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2021-04-11李春香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髋关节动力学血流

李春香

(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 辽宁 沈阳 110036 )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髋关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此术式创伤较大,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应激性刺激,其中麻醉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应激状态,其中全身麻醉(GA)应用较多,但诱导时间长,麻醉效果不尽理想,并容易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因此临床重视探寻更为高效的麻醉方式[1-2]。而腰-硬联合麻醉(SEA)不断推广,但其与GA相比,使用情况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探究[3]。本文比较了GA与SEA用于THA的临床麻醉效果,以期能够为此类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科学麻醉方式,保护手术顺利开展,并保证患者安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HA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例):28/15,年龄47-80岁,平均(63.23±4.92)岁,ASA分级:I级22例,II级2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例):26/17,年龄46-79岁,平均(62.83±4.86)岁,ASA分级:I级24例,II级19例。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可比。

2 麻醉方法:(1)对照组开展GA,待患者入室后,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测,创建静脉通道,给予患者阿托品,静脉滴注,0.01mg/kg,并给予患者咪唑安定镇静,用量为2mg。随后进行面罩去氮给氧,进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以此给予患者芬太尼、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分别为2-3μg/kg、0.1mg/kg、0.2mg/kg、0.1mg/kg,呼吸频率控制为10-12次/min,麻醉维持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微量泵入,用量分别为4-6mg/kg·h-1,和0.1-0.5μg/kg·h-1。(2)观察组采用SEA,麻醉前准备同对照组,确定L3-4椎间位置,进行穿刺,注入罗哌卡因(0.75%),0.2ml/s,根据患者需要调整麻醉平面,保证低于T8。若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血压降低情况,可给予其麻黄碱。

3 观察指标:(1)临床麻醉效果,评估标准[4]:①显效: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征稳定,患者处于嗜睡状态,无明显反应;②有效:手术过程中,患者上述指征波动未对手术造成干扰,患者处于较为安静状态,但存在定向力;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2个等级占比之和。(2)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寒战、躁动、低血压。(3)血流动力学指标。具体评估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评估。

5 结果

5.1 2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的临床麻醉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比较(n,%)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躁动、寒战、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5.3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MAP、HR比较,2组麻醉前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分钟、麻醉10分钟后,2组MAP、HR均下降,且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讨 论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骨关节功能呈现衰退趋势,髋关节功能障碍情况较为常见,患者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部分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且患者身体机能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针对髋关节疾病患者,临床多采取THA治疗,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但手术创伤较大,加之麻醉影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需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做好应对工作,其中选择合理麻醉方式意义重大[6-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在THA过程中,存在打磨髓腔、肢体牵引等操作,且需使用骨水泥,对患者造成的应急性刺激明显,对麻醉方式选择要求较高,其中GA应用广泛,但麻醉诱导时间较长,且气管插管对患者机体刺激较大,易引起心血管方面波动,易引发躁动等问题,影响患者预后恢复[8]。而SEA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于患者蛛网膜下腔给药,使用局麻药物,并在硬膜外腔置入导管,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和手术需求持续给药,向导管内注入局麻药物,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同时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全和肌松充分的优势[9-10]。与GA相比,SEA效果更为理想,且其对机体循环系统干扰较小,利于术后恢复,不易引起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麻醉药物用量可控,术后镇痛、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从而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状况,减轻麻醉造成的应激性刺激,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11-12]。

综上所述,针对采取THA治疗的患者,SEA较GA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同时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髋关节动力学血流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超微血流成像与CDFI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对比研究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