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文旅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1刘兴龙阎雅瑛吕开伟
刘兴龙,杨 洁,阎雅瑛,吕开伟,董 轩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烹饪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2019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1]。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国家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伴随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高职专业群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3]。
1 现代文旅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1.1 文旅融合和跨界必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产业,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对内满足人民需要、对外扩大国际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旅游。“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体”,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助力经济发展,实现绿色生态产业崛起,全省文旅产业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1.2 消费升级必将促进产业持续性大增长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极大地推动文旅市场持续繁荣。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家庭规模不断增加,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进而对消费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从“有”到“好”的改善型消费已成为实物消费的主要增量,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迅速增长。高品质高服务的智慧型文化旅游营运而生,产业融合下的消费升级必将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制高点。日新月异的现代旅游消费需求,为旅游人才的创新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专业群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
1.3 战略政策必将推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唱响全球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进行考察调研,明确了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让文化“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绽放出多彩魅力,提高现代文化旅游产业服务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奏响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交响乐”“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的提出突出了甘肃文旅产业融合需求。“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三州三区”旅游扶贫稳步起航、文旅产业等甘肃十大生态产业绿色崛起、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持续深化,必将为甘肃的旅游业迎来新的繁荣,甘肃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必将唱响全球。
2 现代文旅专业群组群逻辑
2.1 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指出要开展加快现代服务业行动,大力发展旅游业[6]。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态势,“旅游+养老”、“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创意”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经济融合发展的“黄金发展模式”。《甘肃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甘肃是“一带一路”黄金段,地处向西对外开放、向东对内开放以及南向通道的重要地理位置,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产业链,在服务开放和文化需求的推动下已逐渐衍变成文旅产业链,产业链不断被拉长加宽,业态创新和需求升级互促共进。
2.2 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现代文旅专业群主动适应文旅融合新趋势,紧密对接甘肃文旅产业新发展,以省级骨干专业—旅游管理为核心,整合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艺术设计、电子商务、老年护理、表演艺术等专业优势和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助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组课程模块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教学转化,为甘肃及丝绸之路旅游产业发展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当好服务管家、善于跨界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文旅人才。
2.3 群内专业的逻辑性
1)符合产业链走向。“行、游”要素位于产业链的前端,是旅游产业链的前向要素,“购、娱”是旅游产业链的过程要素,“食、住、养”要素是产业链的后向要素。前向要素部门组合、过程要素创新融合、后向要素供给终端,满足产业多方面的需求,形成旅游供求关系和产业链。
2)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文旅专业群各专业同属旅游产业,相关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服务意识相通,岗位相连,岗位工作的社会作用相同,各专业人才特质具有同向性。以前向要素对应专业为基础,设计通用性知识技能体系,覆盖整个专业群,符合人才进阶培养规律。
3)契合专业建设特色。旅游管理专业现为甘肃省骨干专业,专业群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重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匹配现代文旅产业链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以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特色,以酒店管理、老年护理、电子商务、艺术设计、表演艺术等专业为支撑,构建群内师资共享、模块共享、就业共享的共生逻辑;开展与敦煌文旅集团、额济纳旗金源和天下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肃州区同和顺大酒店、山东蓝海酒店集团等的校企共建共享、跨界互动互赢的产教融合模式,促进群内各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专业间资源共享协调合作机制、专业群与产业发展同步调整机制。
3 现代文旅专业群建设关键举措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出了“五双并进”双链螺旋现代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现代学徒制的升级版。主要针对旅游管理、旅游电商、餐饮酒店、旅居养老以及文创产品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技能培养为核心[7-8],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为形式,以学校、企业的全程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全覆盖、落实1+X证书制度[8-9]。
3.2 创新了“五阶四旅三共享”模块化课程体系
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了“底层支撑、中层分立、上层赋能”的“五阶四旅三共享”模块课程体系,动态对接了产业发展,有效整合了专业资源。
“五阶四旅三共享”的模块课程体系,以师资共享、模块共享、就业共享为依托,通过群支撑、群引领、群方向、群赋能、群就业五个阶段的理实一体化学习以及四次实践之旅,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专业跨界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紧密对接“五双并进”双链螺旋现代文旅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当好服务管家、善于跨界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文旅人才的目标。
3.3 教材与教法改革
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理实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3.1 教材改革
(1)根据课程模块内容,专业群内各模块课程编写并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并将“四会一有”项目作为活页式教学的项目之一,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将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纸质教材有机结合,构建文旅专业群立体化教材体系。
(2)校企合作,促进了教材开发,将课程体系当中“四旅”的教学内容制作为工作手册式教材,通过教材建设助推教学改革,对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特色专业教材给予重点支持,使教材内容保持较高的“技术跟随度”,能够反映本专业最新知识以及新工艺、新方法、新流程、新规范和新标准。
3.3.2 教学方法改革
(1)积极开展4+1+2的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积极开展4+1+2的教学模式,专业学生4d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1d在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企业锻炼,2d在校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跟岗实训。
(2)实行开放的现场实地教学。四大实践模块“认知之旅”“研学之旅”“跟岗之旅”“顶岗之旅”所涉及的项目,全部依托景区、企业等具体岗位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必备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3)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基于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每年培养3名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加全省、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不断扩大影响力,推动教改革命。
(4)深入开展“课堂革命”。以学定教,构建“三堂三有”的课堂,提升专业群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跨界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让课堂变得有趣,使学生无论课上课下都能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3.4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4.1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机制。
根据《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落实教师下企业锻炼,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充实了“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改善双师结构。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制度,保障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增强职业教育教师吸引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3.4.2 打造一支“多语双师双能”复合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四有”老师为基础,突破传统教研室管理模式,打破一人一门课从头上到底的格局,改为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结合专业群建设,鼓励教师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前沿,灵活组建“多语双师双能”复合型教师团队。首先发挥专业群英语、日语、德语专业教师30%的教师比例优势,依托双语教材建设,打造“多语”教师队伍;其次聚焦文旅产业发展方向,由多位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共同参与讲授教学模块,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名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错位发展、能力互补,实现“双师双能”。
3.4.3 借助名导名师工程,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1)引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立行业知名专家、国内知名产业教授领衔的名导名师工作室,发挥技能大师、教授、社会行业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学术优势和技术优势,培养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2)聘请专业群带头人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讲座、讲学等交流活动,参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和引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基地建设。
(3)确定骨干教师,落实下企业锻炼,主持或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参与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培育并遴选优秀骨干教师为省市级教学名师等。
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多项任务,形成“五双并进”双链螺旋现代文旅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具有西部特色的可借鉴的高水平文旅专业群建设范式;锻造一支由“大师、名师带头,多语双师双能”教师组成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成紧密对接产业的文旅专业群教学标准、活页式双语教材或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模块化立体化思政化在线课程,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甘肃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产业发展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当好服务管家、善于跨界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文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