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居民婚姻倦怠相关性分析
2021-04-10汪家龙俞荷俊胡志海
汪家龙,俞荷俊,胡志海
(1.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2.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婚姻压力加大,婚姻质量下降,婚姻存续时间变短,离婚率持续攀升。据民政部历年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离婚对数1980年为34.1万对,到2010年上升为196.1万对[1],2016年、2017年快速上升为415.8万对和437.4万对。离婚对数较上年分别增长8.3%和5.2%。黄山市的登记离婚对数从2014年到2017年分别是2878对、2989对、3268对和3694对,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为了解黄山市居民的婚姻压力及倦怠程度与离婚意向之间的关系,对黄山市已婚居民进行调查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已婚人士,未婚、丧偶、离异者不参与调查。为方便调查,采用微信朋友圈发放问卷星调查问卷,并向朋友推荐,请他们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推荐,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参与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789份,其中黄山市外211份,弃去不用,黄山市578份,作为分析对象,有效率约73.3%。其中男性193人,女性385人;初婚536人,离异后再婚39人,丧偶后再婚3人;婚龄在3年以内29人,婚龄4—7年45人,婚龄8—10年74人,婚龄10年以上430人;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下390人,专科68人,本科及以上120人;自认为经济状况差62人,自认为经济状况一般425人,自认为经济状况好91人。
(二)工具
1.婚姻压力量表(MPS)
该表由李永鑫等于2009年编制[2],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以1—5级计分,分别以经济压力、感情压力和性生活压力三个维度来综合判断婚姻压力,其α系数分别为0.80、0.80和0.75,信度良好。
2.婚姻倦怠问卷(CBM)
该问卷由Pines编制,李永鑫等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3],共21个条目,每个条目以1—7级计分,21个条目的平均得分为本问卷的总得分。其中零倦怠<3,3≤轻度倦怠<4,4≤中度倦怠<5,高度倦怠≥5分,其α系数为0.9—0.93,信度较高。3.离婚意向问卷(DII)该问卷由Webster编制[4],共2个条目,其α系数为0.71,信度良好。
(三)统计方法
采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后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婚姻压力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婚姻压力在性别、年龄、学历、婚龄等方面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单位性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婚姻压力总分低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职业者(P<0.01);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和其他职业工作人员婚姻压力总分低于国有企业者(P<0.05)。家庭经济差者婚姻压力总分高于家庭经济一般者和家庭经济好者(P<0.01);家庭经济一般者婚姻压力总分高于家庭经济好者(P<0.01)。
表1 不同群体婚姻压力得分比较(x±s)
续表1
(二)婚姻倦怠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单位性质、年龄、学历、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婚史、婚龄中婚姻倦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婚姻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群体倦怠程度比较(n,%)
续表2
(三)不同离婚意向组和是否会跟配偶提出分手组的婚姻倦怠程度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离婚意向组和是否会跟配偶提出分手组的婚姻倦怠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四)婚姻压力、婚姻倦怠和离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婚姻压力总分、婚姻经济压力、婚姻感情压力、婚姻性压力、婚姻倦怠与离婚意向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见表4)
表4 婚姻压力及各维度、婚姻倦怠、离婚意向的相关性
(五)婚姻倦怠及离婚意向对婚姻压力的预测作用
以婚姻倦怠为因变量,以婚姻压力总分及各维度、离婚意向及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单位性质、性别、家庭经济)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压力及离婚意向进入回归方程,提示婚姻压力和离婚意向对婚姻倦怠有预测作用(F=115.88,P<0.01),共同解释了婚姻倦怠总变异量的28.7%。(见表5)
表5 婚姻压力及各维度、离婚意向对婚姻倦怠的预测作用
三、讨论
(一)婚姻倦怠现状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婚姻倦怠程度与工作单位性质、年龄、学历、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婚史、婚龄均无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倦怠率高于男性(x2=3.87,P<0.05),家庭经济差者倦怠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一般及家庭经济好者(x2=8.04,P<0.01)。
578名分析对象中,男性193人,女性385人,婚姻倦怠总分为59.03±14.31,其中零倦怠391人,约占67.6%;轻度倦怠158人,约占27.3%;中度倦怠26人,约占4.5%;重度倦怠3人,约占0.5%。倦怠率合计约32.4%,高于李艺敏等于2014年检测的26.6%。[5]男性在婚姻中的零倦怠率为73.06%,高于女性的64.94%,倦怠率男性为26.94%,低于女性的35.06%,显示女性比男性在婚姻中更易倦怠。在国内外的多项婚姻调查中,女性的倦怠率均高于男性。在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人群中,自认经济状况差和自认经济状况好的零倦怠分别是53.23%和74.73%,二者的倦怠率分别为46.77%和25.27%,有显著差别。
(二)离婚意向与婚姻倦怠之间的关系
不同离婚意向人群婚姻倦怠程度差异(表3)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过去一年中经常有和有时有离婚念头者的零倦怠率为40%,倦怠率为60%,而从无和偶尔有离婚念头者的零倦怠率为73.43%,倦怠率为26.57%,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显示婚姻倦怠人群中有明显的离婚倾向。认为配偶肯定、也许会提出分手者零倦怠率为42.6%,倦怠率为57.4%,而不大可能和肯定不会者零倦怠率为73.7%,倦怠率为26.3%,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三)婚姻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以婚姻倦怠为因变量,以婚姻压力总分及各维度、离婚意向及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性别、家庭经济)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压力及离婚意向进入回归方程,提示婚姻压力和离婚意向对婚姻倦怠有预测作用(F=115.88,P<0.01),共同解释了婚姻倦怠总变异量的28.7%。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婚姻倦怠可以预测离婚意向,是可能离婚的一个重要信号。因此,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意识到出现婚姻倦怠时,要引起足够的警醒,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克服或寻求家人、朋友及有一定专长的专业人士的帮助,改变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走出倦怠困境。不能消极地认为倦怠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从而放任倦怠的加深。
(四)婚姻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
婚姻倦怠是20世纪80年代由Pines首先提出的[6],据其研究,导致婚姻倦怠的最主要因素是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研究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均显示,婚姻总压力、经济压力、感情压力和性生活压力均与婚姻倦怠呈显著的正相关。
婚姻倦怠是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生活中产生情感上、心理上甚至是身体上的不适感,是一种心理过程。Pines认为,婚姻倦怠是由不实际的预期和生活的不如意共同引起的[7],是多个小事件逐个累加而成,从而使一对关系密切的夫妻开始变得疏远,并产生离婚的意向。因此,对婚姻倦怠可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干预。
(五)婚姻倦怠的消除方法
1.正确认知家庭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经济状况的差距是婚姻产生厌倦的最重要因素,其P值为0.009,具有显著差异。家庭经济差的夫妻要正确看待收入,理性分析,不能总是抱怨对方收入低,为家庭债务争吵不休,从而影响了夫妻感情。强调双方为提高家庭收入而努力奋斗、踏实工作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无论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上来说,经济收入差并不能成为婚姻倦怠的必然理由,要让感情、爱情成为婚姻生活的基础,成为婚姻的起点和终点。
2.保持异性吸引力,减轻性压力
异性吸引力分为表象吸引力和内在吸引力。表象吸引力是外部形象,无论夫妻哪一方,不仅要在工作、社交场合注重个人形象,在家庭生活中也要适当重视,防止对方的审美疲劳,甚至厌倦。内在吸引力是指对家庭、配偶的责任感和社会能力的总和。维持婚姻最大的力量是责任心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保持异性吸引力,可以用美满、和谐的性生活牢牢维持婚姻关系,提高满意度。
3.增加沟通技巧,减轻情感压力
婚姻的两个重要功能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在令人满意的婚姻中,夫妻双方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在情感、社交、身体上保持亲密。良好的沟通技巧,不计较对方的小缺点、小毛病,善于倾听,理解、关心、体贴对方,为配偶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多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而不能采用指责、谩骂、斗气、冷漠的方式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4.善于经营婚姻,减轻婚姻总体压力
Vinkers[8]提出,对伴侣的控制欲会对夫妻双方的信任造成负面影响。面对高离婚率,夫妻双方都要把婚姻生活当作工作一样主动去经营,而不是坐等享受对方为自己的奉献,更不要试图控制对方。要善于处理夫妻间的冲突,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重复性和隐蔽性的矛盾。夫妻间要做到相互尊重与欣赏,相互理解与信任,相互包容与支持。夫妻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避免的是无谓的冲突,更要善于自控,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9]教授认为,自控力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
因此,婚姻倦怠是长期日积月累形成的,既不会突然爆发,也不会突然消失。夫妻间要正确认识婚姻中的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和性压力,时刻警惕婚姻倦怠的出现并及时化解,要用建设性的方法解决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冲突,才能提高婚姻满意度,减少离婚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