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维扶持实现科技知识内循环

2021-04-10饶志鹏

厦门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知识降维普及

饶志鹏

(作者单位: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2020年11月,中国贫困县全部摘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思想上的脱贫摘帽也被提上了日程。转变固有观念,学习科技知识,运用科技知识发家致富,已被证明是脱贫后奔小康的最有效途径。而利用科技知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样是国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变道超车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会对经济内循环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均衡,单纯依靠少数高知和精英人才来提升科技水平是不切实际的,广大公民也需要加速融入到社会大发展中,充分利用科技知识来服务社会,夯实国家发展的基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及,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下,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已远大于普及速度,常规的自学或逐级普及的方法已呈现出学完即过时的现象。如何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公民建立科学知识体系,是发展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借鉴降维思维实现知识的跨级传播

“降维”一词最常见的是降维打击[1],因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一书而被人熟知,多指拥有高端优势的群体直接进入低端群体领域,利用其压倒性优势对后者形成碾压式打击[2]。在军事领域,美国发动的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是降维打击;在金融领域,索罗斯狙击英镑、做空泰铢,赚取大量财富是降维打击。爱好和平、提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自然不会实施降维打击攻击弱小群体。但若转变思维,变降维打击为降维扶持,通过优势群体主动传授知识,促进低层级群体的成长,从而实现整体的均衡发展,则是社会主义中国可借鉴和使用的方法。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提出要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可看作是降维扶持在中国近、现代经济领域的雏形和首次运用;脱贫攻坚战则可看成是先富带动后富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

降维扶持在科技知识领域也早有实践:杨振宁先生从2004年起就主动为清华大学大一本科生上大学物理课,后清华一直坚持院士及以上级别专家为大一新生上基础课并影响到其他高校;中国船舶集团北京院所长期到北京中小学进行舰船知识讲座,普及舰船知识弘扬爱国主义;中科院系统设有科技开放日,100余家研究所每年春夏之际对普通民众开放,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普及科学知识。以上活动均得到大众的支持,参与热情逐年高涨。

由此可见,科技知识的传播通过降维方式是可行的。

科技知识降维扶持的本质和内涵

首先,降维扶持突出的是降维,即高端优势的群体或个体向下给予帮助而不是弱势群体向上寻求帮助。在科技知识层面,弱势群体常会存在求助无响应的情况,如地方中小企业在产品、产业发展升级转型时所面临的问题;也会存在求助无门的情况,如偏远地区学生对于前沿科技知识的了解诉求;还会存在不知道自己需要帮助的情况,如中老年人面对金融诈骗和农村村民沉迷于封建迷信活动的事例。长此以往,科技的高速更迭只会增大群体间的知识和信息差,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贫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进步,需要更多掌握先进科技知识的群体或个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打开“上帝视角”,主动为相关低层级群体进行科技知识普及教育。

其次,降维维度要适中。降维幅度过小,群体间的思想水平和认知水平相似,相互间只能学习借鉴,无法达到醍醐灌顶或重新认知的作用。例如,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常因无法发现孩子的真实知识盲点,导致无法高效解决孩子疑问,从而出现孩子不认真听、情绪抵触的情况。降维幅度过大,生活经历和固有思维层级差异导致的认知偏差又很难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说来弥补,会给人一种教“天书”、不知所云的感觉,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借鉴美国航母编队为确保指令有效、实时传递而设置的三级传递制度,结合清华大学院士为大一新生上课的做法,可尝试按照现有学历体系或职称体系划分维度,按照3耀4级差级来降维普及科技知识,以确保受众听得懂、学得进且有启发性。如可让研究生来教育初中生,教授级专家来指导工程师业务等。目前,已有部分地区按照此方法在实践:如深圳年薪30余万元招聘硕博研究生作为中小学教师,以满足学生对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方法的渴求;杭州余杭招聘硕博到街道办任职,以满足地区高新企业对业务沟通和创新管理服务的需求。

最后,降维扶持的重点是扶持。扶持不是包干代办,而是要扶助和支持,以培养公众的科学性思维和实践方法为目的,在态度上反对愚昧和无知,在做事方式、技术运用方面,不拘泥于常规和旧例,能打破思维的固有束缚,做到化繁为简、别出心裁,以实践经验来指导创新。即使扶持过程缓慢,也需要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否则又会陷入到经济扶贫曾出现过的“坐等要”困局。

科技知识降维扶持的实施路径

高校和研究所可主动为本地中小学生讲授专业性技术基础知识和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潜能。在中、高考等面临抉择的时刻,学生可主动向行业紧缺方向和重点方向发展,把自我选择和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可主动为残疾人士、不富裕人群和刑满释放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满足个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愿,带领他们增强技能、劳动致富,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缓解国家压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军队和军工企业可主动为各类人群科普最新国防技术发展动态,讲解成绩背后的艰辛,树立爱国奉献意识和负重前行的责任担当,让人民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社区、街道和村组等可针对辖区的具体需求,在垃圾分类、医疗保健、生活技巧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邀请专家来培训,解决群众生活生产实际问题,促进科学理念融入生活。

科技知识降维扶持的意义

降维在军事和经济领域中的成效是直观的,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可直接得以证实,其本质上是量变的结果。而科技的形成和运用需要时间,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本质上是个体认知发生的质变,从接受到运用需要一定时间,因而不能一蹴而就。科技知识的降维扶持在短期内成效或不显著,但对于个人科学观念的树立、实践方式的更新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国家强调经济内循环的前提下,科技知识也应该内循环,重点解决科技知识普及和应用不均衡的情况,同时促进科技知识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为经济内循环服务。知识优势群体应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同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实现科技知识的向下循环;知识需求方也应抓住机会,学习新技术和技能,形成爱学习、会学习、学以致用的氛围,把科技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降低社会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科技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实现科技知识的向上循环。

猜你喜欢

科技知识降维普及
混动成为降维打击的实力 东风风神皓极
高端交流平台需要强化国家科技知识资源建设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自建企业科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探索
降维打击
高中学生新科技知识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一种改进的稀疏保持投影算法在高光谱数据降维中的应用
基于特征联合和偏最小二乘降维的手势识别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