,探讨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区域精准扶贫[8]、生态文化资源开发[9]、文化景观保护与生态补偿协同[10]等问题;四是基于文化学视角,探讨生态补偿、生态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区域文化传承与保护[11-12]、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13-14]、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15]、民族文化与生态态度[16]、区域生态文化建设路径[17]等问题;五是基于生态学视角,探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18]、区域生态文化挖掘(如草原生态文化)[19]、生态文化体系建设[20]等问题。还有部分学者从文化生态学的交叉学科视角,探讨自然或环境与文化的关系[21-22]、生态优势下的地域文化产业发展[23]等问题。这些研究虽未深入系统提出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模式,但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内历史文化厚重、民俗风情浓郁,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神奇,生态文化资源高度富集,拥有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 个国家森林公园、3 个国家地质公园、3 个国家湿地公园、236 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4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99 处历史文化古迹、26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具有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综合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在记住乡愁、文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下,以其为案例开展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与国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民族文化的要求是一致的,不仅有利于丰富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可为湘西州乃至同类地区生态建设及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内涵及模式框架
(一)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内涵
协同发展即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或区域),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实现共同发展[24-25]。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是指一个区域内部或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与生态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协同共生,形成“合作共赢、互利共生”的内生增长机制,最终促进区域文化与生态系统的高效有序发展。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其初级阶段,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的差异性,协同发展效率可能相对较低,但这只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与其协同发展的内涵相背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发展。
一般而言,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综合性。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涉及文化与生态资源本身、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政策制度、技术水平、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具体体现在文化与生态资源开发、文化与生态项目建设、文化与生态经济发展等层面。这是认知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前提。2)互惠性。即在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过程中,相关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有机联系、互惠互利。这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基础与保障。3)高效性。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单要素“1+1 >2”的效果,较高的协同发展水平不仅意味着文化与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更表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持续发展。这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目的。4)动态性。即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协同水平一般都遵循“初级—中级—高级”的演变路径。5)差异性。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条件、生态与文化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具有差异性,其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也具有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协同发展方式、协同发展阶段、协同发展水平等方面。
(二)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强调文化与生态各系统间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协作、有机整合,维持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本质是文化与生态在资源、要素及经济等方面的协同。“资源”方面,反映了文化与生态系统各自的资源禀赋,这是协同发展比较优势的来源,也是协同发展的依据与基础。“要素”方面,映射了文化与生态系统各自的资源禀赋,更蕴含了文化与生态系统要素的流动及其相互联系的内涵。“经济”方面,是指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项目的建设、产业经济的分工与协作等。这三个方面,也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具体可总结归纳为如下三方面。
一是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是指文化与生态资源特色、资源互补性以及所处区域的区位条件、劳动力、资金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有利条件,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依据。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反映了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互惠性、差异性。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文化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推进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各系统的协同发展。
二是要素联系与高效流动。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要求各系统间有机联系,实现要素共享。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信息、技术、人员等大量要素的频繁流动,形成高效的运作体系,进而实现文化与生态系统的综合、高效、动态发展。
三是产业分工与项目协作。产业分工与协作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途径,各系统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分工协作,承担相应的功能,实现有机协同演进。
(三)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分析的理论框架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是指在特殊地域条件下,根据所在区域的文化与生态资源、文化与生态要素、文化与生态经济等,所形成的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互惠互利、高效综合的发展路径及范式,具有综合性、互惠性、高效性、差异性、动态性等特点(图1)。对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其意义主要在于从经验事实中加深对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根据地域发展条件,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发展路径。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是抽象出来的逻辑工具和认识工具,是对历史经验中的内在逻辑联系的高度概括,实际上就是总结出为何会选择此种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路径,以及这种路径对于相应地域是否合理的一种评述。
图1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分析的理论框架
二、湘西州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区域概况及其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现状
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为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世居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10年被批准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被批准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资源丰富。
在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方面,湘西州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文化与生态资源方面,湘西州是生态与文化资源的富集地,拥有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望界、小溪、白云山)、4 个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坐龙峡、矮寨、不二门)、3 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红石林、凤凰、乌龙山)、3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峒河、武水、古苗河)、3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猛洞河、德夯、凤凰)、236 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及一大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古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国家级重点文化与生态资源,且它们在空间上具有耦合性。二是文化与生态要素方面,湘西州拥有诸多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政策及相关参与主体。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框架下,湘西州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文化公园发展规划》《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方案》《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工作方案》等规划与政策文件,且得到了中宣部办公厅、文化部非遗司、原湖南省文化厅、原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民委、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以及诸多文化与生态企业的支持,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三是文化与生态经济方面,近年湘西州通过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举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建设湘西州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战略举措,实现了文化与生态经济价值的耦合,彰显了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的魅力,促进了文化与生态的深度融合,对推进文化生态产业大发展和文化生态事业大繁荣产生了重要意义。
(二)湘西州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典型模式
基于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分析的基本框架,结合湘西州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现状,其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模式可归纳为: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型、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型、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型、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型、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型等五种典型模式。
1.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型
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型,是湘西州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资源[26],提出的“以规划为引领、多部门联动、全区域统筹”促进全州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典型模式(图2)。
2013年,湘西州就提出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公园[27],推动实现全域生态与全域文化协同发展。围绕这一建设目标,湘西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立足区域生态文化优势,以规划统领,制定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文化公园发展规划》,把州域1.5 万km2国土作为一个全域大公园来整体建设和管理[28];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引擎,以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和城市森林管理等为主体,加强生态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体系①周名猛,张金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擎 把湘西打造成世界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湘声报-湖南政协网[EB/OL].(2017-12-29) [2019-6-28].http://www.xiangshengbao.com/nd.jsp?id=3202.;将生态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对凤凰、老司城、矮寨、里耶、边城等文化景区(点)实施生态提质;加大生态文化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群众生态文化保护与发展意识,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优化区域空间组织,形成以“点(自然生态区、文化生态区、城镇和村庄)、线(主要流域和大通道走廊)、面(广阔山地)、体(全州地域、水域、空域、人居)”为基本构架,融山水、人文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图2 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型模式框架
2.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型
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型,是指立足区域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所在大区域的旅游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的资源共用、利益共分、政策共享、市场共拓,促进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湘西州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融入大湘西旅游一体化,建设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抓手具体体现(图3)。
“大湘西”在行政区划上,除湘西州外,还包括其周边的张家界市、怀化市以及常德市、邵阳市和永州市的部分区域,它们具有地域上的邻近性、文化上的相似性、资源上的互补性[29-32],具备跨区域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基础。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强化对大湘西生态山水、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的保护与开发,提出要以凤凰古城、芙蓉镇、里耶、乾州等为重要依托,以湘西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大力发展遗产旅游、乡村旅游、古城古镇古村旅游,将大湘西建设成为集土苗侗瑶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圈、生态文明圈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文化多元性与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33]。为配合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大湘西地区还提出要打造建设“土家探源、神秘苗乡、古城商道、侗苗风情、生态丹霞、沅澧山水、湘军寻古、神韵梅山、世外桃源、峰林峡谷、武陵民俗、瑶家古风”等多条文化生态精品线路②魏金金.湖南“真金白银”支持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EB/OL](2018-3-28) [2020-5-26].http://www.ce.cn/culture/gd/201803/28/t20180328_28639361.shtml.。这些,为湘西州从地域、目标、项目、产品、线路、保障等各个方面融入大湘西旅游一体化,推进跨区域的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型
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型,是指围绕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主题,政府、媒体、企业、学者、公众等多方主体通过文艺表演、产品展示、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文化与生态深度融合,助推文化生态产业发展和文化生态事业繁荣(图4)。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范例。
图3 湘西州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型模式框架
图4 湘西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型模式框架
举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旨在促进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通过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开幕式、武陵山区(湘西)首届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等主体活动,对推进文化和生态协同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例如:开幕式上,融湘西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和现代表现手法于一体的大型文艺表演“神秘湘西”让公众直观领略了湘西文化生态资源的魅力,增强了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意识;产品博览会上,全方位展示的具有湘西特色和经济价值的民族手工艺品,进一步开拓了湘西州文化与生态资源的市场空间;研讨会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激烈探讨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规律及路径,为进一步开展湘西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举办文化生态保护节,进一步彰显了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魅力,促进了文化与生态深度协同发展。
4.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型
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型,是指结合地域文化与生态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与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以此推动地方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图5)。湘西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园项目、“湘西坊”创业园等即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
图5 湘西州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型模式框架
湘西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园项目位于古丈县,园区以茶园为主题,以农耕文化为主线,以农业观光、休闲养生、土特产品、农耕节事、民俗文化、生态环境为经济链条,将原生态自然生态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有机整合,开发了农耕文化展示与体验、乡土游乐休闲、现代农业展示、特色饮食品尝等项目①佚名.湘西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园项目.古丈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EB/OL].(2019-2-8)][2019-5-8].http://www.gzxjx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9.。“湘西坊”创业园位于吉首市乾州古城,以文化生态和旅游产业共谋双赢为目的,聚集湘西经典文化、民族特色商品和艺人工匠大师,重点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商品、地方饮食、休闲娱乐等产业,对推进湘西地域民族生态经济建设、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生态和旅游产业共谋双赢具有重要意义[34]。
5.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型
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型,是指针对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寨,通过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等形式,对整个村寨进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图6)。在湘西州,文化生态特色村寨较多,选择典型村寨作为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也是其建设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重要抓手。
2013年以来,湘西州各市县均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文化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寨作为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在整体性保护过程中,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群众参与等有机结合是其主要做法,从而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态特色村寨整体性保护之路。例如,龙山县捞车河村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和民俗节庆活动,吸引诸多群众参与,群众受益明显;德夯苗寨结合当地文化生态资源特色,编写了校本教材,奠定了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教育基础;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在村寨核心位置设置大型LED 宣传屏幕用于非遗展示,并通过建设坪朗苗族文化旅游客服中心和村非遗文化休闲广场、合理布局碾坊等河道生态景观、恢复修缮民族特色民居等方式,推动了整个村寨文化生态的提质改造。
三、结论与讨论
图6 湘西州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型模式框架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抓手,也是现代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本研究从模式的角度,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提炼出其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五种典型模式。各模式的立足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均不同,具体表现在:1)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要求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及广泛的民众基础等作为保障,是全区域层面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整体设计。该模式涉及到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空间组织、文化系统、宣传推介等方面,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也是一个能全面支撑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综合模式。2)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跨行政区大尺度的视角,立足于区域间的地域邻近性、资源互补性等优势而提出的,其实施需要依托资源共用、利益共分、政策共享、客源共拓等内在机制,在该模式里,文化与生态资源是协同发展的内核,旅游是协同发展的纽带。3)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模式。该模式在大、中、小尺度均有一定适应性,主要立足于文化与生态软实力的提升,通过文艺表演、产品展示、交流研讨等方式,引起政府、媒体、企业、学者、公众等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参与,可以在短期内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生态魅力,推动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与生态深度协同发展。4)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模式。该模式是在中观尺度上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禀赋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地制宜开展的特色主题园区建设。该模式可服务于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和外地游客的地域特色文化生态体验需求,进而有效推动地方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5)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模式。该模式主要立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与实际需求,在村寨小尺度上推进区域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该模式通过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等形式,有利于对整个村寨进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推动村寨持续发展。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本研究提出的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也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可否从文化与生态资源开发的协同、文化与生态项目建设的协同、文化与生态政策实施的协同等方面,从协同主体、协同客体、协同标准、协同途径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地域特色模式的基础上,可否总结出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特征?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