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季节食疗养生
2021-04-10蒋丽华
蒋丽华
(作者单位:厦门市中医院)
中医讲究顺时养生,是指顺应四时节气和天气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有时温暖多风,阳气生发,有时寒潮袭击、春雨连绵,气候变化寒暖错杂,时令中常有风邪、寒邪、风温等致病因素,因此人们生活起居必须防御外邪为主。春季药食物以辛温抵御风邪外寒,以辛寒清秋冬积于肺胃积滞温邪,以甘寒养肝阴退邪热。同时春季对应调养五脏中的肝脏,此时食疗得当,有利于人体气血津液化生、肝气舒展、情绪调畅。饮食方面可以以辛甘清润为主,常用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有:淡豆豉、葱、蒜、芫荽、枸杞、何首乌、桑葚子、女贞子、白芍。食材常用兔肉、羊肝、莴苣以达到春季养肝祛风明目的作用。食疗方:何首乌30克,枸杞子30克,桑葚子30克,女贞子30克,蜂蜜适量。制作方法:先将以上各种药食物用水煎两次,将两次的汁液合并用文火浓缩,然后放入等量的蜂蜜小火煮沸即可。食用方法:每次20毫升,每日两次,用温开水冲服。作用:养血补肝。此外,春季不宜用大温、大热之品如附片、鹿茸等。
夏季气温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最易耗气伤阴,对应的是养心季节。饮食需清淡,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避免过于暑热,防止对人体阳气津液的消耗。食物以祛暑、养阴为主,如新鲜瓜果和蔬菜等。养生常用药食同源的食物有:西瓜翠衣(即西瓜皮)、莲子、荷叶、绿豆、苦瓜、杨梅、绿茶等。食材以鸭肉、瘦肉、鳝鱼为主。暑热耗气伤津严重的可加用麦冬,暑湿内蕴致中暑的用藿香、白扁豆。代表食疗方:荷叶1张、荷花瓣3~5瓣、粳米200克。制作方法:粳米洗净加2000毫升水熬煮至米汤浓稠,然后将新鲜的荷叶荷花瓣放置在煮熟的米粥上约3分钟。然后关火后捞出荷叶荷花,留下米粥食用。此方有解暑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夏季头昏脑胀、胸闷烦渴等症状。
在养生的季节划分里还有一个“长夏”的说法,一般是在夏秋之交农历的七八月。此时暑气未消,人体由于湿热常常容易发生脾脏的困顿,因此也是调养脾胃的好时机,所以食物以温中燥湿养脾胃为主。特别是闽南地区,在这高温夹湿的季节里,人们常常容易发生湿困脾胃的症状。看门诊中,常常遇见为祛湿热用苦寒药物而伤到脾胃的例子,因此非常有必要科普一下,要有温燥养脾、温润养胃的理念。药食同源的如:茯苓、白术、仔姜,或选用卤料香料如:山萘、白芷、八角、草果、肉蔻、小茴香及花椒等卤制食材。食物常选用猪肚、排骨、牛肉等。代表食疗方:八角、丁香、山萘、草果、肉豆蔻、花椒及甘草各适量搭牛肉适量(一般5斤肉类搭主要香料各5克左右),为增加感观润泽可加一段猪骨或鸡骨架。将香料和牛腱肉,搭配上适量食用盐、白糖、酱油等一同卤制约1.5小时,至牛腱肉熟而不散即可。捞出香料留以后再用,牛腱切片食用。素食者可将牛腱肉换成豆制品。此卤制方有芳香祛湿、健脾助运的功效,用于夏秋之交湿困脾胃、劳倦乏力之症。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渐长,此季以养阴养肺为主。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气的湿润,人体容易发生燥热。燥热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由外界燥邪引起,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胃开始;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机体津液亏虚所致。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长夏的余热,故多温燥;秋末有近冬天之寒气,故多凉燥。秋季的饮食应以养阴清热、养阴润燥为主,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有百合、石斛、沙参、陈皮、桔梗、川贝、玉竹及蜂蜜。食材有猪蹄、甲鱼等。代表食疗方:沙参30克、桔梗15克、陈皮20克、川贝5克及冰糖50克。熬制方法:将沙参、桔梗、陈皮用纱布包裹,将川贝捣成粉末状,将所有药食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30分钟,捞出纱布袋,加入冰糖,待冰糖溶化即可饮用。此方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对秋燥肺咳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秋季燥热,故不宜食用辛辣燥热食品,如胡椒,辣椒及烘烤油炸食品。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是养肾的最佳时节。冬季若寒邪外束、卫阳受遏,则会出现恶寒头痛、全身酸痛、无汗等寒邪外感症状,若寒邪久郁不能外解,也会入里化热而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口渴、汗出便秘、内热伤阴等症状。寒邪还常与风邪、湿邪兼夹致病。冬季饮食调补即可针对寒邪致病的特点,投以辛温解表、清热去燥、祛寒化湿的药物。也可针对冬季人体的生理特点,温阳益气、补肾益精。冬季是进行滋补调理的季节,自古有冬补三九的说法,民间尤其重视。冬季常用的药食同源的食材常以块根类为主,如:山药、黄精、黄芪、附片及肉苁蓉。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龟板胶、鱼胶及羊肉等。同时常常利用白萝卜消食顺气的功效,也用于温补食材的起反佐清润的作用。民间常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也有“萝卜上市药铺关门”的民谚。药食同源方:羊肉500克、大葱1根、胡椒粉3克、萝卜500克及食用盐适量。其制作方法:羊肉块加水大火烧开,捞出放入沸水中,加入切成3段的大葱,一起放陶瓷锅内炖煮50分钟左右至羊肉八成熟,然后捞掉大葱段。加切块的白萝卜一起敞盖煮20分钟左右,至萝卜成透明状即熟。加胡椒粉、食盐调味即可食用,亦可加孜然、椒盐等佐食羊肉。此方有消食顺气、温阳补肾的作用,对冬季体虚易感外邪、寒邪久郁化热及形寒肢冷等阳虚症均有效。冬季虽然适宜进补,但也不宜过量,以免肥甘厚味阻遏中焦。
以上针对四时养生的食疗方,对大部分体质无明显偏颇的适用,但中医养生治疗最重要的原则是辨证施治,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适用方案,最好在辨明自身体质的情况下选用合适自己的、不同季节的养生方。只要我们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则,养生就不会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