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卫院士:提出肿瘤生态学说 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
2021-04-11潘慧
文/潘慧
[导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是乳腺癌治疗研究领域的临床科学家。多年来,他立足临床,从乳腺癌临床诊疗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创新了肿瘤的基础研究理论,为推动乳腺癌及其他实体肿瘤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年,宋尔卫院士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
宋尔卫院士是国内著名的乳腺外科医生和杰出的临床科学家。他自1995年开始从事外科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的外科医生之一,经他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年肿瘤特异生存率为91%,达欧美顶尖乳腺肿瘤中心水平。他牵头编写的《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及其主编的《乳腺癌保乳治疗》等论著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乳腺癌保乳治疗在全国推广提供了规范性指引。
与此同时,宋尔卫院士带领团队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他和苏逢锡教授从临床问题出发,创新手术方式,在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他们提出的改良腔周边缘活检法与改良整形保乳术,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患者保乳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二次手术率,并使乳腺癌保乳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91%。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还给宋尔卫院士带来新思考:比起切乳手术患者,为何保乳手术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是孕育乳腺肿瘤的“土壤”——乳腺肿瘤微环境得到了改善。他带领团队发现,该“土壤”亦可为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等抗肿瘤成分提供活化和生存的场所,在保乳手术后,被保留下来的乳腺肿瘤微环境在后续治疗的影响下,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得到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的复发。
在一系列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宋尔卫院士提出了肿瘤生态学说,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发现了具有信号传导新功能的长非编码RNA等编码核酸分子,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推动了恶性肿瘤及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进展。其研究成果共计发表SCI论文146篇,包括以通信作者在Nature Cell(3篇)、Cancer Cell(3篇)、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发表的论文多篇,他引总数10448次、单篇他引达1392次。研究成果共计获得专利授权12项,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TWAS 医学科学奖等。
自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以来,宋尔卫院士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研究型医院,医院自然指数(Nature In dex)连续4年排名国内前十,位居省内综合医院第一。此外,他还积极组织落实医疗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人大代表,他还充分发挥人大智囊团参谋团作用,为抗疫工作建言献策并得到了重视和采纳。
院士观点
“科学研究要坚持临床导向,推动研究成果造福临床患者。”
“创新性和系统性是做科研最重要的两种品质。”
“追求热点或许可以很快出成果,但由于系统积累的缺失,研究成果很难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