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1-04-11余孝穷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路况农村公路病害

余孝穷

(甘肃省兰州公路局,甘肃 兰州 730030)

农村公路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先行地位,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是各级公路养护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省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交通体系不断健全,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现状,提出信息化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1 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甘肃省农村公路的现状

“十三五”时期,甘肃省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 年底,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1 万km,实现了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更加完善,行政等级覆盖国省道路、县乡道路和专用道路,技术等级有二级路、三级路、四级路。通过全面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经过连续几年的建设改造,路况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规模日益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其点多、线长、面广,养护管理难度较大。

1.2 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甘肃省各县区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技术力量不足。各县区普遍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按照交通部规定,每个乡(镇)应设一个公路养护站,配备一到两名管理人员,每100km 至少配备四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能少于30%,但很多县区难以真正达到此要求。(2)养护经费缺口大。县区财政收入有限,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经费未完全纳入财政预算,没有建立养护经费稳步增长机制。甘肃省资金配套比例要求:省、市 县分别为1:1:2,很多县区要求配套的养护资金难以落实[2]。(3)监管手段落后。工程质量不高,“重建轻养”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部分公路日常养护不到位,小病害得不到处理发展成严重病害,致使公路使用寿命缩短,达不到设计年限,改善路况依赖重建[3]。(4)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公路与桥梁基础数据资料不完善,数据更新不及时,没有进行动态管理,缺少养护方案科学决策的基础支撑。此类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服务水平和投资效益的发挥。

2 养护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为了有效解决人员缺少、经费困难、科技含量不足的问题,养护管理部门应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一定投资,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效率[4]。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养护数字化,建立公路基础数据库。通过录入公路的路线编号、名称、里程、起止点、公路等级、经过的行政区域、重要构造物、路况、养护历史数据等,建立基础数据库。(2)路况动态化,及时录入路况数据。针对农村公路实际路况,及时输入路况信息和病害数据,实现路况动态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5]。(3)决策科学化,利用系统进行智能分析。系统根据路况资料数据自动计算公路技术状况各项指数,减少人工出错几率,提高准确性,进行科学预测,给出准确的养护建议,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防止公路病害进一步扩大。(4)工作高效化,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汇总和上报养护管理的各类信息,让数据多跑腿,人工少跑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数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6]。(5)监管可视化,降低养护成本。一线养护人员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可进行最新数据和现场资料的查询,对公路病害和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更新上传。上级管理人员将GPS 定位信息技术与公路影像资料结合,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公路运行状况,也可随时调阅现场相关的图片、文字、数据、视频等资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实现可视化管理,远程协调指挥工作,监控工程质量。

3 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3.1 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的特性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1)实时性。通过信息系统,养护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公路存在的病害,根据病害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对路况进行预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提供依据,实现常态化管理[7]。(2)准确性。应用GPS 技术,提高公路巡查和路况调查的效率,实现病害准确描述和量化,路况调查符合实际,养护措施准确有效,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3)系统性。信息系统应将基础数据、现场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和关联,实现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过程系统管理[8]。(4)高效性。信息化系统应能高效处理数据和信息,及时提出对策建议,能够如实反映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发布应急处置指令,措施科学有效,更好地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3.2 信息化系统的框架

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系统、电子打卡巡更系统、GIS 可视系统、养护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构成,同时各系统关联工作。

(1)信息采集系统。为了增强一线养护人员在野外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可引入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采集终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养护业务数据、巡查数据、工程实施数据、巡更数据、图片和视频数据的现场采集和处理。增强养护业务处理的时效性、真实性,减轻一线人员的数据整理工作强度。各级养护管理人员将收集的数据与信息录入系统中,随时掌握养护现状,全面记录养护工作流程,积累历史数据,寻找路况变化规律。对公路基础数据既可以用数字反映,也可以用电子地图直观反映,公路等级、路况等级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和警示,显示桥梁、隧道、涵洞、高边坡、危险路段,养护所、养护工区等重要构造物的基本状况。即使技术人员不到现场,也能观察了解公路运行状况。

(2)电子打卡巡更系统。公路的桥梁隧道高护坡等重点构造物的巡查是日常巡查的重点,但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管,养护部门应建立重点构造物电子巡更系统,在重点桥隧涵上安装NFC 电子巡更钮,目前很多手机已经支持NFC 功能。要求巡检人员必须定期到达现场打卡,通过系统考核巡检工作到位情况和及时性,利用电子巡更设备对公路重要设施及特殊危险路段的巡检工作进行监督和信息化管理。

(3)GIS 可视系统。建立GIS 可视化智能养护管理平台,可实现路线、构造物、路产等重点设施的可视查询与展示;路网病害及处理信息可视查询与展示;养护大中修工程分布及明细的可视查询与展示;应急物资、站点、应急事件及处置信息的可视查询与展示。

(4)养护决策系统。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每公里公路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形成养护报表,可实现以下功能:分析公路路况。能够以历次路况评价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路况历史、路况发展趋势,全面掌握路网技术状况水平;分析路面养护需求。能够以路况数据及养护决策模型为基础,分析公路网未来路面大中修、小修保养、日常养护等路段实际需求、养护方案及养护投资;合理分配养护资金。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分析在当前资金约束条件下,养护资金优先分配路段和比例。养护决策系统。可对公路病害数据、养护巡查数据、公路状况评定数据、养护计划数据、养护维修工程数据、设备材料数据、工作考核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提出养护对策、制定年度计划、下达任务提供重要依据。

(5)业务管理系统。建立省公路局-地(市)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县(区)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乡(镇)级养护管理站(所)四级业务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利用外业病害采集器,一线人员及时采集信息,利用网络技术把相关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平台再将数据发送到公路养护部门,管理人员通过人工分析与系统智能分析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下达养护任务,任务完成后,监管部门进行工程量确认和验收,最后将验收结果上传到系统平台,对数据进行汇总和输出,作为经费拨付和结算的依据。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从路况调查-养护分析-路况评价-养护决策-任务下达-养护施工-确认验收-工程结算-经费支付的养护业务全过程管理。

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开发以信息标准化为基础,以功能模块化为架构,实现数据自动关联分析,并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专项数据分析成果,切实提高养护工作的针对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从目录到基础数据分层级展示,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及时准确汇总,实现不同区域公路养护信息的共享。数据中心通过信息管理平台(PC 端)、信息查询APP(手机端)和移动端病害采集系统对管理人员、分析决策和养护一线人员进行有效联系,整体促进工作。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养护成本,努力实现从养护巡查、任务下达、上报验收、计量支付、考核评价等整个工作过程的信息化、流程化和标准化,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改进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四好”农村公路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路通行条件。

猜你喜欢

路况农村公路病害
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