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肝病开展临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探讨

2021-04-11袁登峰

系统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毒性生化肝病

袁登峰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梁山 272600

病毒性肝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诱发因素为多种感染病毒导致肝脏病变,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见于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肝区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等,一些患者还会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因病毒性肝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患者发病后极易被健康群体排斥、歧视,导致患者在承受较大的生理负担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风险,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案加以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早期治疗至关重要[1-2]。 而早期治疗的根本保障为有效性早期诊断,目前临床多采取血生化指标检查手段, 例如ALB、TP、A/G 与GLO,但有学者指出,上述指标随着临床应用频率的增加在病毒性肝病诊断方面逐渐缺乏灵敏性、特异性, 因此为了保证病毒性肝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性,需要纳入新型生化指标[3]。基于此,该院于2019 年5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43 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对象,以健康人对照,对常规生化指标、新生化指标的诊断价值展开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43 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对象, 另择取同时段内体检的43 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象展开研究分析,纳入标准:①病毒性肝病者与《传染病学》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两组对象或是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授权。 排除标准:①严重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近30 d 有类似研究跟踪者;③研究依从性较差者;④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者等。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研究组男性31 例, 女性12 例;年龄21~79 岁,平均年龄(49.07±13.66)岁;体质量17~26 kg,平均体质量(21.50±1.06)kg。对照组男性30 例, 女性13 例; 年龄22~79 岁, 平均年龄(49.15±13.53) 岁; 体质量18~27 kg, 平均体质量(21.43±1.14)kg;以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接受临床生化检验,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单人为5 mL,常规抗凝,3 000 r/min 离心处理,持续时间控制在5 min 左右,然后分离上清液,2 h 内通过贝克曼AU5800 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检验生化指标,即TP、GLO、ALB、A/G、ALT、ADA、AST、LAP、PA。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即总蛋白(TP)、球蛋白(GLO)、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②对比两组对象的新生化检验指标:即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脱氢酶(LAP)以及前白蛋白(PA)。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

研究组对象的TP、ALB 与A/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值较低,相应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研究组对象的GLO 水平、AST、AL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对比(±s)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TP(g/L)46.19±4.09 68.81±3.06 29.039<0.001 ALB(g/L)16.30±2.06 33.53±1.04 48.961<0.001 A/G 0.58±0.07 0.70±0.05 9.147<0.001 GLO(g/L)38.62±4.06 34.41±3.05 5.437<0.001 AST(U/L) ALT(U/L)60.54±5.54 35.32±2.64 26.948<0.001 60.86±4.76 34.96±3.53 28.659<0.001

2.2 两组对象的新生化检验指标

研究组对象的PA 与对照组比较, 数据值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A、LAP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值较高,即相应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的新生化检验指标对比[(±s),g/L]

表2 两组对象的新生化检验指标对比[(±s),g/L]

组别 PA ADA LAP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0.23±0.03 0.45±0.05 24.741<0.001 0.52±0.08 0.35±0.02 13.519<0.001 0.55±0.10 0.33±0.01 14.355<0.001

3 讨论

病毒性肝病作为传染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肝脏因感染肝炎病毒而出现病变反应,若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早接受有效治疗方案的干预,导致病情持续周期较长,便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临床为了有效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病, 多对患者采取生化检验诊断方案,主要是因为患者肝细胞受损之后其中的物质会渗透到血清之中,导致血清中此类物质水平有明显的增加表现,常见的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4-5];此外,当患者肝脏组织受损之后,患者肝脏中一些物质合成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血清所蕴含的该物质水平下降,常见的例如胆碱酯酶(ChE)以及白蛋白(ALB)等[6];不仅如此,肝脏受损之后也会影响经肝脏代谢物质的代谢水平,导致此类物质滞留于患者血液之中,相应的血清蕴含水平便会大幅度增加,例如-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7]。若患者为病早期,肝细胞仅表现为轻度受损,此时肝细胞多为变性表现,包浆内的酶与蛋白会向血液渗透,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肝细胞细胞器逐渐受损,便会导致细胞核溶解碎裂,此时表现多为肝细胞细胞核存在较高的蛋白水平[8]。由此可见,针对病毒性肝病患者,需要在患者不同病期选择敏感性较高的生化指标做临床检验, 以此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误诊风险,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该院收治的43 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对象, 以健康人对照, 检验并对比TP、GLO、ALB、A/G、ALT、ADA、AST、LAP、PA 指标,结果显示,研究组对象的TP(46.19±4.09)g/L、ALB (16.30±2.06)g/L、A/G (0.58±0.07)、GLO(38.62±4.06)g/L、AST(60.54±5.54)U/L、ALT(60.86±4.76)U/L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81±3.06)g/L、(33.53±1.04)g/L、(0.70±0.05)、(34.41±3.05)g/L、(35.32±2.64)U/L、(34.96±3.53)U/L(P<0.05);研究组对象的PA(0.23±0.03)g/L、ADA(0.52±0.08)g/L、LAP(0.55±0.10)g/L 优 于 对 照 组 的 (0.45±0.05)、(0.35±0.02)、(0.33±0.01)g/L(P<0.05)。 这与高秀华[9]的研究结果:实验组AST(90.3±5.0)U/L、ALT(90.5±5.0)U/L,高于对照组的(35.4±1.8)、(34.6±2.6)U/L(P<0.05),基本一致。

可见,无论是常规指标,还是新型指标,病毒性肝病患者与健康群体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常规指标中,AST 与ALT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不做赘述;在新指标中,ADA 关联慢性肝病、肝硬化,所以研究期间患者的ADA 水平有上升表现;LAP 存在人体肝脏毛细胆管上皮细胞中,其水平是对胆管通畅性、损伤情况的直接反应, 所以病毒性肝病患者的LAP 呈现为上升表现[10];PA 为肝脏合成物质,所以人体肝脏受损情况会直接影响PA 浓度,但受限于蛋白半衰竭,所以多在12 h 内可以对肝细胞状态做出有价值的反映[9]。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接受生化指标检验,应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特征性,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漏诊、误诊的风险,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病毒性生化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miRNA-370沉默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治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