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水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2021-04-11贺彩霞李永成郝文艺李晓莉

甘肃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瓜菜蔬菜生产

贺彩霞 ,李永成 ,郝文艺 ,李晓莉

(1.甘肃省合水县蔬菜开发办公室,甘肃 合水 745400;2.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甘肃 渭源 748200;3.甘肃省合水县职业中学,甘肃 合水 745400;4 甘肃省华池县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 华池 745600)

合水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子午岭斜贯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5%,农业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发展蔬菜生产。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合水县形成以县川、固城川、马莲河川、肖咀塬、西华池塬、店子塬“三川三塬”为主要区域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尤其是精准脱贫的实施,助推了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蔬菜产业成为合水县农村经济增量、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四大产业之一[1]。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成为发展的主题,高品质成为生活的目标,富含人体需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的蔬菜需求量大增,蔬菜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抢抓蔬菜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合水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质量,实现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现状

2021 年,全县种植各类瓜菜0.57 万hm2,其中设施瓜菜0.07 万hm2、高原夏菜0.33 万hm2、特色瓜菜0.16 万hm2(黄花菜0.12 万hm2、西甜瓜0.03 万hm2、白瓜籽0.01 万hm2),实现总产量11.5 万t,产值达到2.3 亿元以上。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1.1 高原夏菜规模扩大

按照“抓点示范辐射发展、抓好终端以销促产”的高原夏菜产销发展思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共种植娃娃菜、甘蓝、结球生菜、香菜等高原夏菜0.33 万hm2。

1.1.2 特色瓜菜初具规模

一是以老城镇、太白镇为重点集中连片种植商用白瓜籽0.01 万hm2;二是以地埂等空闲地为主发展黄花菜种植0.12 万hm2;三是新建改建并举,发展设施瓜菜0.07 万hm2,其中设施种植西甜瓜0.03万hm2、西瓜0.01 万hm2。

1.1.3 新型生产拓展发展

在何家畔镇铁李川新建集瓜菜种植、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新型联体智能温室2 幢4 068 m2,蔬菜生产由单一的生产供应向示范展示、休闲参观、生产体验、采摘鲜食等方面拓展。

1.1.4 集约育苗逐步开展

利用日光温室、镀锌钢架大棚套小棚、简易育苗拱棚、连栋育苗棚等四种现有育苗设施,完成集约化育苗850 万株,为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早春设施大棚和高原夏菜春、秋两茬生产提供了优质种苗支持。

1.1.5 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在何家畔镇铁李川建成铁李川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引领全县蔬菜产业发展;二是探索应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推广无土栽培高档礼品西甜瓜,聚力发展瓜菜产业;三是充分发挥移动云MAS 平台的快捷优势,向行政领导、合作社理事长、蔬菜种植户等涉及蔬菜产销人员定期不定期编发蔬菜栽培要点、生产销售信息、防汛减灾信息,及时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推介产销信息。

1.1.6 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合水县黄花菜、白瓜籽、板桥白黄瓜等传统名优产品驰名中外,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店坊村的甜瓜、老城镇的西瓜、固城川的香菜,以其独特的农艺生产技术,质量在省内负有盛名;板桥白黄瓜获得产地环境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已有绿色食品8 个A 级认证瓜菜品种、1 个地标产品、认证2 处无公害产地1 600 hm2。

1.2 问题

1.2.1 资源潜力待开发,产业布局待优化

区域内种植蔬菜的品类品种多而杂,蔬菜生产的资源优势和蔬菜产品的特色优势不明显,蔬菜生产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有待通过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逐步解决。

1.2.2 科技支撑不够强,蔬菜质量待提高

目前,专业化育苗、绿色化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在蔬菜产区得到逐步应用,但新技术有待进一步熟化改进、生产应用有待进一步规范,尤其蔬菜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有待开展研究推广,以支撑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转变。

1.2.3 运行机制不够活,带动发展能力弱

县内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发挥不显著;有实力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少,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增收致富的实力不强;蔬菜生产销售主体之间的联系少,大多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效应;蔬菜市场价格低,种植户管理水平低,蔬菜产品商品率低,未能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发展格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低一弱”产业短板尚未得到有效解决[2]。

2 蔬菜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合水蔬菜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挑战也不容小觑。

2.1 机遇

2.1.1 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红利叠加

国家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纲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都将农业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行动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省委、省政府部署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与合水县在精准脱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产业发展模式、特色产业体系、政策机制和人力储备等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机制高度契合,内涵丰富、多重叠加的政策红利,为合水县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强劲支撑。

2.1.2 蔬菜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合水交通便利,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青兰高速、银西高速双线过境,距西安、银川、延安等城市均在300 km 以内。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应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模式与机制、蔬菜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均得到有效改善或加强,为合水县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1.3 蔬菜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较大

蔬菜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关系百姓餐桌食品安全的民生产业[3]。近10 年来,全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蔬菜总量平稳,品种结构趋优,质量总体安全[4]。由于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我国蔬菜产业“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稳定规模的总体战略不会改变。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对食品营养健康的愈发重视,消费者购买蔬菜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5]。“十四五”期间,国家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本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居民消费将成为支撑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存在蔬菜消费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的问题,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将不断凸显。巨大的蔬菜消费潜力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极大的增长空间。

2.2 挑战

随着市场需求结构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未来面临农业劳动力供给短缺、蔬菜产业比较效益下降、消费升级对蔬菜供给提出新要求、科技支撑亟待加强、蔬菜产销理念和模式发生更新与变革等一系列新挑战。合水县2020 年完成整体脱贫,在发展观念、科技支撑、发展模式等方面与其他蔬菜生产基地县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快赶超步伐。

3 推进合水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6]。合水县的蔬菜产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创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先行区为目标,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要依托县域优越资源、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其打造成合水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3.1 优化产业布局

合水县海拔950~1 600 m,气温7.4~9.1 ℃,无霜期117~205 d、年降水309.9~794.7 mm 且集中于7~9 月。充分发挥合水县适宜蔬菜生产的气候条件,耕地以黑垆土、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且无工业污染,适宜蔬菜生产的土壤条件,川塬皆有地形多样的立地条件,突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着眼提升生产能力、提高供应质量,在现有蔬菜生产经营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设施瓜菜增效、高原夏菜稳量、特色瓜菜扩面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蔬菜产业布局,以“两川两塬”为重点发展区域,川区公路沿线建设面向周边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塬区建设面向江浙沪等大中城市供应蔬菜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林区建设面向特殊需求群体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蔬菜集中产区建设产地蔬菜加工基地、交通便捷的区域建设产区蔬菜集中交易市场,以特色蔬菜为主体、优势蔬菜为补充做好蔬菜品类和品种的时空搭配,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经营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合水特色的“169”瓜菜产业布局(即1 个瓜菜专业镇、6 个专业村、9 个连片生产重点村)和集瓜菜种植、鲜菜销售、精深加工、尾菜处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稳步推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

3.2 建设高质园区

综合考虑县区和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的资源、区位、基础、科技优势,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市场拓展空间,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投入能力等因素,高质量筹划建设现代蔬菜产业园,统筹布局蔬菜研发、示范、生产、加工、贮藏、服务、体验、销售等功能板块,配套发展物流、电商、劳务等产业,构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合水蔬菜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向外展示合水蔬菜产业发展的窗口,使其成为引领和支撑合水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展示、推介合水蔬菜产业的窗口。

3.3 完善利益联结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瓜菜专业合作社,提升其科技含量、经营规模、竞争能力,增强其带动、辐射产业发展的实力,引导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模式;重点培育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贴近生产、贴近农户的优势,就地、就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扶持蔬菜生产大户建设家庭农场,发挥家庭农场集约、节约的优势,建设适度规模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基层农技推广单位为支撑、科研院校为依托的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纵向相近、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的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努力,逐步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构建蔬菜产销利益共同体,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做强种苗基地

扶持重点企业合作社在适宜区建设区域化、规模化、企业化、设施化的蔬菜育苗基地,提高蔬菜种苗供应品类、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支持种苗繁育企业合作社完善种苗繁育设施、引进蔬菜新特优品种、探索应用种苗高效繁育新技术,提高种苗繁育的质量和效益;支持种苗基地与蔬菜生产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种苗繁育供应与蔬菜生产的契合度,实现蔬菜种苗繁育和使用的同步发展;开展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和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优质的、绿色的蔬菜生产技术。

3.5 做优产销基地

按照合水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分区域建设各具特色的适度规模蔬菜绿色生产基地,对蔬菜生产设施采取新建、续建、改建等措施给予完善提升,应用配套的适宜化、绿色化、轻简化生产技术和适宜机械,提高蔬菜生产供应数量;大力推广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和菜经、菜粮、菜林、菜药、菜菜等间套混作模式,提高蔬菜生产供应的质量;完善西华池镇蔬菜交易中心等蔬菜收购网点和交易市场,拓展蔬菜网上销售渠道,配套气调库、冷藏车,开展蔬菜分级、分拣、包装、配送工作,形成集散规模优势;建设产地蔬菜尾菜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场所,推行尾菜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逐步实现尾菜资源化利用;建设蔬菜产地加工基地,生产多元化、方便化的即食产品、保健产品及饮料等加工产品,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

3.6 打造蔬菜品牌

在板桥白黄瓜、“蓓蕾”牌黄花菜、“绿太”牌山野菜等现有蔬菜品牌基础上,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方优势,分层次打造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区域品牌,推行严格的集群品牌、区域品牌使用制度;逐步落实蔬菜质量追溯制度,推行优质优价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蔬菜供应的质量和水平;逐步积极参加各类蔬菜展销会、节会,企业邀请客商参观订货,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扩大品牌传播,提高合水蔬菜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和竞争力;在建设产地批零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网销渠道、目标市场,设立直销市场,推进产地蔬菜产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推进优质蔬菜产销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瓜菜蔬菜生产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蔬菜也“疯狂”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海南瓜菜出岛质量检测站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