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04-11柯学云陈继业王会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导针螺纹股骨颈

柯学云 陈继业 王会佳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 广东 惠州 516005 )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创伤,多发于老年群体,常见病因为骨质疏松、暴力损伤等,股骨颈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血供较差,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手术方式有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适应证和临床效果不尽相同,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在该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该手术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4.25±10.47)岁,摔伤18例,高坠伤8例,车祸伤21例,其他18例。骨折部位:头下型11例,头颈型22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24例;Garedn分型:Ⅰ型26例,Ⅱ型18例,Ⅲ型12例,Ⅳ型9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2)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者;(3)符合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1)陈旧性骨折;(2)合并其他股骨骨折者;(3)既往存在股骨颈手术史者;(4)存在手术禁忌证者;(5)凝血异常者;(6)合并恶性肿瘤者;(7)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牵引,牵引时间均为2-5天,术前行血尿常规、凝血、心电图、传染项等常规检查,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术前均进行降糖治疗或降压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水,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麻醉起效后,指导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协助其患侧肢体外展30°,内旋15°,使用外展固定架对其下肢进行合理固定,并行适当牵引,骨折移位者首先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所有患者的牵引复位均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复位成功后行内固定术,常规消毒铺单,于患者患肢股骨大粗隆下缘处取一约6cm手术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等组织,将肌肉分离至两侧,对股骨外侧皮质骨膜进行剥离,于股骨大转子下5cm左右处,用电钻打入直径约2mm的导针,使导针颈线、股骨颈轴心线前和倾角方向相互平行,并使针尖与患者股骨头软骨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约1cm左右,在C臂机透视下确定导针置入位置和方向等无误时,再次打入第2枚导针,将该导针打入第1枚的左上方约1.5cm处,使其穿过股骨距位置,第2枚导针针尖与股骨头软骨距离约1cm,打入第3枚导针,第3枚导针打入位置为第1枚导针右上方1.5cm左右处,需保证第3枚导针接近股骨颈后方皮质,C臂机透视下观察导针置入位置是否合理稳妥,并检查患侧肢体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确定肢体活动良好后,以导针进针处作为中心,行纵行2.5cm切口,逐层切开组织,剥离肌肉达骨膜,对深度进行测量,选用合适规格的空心螺纹钉,攻丝股骨外侧骨皮质,拧入空心螺纹钉,位置达股骨头软骨下约0.5cm,使骨皮质和钉尾部相互紧贴,拧紧后退出导针,去除固定架,于C臂机透视下观察固定位置,确认无误后,冲洗手术切口,并予以缝合。术后指导患者患肢取外展30°,内旋15°体位,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并根据术后患肢具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骨折愈合情况、股骨头坏死缺血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于治疗前、术后6个月后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该评分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佳。

5 结果

5.1 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58分钟,平均为(47.56±6.59)分钟,术中出血量40-110ml,平均为(64.78±26.58)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为(6.02±1.26)个月。

5.2 骨折愈合情况和股骨头坏死情况:65例患者,Garedn分型Ⅰ型、Ⅱ型全部骨性愈合,Ⅲ型1例不愈合,Ⅳ型1例不愈合,骨折愈合率96.92%(63/65),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5.3 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病、多发病,据数据统计,股骨颈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3.0%左右,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左右[3]。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交通工具的发展普及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导致该损伤发生率呈逐渐增长趋势,该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困扰,因此,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4]。

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骨折的常用手段之一,近年来,传统螺钉使用率有所下降,空心加压螺钉得到了广泛应用[5]。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显著,空心螺纹钉加压作用较强,打入的螺钉于股骨颈内形成倒三角形状,有效加强固定强度,且贴合生物力学原理[6]。该手术的主要优点有:螺纹钉可平行拧入,进而使骨折面各点应力保持一致,拧紧螺纹钉后可使骨折端受到均匀的加压,防止患肢发生短缩、髋内翻畸形;打入的3枚螺纹钉共同发挥较强的抗压、抗选择能力;该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骨折愈合率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47.56±6.5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64.78±26.58)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6.02±1.26)个月,骨折愈合率96.92%,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由此可见,该手术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是切实有效的,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导针螺纹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空心钉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股骨头髓钉倾斜角测量器的设计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农村煤改气户外燃气管道螺纹连接分析
腰椎皮质骨螺钉在X线片上进针点及进针轨迹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