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创业背景下大学生与农民工主体性异同剖析

2021-04-12黄江泉刘雪蕾

关键词:能动性创业者农民工

黄江泉,刘雪蕾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到2018年底,达到59.58%,2019年,突破60%达到了60.60%,2025年将达到65%,2035年,预计将超过70%,40 余年连续年均1%以上快速增长,世界罕见,与之对应的是大量农村劳动力以流向城镇为荣。可是,众多农村籍大学生与青年农民工在国家“双创”与“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下,选择回乡创业。国家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是创业者的天堂,即便一个中西部欠发达县,外出农民工只有几万或十几万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者就多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农业农村部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国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多达850 万,近7 成为农民工,2 成多为返乡大学生。两大群体在乡村发展严重缺人以及创业环境不如城镇情况下,逆流而归,走向创业之路,为乡村注入了宝贵人力资本,让乡村看到了新希望。他们逆势而为的做法,体现了为人的高度主体性、能动性,特别是在家人、乡邻与朋友的质疑与其他各种瓶颈约束下,他们的创业坚持,愈发能凸显其为人主体能动性,这是人所需要唤醒的本质特性,也是乡村振兴最为需要的精神财富。那么,两大创业群体在返乡创业中主体性表现如何?有些什么样差异?应该如何展现主体中的能动性内核?如何利用主体能动性突破各种创业瓶颈约束?本研究拟运用主体性理论,通过对两类返乡创业群体比较,揭示其主体能动性差异,并就如何培育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积极建言。

一、研究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大学生

既包括已经毕业且在城镇务工有了一定经验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也包括刚从大学毕业就走向创业之路的应届大学生;而且,返乡创业大学生大都是农村籍大学生,且一般是本土学生,因此,本研究所指大学生,是指本土农村籍返乡大学生。

2.返乡农民工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 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主要指外出农民工。考虑到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趋向、人生追求、文化程度、创业态度等诸多差异,返乡创业农民工几乎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其中包含大量1985年以后的出生者。

(二)相关研究概述

笔者分别以“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题对中国知网至今20年间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发现,如下图1,返乡创业基本可以视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代名词,这与返乡创业事业的推动主要由返乡农民工承担事实基本一致。2009年,两者呈直线上升关注趋势,主要缘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待业以及国家对以创业解决就业的大力倡导,许多返乡农民工纷纷走向创业之路,学术上亦引起大量聚焦。

图1 2000—2019年20年间的文献收录量比较

直到2014年国家对“双创”倡导,特别是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推出,大学生纷纷下乡创业,于是,在2018—2019年间,相关学术研究呈现出直线井喷态势,但在此期间仍以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为主。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集中围绕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困境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创业动机,有生计说[1]、产业说[2]、自我价值实现说[3]、推拉说[4];对创业环境的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环境优化是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动力但有待继续改善[5];学者们基本都论及了创业困境,指出创业资金、创业资源、创业政策以及创业服务等是常见困难[6]。由于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近来之事,对其研究相对较弱一些,其中,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必要性、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创业阻力四个方面。就创业必要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返乡是对农村现有劳力大量外流的人力补充,是必然趋势[7];创业胜任力具体表现为创业过程中所应表现出的创业者身心承受力、道德品质、组织能力与技术水平等方面[8]等对创业教育给予了大力关注,他们从创业教育目标层面就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评价、校企合作等进行了全面探讨;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阻力大于支撑力[9]。

由于返乡创业兴起特别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尚处于初步阶段,学者们关注还较为粗浅,围绕上述主题研究大都就事论事,能够从理性与非理性[10]、社会融入[11]、整体与个体[12]等角度进行剖析者不多见,面对农村精英返乡创业遭遇的各种问题,更鲜少从创业者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角度深入探讨,而这是应对创业瓶颈走向成功必须持有的积极心态,同时,现有研究并未将农民工与大学生两大创业群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创业主体能动性视角,对两大创业群体在创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为他们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走向创业成功提供可行建议。

二、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性解构

(一)主体性结构

人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与动物等生物相区别的高级别意识活动,正因为此,他(她)才具有走向无限自由的可能。人的存在与成长、发展,就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实现,然而,人不是与生俱来就具有这些超生物意识活动,更不会意识到人的自由是为人的本质,它需要一个过程,亦需一定前提条件。对人的自由意识认知是近代文艺复兴时代才有的事情,之前,人受自然环境约束,人被宣称为神的依附物,需按照神的旨意才可摆脱各种疾苦与束缚,后来,随着人的主体性被唤醒与觉醒,人为了自我、自立而借助劳动实践,改造生存环境,满足自身需求,人们逐渐摆脱了神定思想与宿命决定论,“我的人生我做主”越来越成为有着强烈主体性意识者之奋斗目标,于是,人为了自己的存在而不断自我挖掘潜能,创造价值。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3]。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其中,发展是前提,自由是本质,届时,人才会成为真正的人,这便是人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是一种抽象存在,而是人在具体劳动实践活动中呈现并不断发展着的具体能动性,主体性发挥的过程就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主体性就是指人为了实现自我全面自由发展而通过特有行为以摆脱生存环境约束所激发出来的各种积极能力特性,包括自主、自觉、自为、主动、创新、创造等,但是,由于人具有动物性、生物性与环境依赖性等特性,因此,在人的主体性构成中,免不了人的被动性与自然性等消极性内涵,于是,人的主体性结构存在积极与消极、能动与受动、自觉与自发、为我与我为等多重对立性矛盾,它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不过,就为人的本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其主体性呈现出不断抑制消极性、发掘主动性的演变态势,为了更好的认识与利用这一演变趋势,更好的符合人们对主体性本质认知习惯,笔者认为,人的主体性可以解构为:

1.自主性

“我的命运我决定”或“我的人生我做主”,就是人的主体决定性最生动写照。这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我生涯做出规划设想,也表现为对某一行为的自我认定并积极实践之,还表现为在具体行动过程中不因环境改变或者约束而更改自己的初心,这是人的主体性最核心特性。通俗点说,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左右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诚然,不同的人其决定性水平不一样,因此,他所体现出的主体决定性特征不一样,给他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有些人被称之为附庸或者丧失独立人格者,就是为人主体性缺乏之体现。每个人的决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受制于决定者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与做出某一决定得以实现的手段。所以,物质基础越好的人或者手段越多的人,决定性越突出,越具有自主性。从这个层面看,人的主体决定性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

2.意向性

意向性是指人的心理乃至整个人最独特最本质的方面,表现为一种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或者指内心世界的外在指向。通过意向性,可以打破人的内心黑匣子,向外人展示其内心所思所想,其实,它也是决定性本质的外在倾向性展现,亦即通过意向所指,能够了解到为人的决定性内涵及其决定能力。好比一个创业者在做出返乡创业决定时,他能够清楚该决定是由自己做出而非他人强加,即便是出于生存考虑而选择创业的人,他在众多生存手段中选择创业这一举措,具有明显意向指定性,该意向是由一个具有相对自我决定能力的人所发出,而且,该创业者明白自己创业所需能力及所需克服的系列困难。任何决定都是通过一个个意向实践得以展现,当人们不清楚他人决定性时,可以借助此人意向了解他的决定标的及决定支撑能力。于是,人们在研究大学生或者农民工进城实现市民化或者返乡创业具体决定时,常常借助于意向或者意愿等予以考量,其背后的机理就在于通过意向可以了解其内在的决定及其能力。

3.能动性

能动性,是指人自觉努力、积极作为的特性,是对外界或内部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反应与应答的心理倾向性,亦称之为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在设定和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14],Fay 和Frese 认为,主动性由自主、积极和排阻三个要素组成[15]。自主,体现在个体设定目标或者达成目的过程中不以他人意志而做出的自我安排;积极,表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通过各种能力调用,以确保目标如期按质完成,抑或遇到困难时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的想法与行动,它更多表现在对行为实践结果的保障;排阻,就是个体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勇于接受挑战和应对干扰、不断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顽强品质。一句话,人的能动性就是一种意志,是人为了摆脱生物本能控制与环境约束的一种能力状态,任何能动的、成功的主体,都应具有自主的意志、积极的行动姿态与排除各种困难的顽强品质,实证表明,具有能动性的个体获得成功、适应环境时所持有的禀赋显著高于一般人[16]。

人的主体性特性及其结构关系如下图2所示。

图2反映人的主体性取决于个体决定性,决定性越突出,说明该人主体性越强、意向性越明朗、能动性越积极;而意向性与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外在体现,通过它们,显示出一定的决定性指向与决定支撑能力。

图2 人的主体性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性解构

Frese 教授提出,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人:对客观事物处于观望者、对发生的事件充满好奇者以及会让事情得以发生者[17]。

大学生作为农村人的骄傲,他们通过求学跳出“农门”,带着应在城市过上体面生活的“光环”,令乡邻们充满无限羡慕;青年农民工,作为农村社会精英,他们进入城镇,给乡亲们带来了资金、技术与现代文明,大家亦对他们在城镇所获而感到羡慕,老人们盼着将自己接往城镇生活,孩子们盼着长大像他们一样在城镇能够赚钱变得洋气,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的返乡而变得不可理喻!可是,这些返乡年轻人,不因为乡亲们的种种怀疑与抵制而停下回乡步伐,他们不想做这个社会的观望者,也不只是一味的充满好奇,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创业之举,改变自己、改变乡村,他们属于第三种人——让事情发生者。他们是改造者、创造者,是一个个充满自由精神的实践者,他们不想在城里过着那种“边缘人”“下层人”“打工者”“被剥夺者”的生活,他们想过上自主的日子,做自己的主人,通过创业活动,成为一个个有着无限自主能量的经营者、老板。尽管他们的返乡创业行为,夹杂着太多为人自我性、自为性与被动性,但是,他们作为乡村社会最难能可贵的青年生力军,并未完全被人的自我性蒙蔽双眼,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号召、乡村的渴望、内心的自我价值觉醒,他们在这个应该有所使命担当的时代,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乡邻、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他们必须抛开观望,主动作为,带着理性,充满更多自主性、自觉性、我为性,顶着各种人为与客观的约束压力,毅然下乡创业,这就是一个人主体性应有的样子。而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是创业活动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与保障。Crant 教授的实证发现,凡是那些主动性人格特质极强的人,其创业意向性也越强烈,两者之间存在很强正向相关性[18]。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建立一定愿景、改变现实生存状态与发挥创造性的动态过程[19]。其主观意志很强烈,它需要创业者从创意产生、项目选择、风险应对、结果评估、后续拓展等每一环节投入足够的主动性,任何结果都不可能自然发生。创业活动作为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活动,不像自然界那样任凭花开花落,它需要种植、需要浇灌、需要裁剪、需要防护,只有通过人的系列主动性作为,才会让创业之花茁壮成长,结出合乎愿景之果。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不只看到眼下充满诱惑的创业政策、创业环境,也不只意识到自身各种优势,更清楚乡村创业环境的严峻性、自我受限性,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封闭性、传统守旧性、资源难以获致性、技术不可持续性等,为此,不仅要求主动开拓,还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突破各种瓶颈约束。

总之,返乡大学生与农民工就是一个个充满主体性特征的人,他们的创业之举,本身就向外人宣告了他们的主动性、进取性。不过,他们的主体性,不只停留在对创业活动的笼统抽象性显示,而须通过创业者对一个个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手段应用、创业瓶颈破解等具体实践环节予以鲜活展示,只是,不同的创业者,他们在创业中展现的主体性各不一样。下面,拟从创业动机满足、角色融入、瓶颈突破等三个方面就两大创业群体所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以更清晰揭示人的主体性及其在创业活动中走向成功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性行为差异

(一)创业动机

Shane认为创业是一种参与某项活动的意愿,这种“愿意”就是创业动机[20]。农民工与大学生返乡创业都存在着生存、成长与价值实现三种需求类型选择[21],生存型是指为赚钱养家或生存而选择创业,成长型则指为了自我发展而创业,价值型创业就是希望通过创业一展自己所长,实现自身价值。农民工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其中有一部分因出于在城市感受到的巨大就业、创业及生存竞争压力而做此决策。这些年,两类群体在城市生存确实不轻松,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巨大,尽管农民工进城脚步有所放缓,但是,数量仍然高达2.8 亿之多;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亦令广大学子、高校与政府倍感压力,2001年,全国只有114 万毕业生,到2019年,飙升到860 万,20年间增长了近8 倍,大学生在城市找份理想工作很不容易,欲在政府、事业单位、央企、外资以及大型民企等机构谋份职位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广大农村籍学生,成功者麟毛凤角。面对各自所面临的就业生存压力,回乡亦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过,农民工返乡,除了自我生存考虑外,还多了一份家庭顾虑。“屋里老两口,外面一条狗”,诸如此类“三守”现象扎实让外出务工者、政府、学者们倍感心疼与辛酸,在外务工,他们还须时刻牵挂着孩子的顽劣不羁、老人的无人值守、婚姻的摇摇欲坠,还要经常遭受市民冷落与排斥……所有这些点滴,都逼迫他们产生一种强烈回乡欲望,“城市对于农民工来说,不是久留之地”[22],这不是生硬的学术套话,而是真实的血泪写照,回乡创业,至少能在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与家庭生计方面得到一些均衡。在价值型创业动机方面,大学生不如农民工,采访中,几乎90%的年轻农民工都有一个朴素愿望:外出学好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积攒一定资金,待时机成熟时就回家创业,以发挥自己特长,不愿做一辈子打工者,对此想法,大学生则比较缺乏。大学生更倾向于成长型创业,他们在创业环境激发下,识别、找准某一创业机会,然后回乡进行投资实践,以期获得成功并借此发展壮大,为后续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创业打下基础,他们不满足于小规模、低层次创业,渴望创办一家具有相当现代性的大公司,如果创业失败,便再选择回城。

无论是出于生存还是家庭生计均衡还是自我成长、自我价值实现,其中,都内涵着两类创业者高度主体能动性,他们不愿在城镇做边缘人,他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们有自己的青春年华,通过创业道路的主动选择,即便前面的路很坎坷,充满荆棘,但是,他们有机会、有能力去做改变。周易·系辞下记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俗的说,就是“穷则思变”,然而,返乡创业,对于他们这些农村精英们来说,不仅如此,还是“非穷也思变”的主动进取,是体现他们这一代人与上辈们不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不想苟且,不想随便屈服于环境,他们不仅要实现“为我”的基本生存所需,更要追求“我为”的远大抱负,乡村,正因为有了这些充满能动的年轻人加入,才会去除破败景象、焕发生机。

(二)角色融入

所谓角色融入是指进入新的社会场域者为适应该社会中的身份角色、合符社会角色期待而做出的角色调整与社会融入。但是,此种调整与融入将遭遇两大障碍:一是乡村社会惯性向上拒斥,一是返乡群体向下自我隔离。

所谓乡村社会向上拒斥是指乡邻与家人本以为这些农村社会精英通过各种途径迈入城市,应该在城市过上体面美好的生活,可是,他们居然在几年之后返乡,在他们心目中视为骄傲与光荣的青年人为什么要返乡?他们是不是在城里遭遇了什么?是不是混不下去了?乡邻们不理解,家人更不可接受,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绝大部分家长与乡邻不理解、不支持。在对农村籍大学生父母走访中,明确表示反对的占八成,只有不到2%的父母表示支持。家人及乡邻的此种向上看的固有惯性思维与心态,决定了他们对返乡创业行为的各种质疑,以致彼此融合起来很有难度,欲得到他们的支持亦更艰难。

返乡群体向下自我隔离是指,他们进城后所接受的教育、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交往、工作规则都是以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为中心,突然回到这个传统、保守、散漫、短视、不计效率的农业社会,心理上未免有一些落差感,亦不知道这种决策是否理性,在大家向城镇流徙的时代下,自己“逆势”而为,内心原有的那种优越感将丧失甚至会遭到乡亲们的质疑与嘲讽,所以,这种自我的文化价值认同观在自己与乡村社会形成一定封闭,以致社会融入不很融洽,但是,“社会融入是一种试图影响过程的动态努力,强调人们在融入过程中的主观性”[23],既然选择返乡创业,就必须立足乡村,尽快融入,与乡亲们打成一片,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种种疑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他们的认可、信任与支持。

角色是一个社会纽带中固有的节点,凡是进入者都会占据其中某个位置节点并按照相应规则、身份行事,唯有如此,才可在该社会系统中较好的存在下去,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生存法则,但是,在社会固有角色面前,任何扮演者都不是完全的被动角色化,而应是具有个体特性与主观能动性的鲜活角色主体,他们在适应性存在基础上再做出自我调整、自我引导、引领他人等系列变化,这样,该社会在其能动推动下整体向前发展。大学生与返乡农民工进入乡村社会后的角色适应性差异很大,返乡之前,他们是大学生、现代工人、是城里人;回乡后,农民工更像“农民”“经营者”与“兼业户”,大学生更像“准农民”“农创客”与“专业人士或专业户”。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些角色固有功能,他们还须继续努力,做好角色转化,提升角色层次,农民工在现有角色形象基础上可以向“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企业家”与“专业户”转化,大学生则可向“新农人”“现代型企业家”与“专业大户”转化。这是一个转型与多元化交织的社会,个体需要改变,乡村更需要改变,乡村亟需新的思想、文明与经营方式,回归者们不应只是为了低级的社会角色迎合而放弃了自身所肩负的巨大改变能量,更多地利用自身所沐浴的城市先进文明去主动改造乡村,乡村的希望在此,召唤他们的意义亦在此,他们回归的意义也在此!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说的:“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24]。当一个角色的存在是为了他人幸福而努力表现时,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中最为核心的特性——“我为”。

(三)瓶颈突破

创业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活动,创业者就像一个个企业家在活动,创业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企业家活动[25]。创业者的价值不仅在于产生了一个个创意与发现、发明,还在于能够排除各种约束与阻力,以保证创意项目顺利推进。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约束与阻力相对于在城镇创业更为严峻[26],因此,更需要他们发挥创业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排除万难。由于两类群体自身经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诸多差异,他们面临的创业瓶颈亦各不一样,应对瓶颈的主体性展现也不一样。除了角色融入上存在差异外,他们还遭遇着一些更为实质性的瓶颈,下面,从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予以展开。

外在制约中最突出的是资源约束,其中,又以资金约束最为严重。资金局限是两类群体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瓶颈[27]。这与他们本身资金拥有情况、自身身份特征在资本市场与社会网络系统中获得的信赖程度以及涉农创业利益回收周期长等三大特点直接相关。大学生返乡创业,尽管其中部分学生就读期间通过自主创业、务工积攒了一定资金,但是,相对于自己较为宏大的创业计划,可谓杯水车薪,大部分学生都寄希望于国家贴息贷款及家人提供,这种毫无储备的白手创业,其底气可想而知。农民工自有资金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积攒原始创业资金以便回家创业,不过,创业的投入特别是涉农创业投入很难准确预估,自然风险发生、技术不适应、市场价格波动、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都令他们那点自有资金捉襟见肘。银行等资本市场对于他们特别是大学生均比较保守甚至惜贷闭贷,他们初入乡村,社会经验不足,能力未得到充分施展,所持创业项目缺乏科学评估,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乡村社会资本支持难度很大;家人或者亲人资金储备尽管可资利用,但是,出于对他们创业项目不了解及其创业能力质疑以及自身社会关系资本匮乏,这些资金亦难轻松调用。最后,因为农业产业经营季节性明显、自然依赖性强、市场延伸慢、利润回收周期长、所需资金积压大、资金投入回报风险无法预估,所有这些都让他们在创业资金启动、调用、维持与运营上困难重重。

其次,除了资金匮乏外,获取农村田地等自然资源亦不轻松。中国目前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土地银行亦未发展起来,即便想租贷这些创业所需自然资源不可易得,仅仅依靠亲人关系得以运转部分土地等资源难以满足规模化发展需求。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在乡村没有户口、没有田地,回家创业的“试验田”还须家人及亲人提供,没有像样的办公室场所,只得利用自家老屋兼办公、生活起居于一体。电视剧《青恋》中的林深,从上海大都市回到乡村创业,动员村民将闲置土地加入自己创办现代有机农庄的过程,实在太过艰难,乡民的利己思想、红眼思想以及无所谓思想糅杂在一起,没有超强关系沟通能力与社会支持力度,光凭一己之力无法动员与盘活那些躺在露天上的宝贵资源。

内在约束主要体现在创业技术与创业能力两个方面。技术约束,作为创业三大瓶颈(资金、人脉与技术)之一,很令创业者们头疼。在调查岳阳市近100 位返乡创业农民工时,他们选择“三缺”的比重分别占了50.5%、29.2%、20.3%。技术瓶颈最突出表现为创新性与竞争力严重不足。当今社会,是一个以资源特别是以技术为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如果缺乏强力竞争性的技术支撑,创业组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便是空想,Ward 指出,新颖和实用的想法是支持创业行为的生命线[28]。可是,他们一般都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技术,经营项目可复制性强;大学生在技术投入上比农民工好一些,技术含量较高,而农民工的现代技术应用不够,很容易被复制模仿,因此,创业常遭遇严重同质化竞争。

另一个内在瓶颈是能力不足。创业是一项综合性能力要求极高的事业。首先,创业者应有抱负与决心,清楚创业是什么,能够满足自己何种需求,如果缺乏远大目标,他们就不会去进行理性选择,不会在遭遇问题时以坚强毅力挺过各种难关;其次,需要独到眼光与科学分析能力,以便在市场变化中敏捷识别与捕捉到创业机会;再者,要有资源动员能力,特别是各种关系开拓与维系、运营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获取资源、化解资源瓶颈的关键要素;还有,应具备科学管理能力,尤其是在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应通过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创新能力,这是创业的本质决定力。相比之下,大学生有较为远大抱负,有敏捷的思维与市场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现代经营理念与手段,创新性强,但是,理想与现实结合能力不强,遇到挫折定力不够,特别是社会关系开拓性有限,资源动员能力欠缺;青年农民工创业目标比较现实,做事扎实,有一定工作经验,应对风险处理能力较强,城乡人脉关系较广,可是,在开拓创新、经营手段、现代技术应用上存在很大局限,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不善于运用共享思维,品牌运营意识不强。

欲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设想,更在于实践,而实践中总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掣肘,就需要实践者以非凡主动性去排除。大学生与农民工回乡创业,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身份特殊,他们资源天生不足、人脉关系不多、动员资源能力有限、核心技术几乎空白、各种心智不很成熟、管理运营能力欠缺……,这些瓶颈无处不在,但是,它们不能成为创业者失败的借口,而应成为自我主体性觉醒的推动力,需创业者们以主动精神去打破、去争取,而不是依靠、等待与抱怨。大学生与农民工主动返乡创业,已经走出了自我主体彰显第一步,还应做好各种挑战瓶颈的准备,他们有精力、更有时间、机会、智慧去主动应对。困难与瓶颈面前,不应是退缩与放弃,而是不断的经验总结与持续坚持,唯有如此,才能彰显两类群体成为乡村社会的希望主体。

四、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性培育策略

跟踪两类群体创业绩效自我效能感知时发现,农民工总体上比大学生好很多,其中,主要体现在两者角色定位、社会约束、创业储备等方面,再加之他们各自在创业时主体能动性发挥不一,因此,决定了他们在认知深度、努力程度、情感厚度、风险态度、关系广度、自信强度、创新力度等方面均存在极大差异,为此,虽不能具体要求他们在每一方面均表现优良,但是,作为个体,他应该认知到主体能动性在开创与克服困难中的决定性意义并予以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完美自我,成为优秀创业者。针对他们返乡创业具体实践,笔者以为,一个优秀创业者主体,应该从以下层面去积极培育,届时,他们的主体性特性才能得到最充分展示。

(一)定位——角色适应

作为创业者本人,从城市返回乡村,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型态发生了变化,他们亦应做出相应自我调整。首先,在社会角色扮演上,要清楚自我角色定位与他人社会期待认知,既要清楚自己角色的社会迎合,又要清楚自我角色的主观能动着力点,在遵守基本社会生存规则同时,通过自身优势发挥与积极主动作为,将自我改变与社会改造结合起来,实现自我,振兴乡村,达到自我与乡村双赢局面。尤其是返乡大学生与农工必须放下“高高在上”与“向下看”姿态,摒弃城里人那般冷漠矜持,在坚持为人底线基础上,去除城市优越性的自我封闭,拆除心中自设的城乡文明隔离之墙,大胆走向农村,拥抱乡村社会,通过心理、行为、经济、生活等多管齐下,全方位融进这片曾经熟悉的热土,做农民的朋友而不是远亲,做同事而不是上级,做引领者而不是放任者,做利益输送者而不是利益争夺者。

(二)学习——缩短差距

学习是改变自我、适应社会、挑战瓶颈、获致成功的最基本途径与保障,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特征。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谈到:“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29],透过学习,可以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两大群体,离乡多年,城市未能很好融入,但是,乡村已然陌生,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许多东西值得外出者多加学习,如果不了解乡村社会原有生存法则、不懂得基本交往礼节、缺乏务农基本技能与规律,很难在乡村社会开花结果,同时,各种能力养成、关系资本培育以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造与提升[30],都需要通过学习而且持续学习才能获致。面对各种约束,任何抱怨、指责都无济于事,必须通过个体主动性作为包括学习去克服,并在学习积累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量之人,一个越来越能自主之人。

(三)激情——执着热爱

俞敏洪曾谈到,创业者要有充分的激情,马云亦提到通过激情感染自己及身边有关的人们。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感动与激动的人是很难想象创业的成功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激情是一种强大的情感,是在某种情绪影响下将达到一定目标的情感强烈程度,并驱使着人们的身体行动[31]。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都富有激情,但是,两者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因而决定了农民工更是一种创业激情,大学生激情创业多一些,激情创业的情绪化浓于理性化,可能造成的创业后果完全不一样。建议大学生以及部分农民工创业在去除情绪化渲染、多一点理性考量的同时,更希望他们创业激情背后饱含浓浓的创业热爱。爱着那片土地,爱着那里的乡邻,爱着自己所从事的项目,只有怀抱深沉的热爱,才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自觉行动、才会赢得他人认可与支持、才会不断完善并坚持所创项目走向成功,国家鼓励倡导懂农、爱农的人下乡兴农,其意亦在此。

(四)合力——系统扶持

乡村创业,不只是返乡大学生与农民工少数群体的事业,即便部分人出于个体自我生存动机而返乡,他们的事业亦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城镇化深入推进、有利于全社会,因此,他们的成功不应只依靠他们少数人投入。创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不仅从其成功中获益,更要从自身出发,充分发挥各自在创业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与创业者一起,主动作为,形成整体性支持合力,尽量培育、壮大这群年轻创业群体,将乡村创业之路越扩越宽,把农村建造为创业者真正天堂。

猜你喜欢

能动性创业者农民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