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藁优系列强筋麦绿色保优生产技术

2021-04-11张庆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本苗强筋穗数

马 乐 吕 添 侯 程 张庆江

(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北 藁城 052160)

中国是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大国,小麦品种、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缺乏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低。要实现由小麦生产大国到向强国的转变,“提品质、立品牌”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石家庄藁城区素有“河北粮仓”之美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环境给小麦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主创新地开展强筋品种培育工作,培育出13 个强筋麦品种,打破了曾经强筋麦靠国外进口的垄断,为面粉企业生产高档面粉提供重要原料,“藁城藁优麦”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藁优2018、藁优5766、藁麦5818 等强筋麦品种凭借其品质的稳定性,一直被面粉加工企业认可,多年来深受市场青睐,可是,很多藁优麦种植户大多盲目追求“多下籽多收粮”,造成群体过大,通风透光差,病虫害增加,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水肥管理上,又施行“一炮轰”,用法用量不科学,致使藁优麦在年际间和地区间品质性状不稳定,指标波动大;在种植、收割、储存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管理混乱,造成藁优麦原粮质量参次不齐,纯度不一,质量缺乏保障,影响用粮企业收购价格,农民收益下滑,严重影响“藁城藁优麦”信誉。为解决以上问题,现特提出藁优系列强筋麦绿色保优生产技术。

1 产地及品种选择

1.1 产地选择。石家庄市藁城区太行山山前平原中高水肥区的轻壤和中壤土区。

1.2 品种选择。选择“藁优2018”、“藁优5766”、“藁优5218”“藁麦5818”系列强筋小麦品种。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造墒。上茬作物秸秆机械粉碎,秸秆长度≤5 cm,铺匀。平整土地后,洇地造墒,每亩灌水量30~35 m3(播前降雨达30 mm 以上时可不造墒)。旋耕2遍,深度20 ~25 cm。地面平整,上虚下实。隔年深松,深度30 ~35 cm。

2.2 施底肥。每亩施入纯氮(N)7.2 kg、五氧化二磷(P2O5)8.8 kg、氧化钾(K2O)2 kg 或施入专用复混肥(N∶P∶K=18∶22∶5)40 kg。

2.3 播期播量。于10 月5 ~12 日播种,藁优2018 基本苗22 万~24 万/亩,藁优5766、藁优5218、藁麦5818 基本苗20 万~22 万/ 亩。10 月12 日后播种,每晚播1 d 增加1 万基本苗。

2.4 播种准备。播前晾晒,提高种子活力,增强芽势,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拌种包衣,以防止土传病害。调整至15 cm 等行距播种,播深控制在3 ~5 cm。

2.5 播种形式。小麦播种形式是影响亩穗数的关键因素之一,亩穗数是限制小麦高产的最主要因素,藁优2018株型紧凑,小叶小穗,在亩穗数55 万左右时产量最高;藁优5766 株型较松散,穗层整齐,亩穗数在50 万左右时产量最高;藁麦5818 在亩穗数52 万左右时产量最高。试验和实践证明,亩基本苗保持20 万不变的情况下,平均行距由20 cm 缩小到15 cm,小垄密植之后,主要是增加了成穗数,成穗率显著提高,田间光照条件分布更加合理,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效果显著。

2.6 播后镇压。播种后2 d 内进行适墒镇压。

2.7 春季管理。进入农历2 月,管理麦田目的是要促分蘖、争群体、保壮苗、提弱苗,及时镇压锄划,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要根据苗情、墒情对麦田进行分类浇水管理。正常年份春季浇2 次水。拔节期浇第一水,对一类壮苗可适当推后,苗弱应适当提前。随春一水追施尿素15 kg/亩。扬花期浇第二水,一般补施纯氮5 kg/亩左右,如果此时苗情偏旺(地力好),此肥可不施。每次每亩灌水量不大于40 m3。干旱年份在小麦扬花后15 ~20 d 酌情浇第三水。

3 病虫草害防治

3.1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农药应符合NY/T393 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作物上使用的农药,严格控制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3.2 防治基本原则。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农田生态的总体出发,以保护、利用田间有益生物为重点,根据益害比,协调选择运用生物、农业、人工、物理措施,辅之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量。要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施药后农药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时间。

3.3 播种前预防病虫害处理。根据不同病虫害,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见表1。对于病害、虫害混合发生地块,选用上述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拌种时要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

3.4 草害防治。冬前除草防治见表2。

3.5 春季病虫害防治

3.5.1 蚜虫防治。①用黄板诱杀有翅蚜。②化学防治:防治小麦蚜虫的化学药剂很多,如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等。

3.5.2 吸浆虫防治。①蛹期防治:于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4 月中下旬)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亩用5%毒死蜱颗粒0.6 ~1.2 kg,兑细沙土25 ~30 kg,均匀撒施于麦田,撒后立即浇水。②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但未扬花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亩用20 g 兑水40 ~50 kg,均匀喷雾,同时可兼治小麦蚜虫。

3.5.3 红蜘蛛防治。按使用说明利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消灭红蜘蛛。

3.5.4 实施“一喷三防”技术措施,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均匀喷雾。

表2 杂草防治用药 用量及防治时间

4 去杂保纯保质

分两次去除田间杂株、杂种。第一次在4 月15日~5 月10 日,拔除田间杂草、野麦、燕麦、杂麦。第二次在5 月20 日~6 月5 日,去除田间变形株、异形穗、病株,保证麦田纯度在98%以上。

5 收获入库

小麦蜡熟期后3 ~5 d 及时收获,确保千粒重最高,切记不浇刹麦水,保障品质最好。收获时严防机械混杂和混收混放。抢时收获,单收单储,收获后及时晾晒,控制水分,安全入库。有条件的,可以根据籽粒商品性和品质指标,进行分级入库。

猜你喜欢

基本苗强筋穗数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黄淮北片水地小麦育种现状及性状演变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小麦播种密度对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