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在哮喘学龄前儿童病例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0谭艳平吴杨超吴雅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同龄呼气教育者

谭艳平 吴杨超 吴雅娜

支气管哮喘系儿童群体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种,学龄前持续性哮喘存在多发性特点,肺功能监测具备客观性针对性评价意义,并且呼吸训练是主要且有效的肺康复举措,监测与治疗双重积极效应兼备[1,2]。学龄前儿童耐性缺乏、理解配合度不佳等对肺功能监测的规范有效实施及呼吸训练的成功开展形成较大阻碍[3],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对哮喘学龄前儿童病例实施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儿童80 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为: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年龄3~7 岁,认知沟通精神正常,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心肺消化道病种并存,全身器质性病变,拒绝参与研究。以信封法分为试验组40 例、对照组40 例。试验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龄(5.75±1.03)岁;哮喘程度:轻度16 例、中度15 例、重度9 例。对照组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5.65±1.12)岁;哮喘程度:轻度15 例、中度14 例、重度11 例。两组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患儿年龄、性别、哮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开展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由责任护士做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意义及方式讲解示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2.1 同龄同病教育者筛选与培训。选择具备积极主动配合意识行为且有能力吹动距离65~70 cm纸张的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同龄同病教育者,护理人员对入选者实施专项培训。①肺功能监测。以特制呼吸训练器为工具,责任护士以言语讲解、行为示范、视频播放方式,将肺功能监测配合动作要点、操作标准及注意事宜等向同龄同病教育者做出指导,如借助于特定响声引领儿童患者启动深呼吸以实现呼气吸气时间延长的训练目标,以同龄同病教育者学习接受能力为据设置培训时间为15~20 min,培训完毕后以肺功能监测操作标准为依据实施专项考核,考核分值达80 分之上,且三次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检测操作最佳结果与次佳结果差距在0.20 L以下(操作质量B 级)为考核达标,可担任同龄同病教育者之职。②呼吸训练。包括腹部呼吸运动、扩胸运动及向前弯曲运动三个内容,培训方式同肺功能监测,培训完毕后以呼吸训练法操作动作标准加以考核,评分≥95 分视为合格,可担任同龄同病教育者之职。

1.2.2 同龄同病教育活动的实施。责任护理人员将同龄同病教育者与患者进行结对捆绑,由教育者对患儿行一对一式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示范讲解。①肺功能监测:同龄同病教育者着宽松衣物取端坐位,上身维持直立,头部处于正直状态,以上下齿将测试口含嘴轻轻咬住,并以双唇将口含嘴紧紧包住,双腿行自然摆放,于静息状态下行三次呼吸,慢速呼尽胸腔内气体直至无法再呼气为止,然后以最大力量快速不停顿地吸气直至肺部饱和,接着再快速以最大力量不停顿地呼气直至无法呼气,最后以深吸气模式恢复至平稳式呼吸状态。同龄同病教育者先行全流程操作一次,然后进行动作分解式示范,最后再行序贯整合式示范一次,患儿无疑问后于同龄同病教育者及家长陪同下以所习得的方式与技巧接受肺功能监测,以三次重复性较佳的平均值计为监测最终结果。②呼吸训练:腹部呼吸运动:取屈膝平卧位,双手于身体两侧自然放置,上腹部放松并行闭嘴吸气,幅度以不引起肺部扩张为度,然后将双唇缩紧并行慢速呼气直至无法呼气时终止。向前弯曲运动:取端坐直立位,腹肌行收缩,头下伸至膝部以下,随躯体上升行闭嘴吸气动作使腹部充分扩张,最后维持于端坐直立位行缓慢呼气。扩胸运动:取端坐直立位,置双手掌部于最下肋骨处,行用力吸气运动使胸扩张至最下肋骨处,然后以双唇紧缩法行呼气动作使胸腹部得以充分收缩,呼吸完毕后以手掌对肋骨行轻轻压迫,完全排除肺底之气。同龄同病教育者对上述呼吸训练活动行总分总式示范演练,患儿无疑问后于家长及护理人员指导督促下开展独立训练,每日行训练2 次,每次对三个动作行10 个循环训练。

1.3 评价指标

1.3.1 比较两组干预后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与成功率。包括检查体位、口含嘴放置、鼻夹使用、用力吸气且快速吸饱不停顿、用力快速呼气且不停顿、最后深吸一口气、取下含嘴、口面部清理、衣物整理、卧位调整等十个环节质量,各项节可正确配合赋1 分,反之赋0 分,总分10 分,分值愈高提示有效配合度愈高,经肺功能监测操作标准考核分值达80 分之上,且三次FVC、FEV1 检测操作最佳结果与次佳结果差距在0.20 L 以下(操作质量B 级)视为肺功能监测成功。

1.3.2 比较两组干预后肺功能康复效果。以《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指南[4]为依据进行评价,FVC、FEV1、FEV1/FVC≥80% 预计值评价为肺功能正常,60%~79%者为肺功能轻度下降,40%~59%者为肺功能中度下降,≤39%者为肺功能重度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评分与肺功能监测成功率比较见表1

由表1 可见,试验组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儿童病例干预后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评分与肺功能监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8.24,χ2=5.00,P均<0.05)。

表1 两组干预后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评分与肺功能监测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干预后肺功能康复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肺功能康复效果比较/例(%)

由表2 可见,试验组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儿童病例干预后肺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90,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系由多种细胞共同参与所致的气道慢性炎症,发病者以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多变性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等为主症,清晨夜间均可发作,大部分可获自行缓解。儿童型哮喘发病多始自于学龄前期[5],每3~6 个月行肺功能检测一次为该病种首要诊断手段,肺功能检测中所涉及的FEV1及FVC 等检测项目对于小儿的哮喘严重度及肺功能水平等可做出有效诊断,但学龄前哮喘患儿受耐受度、理解度等低下的影响而多无法对肺功能检测做出有效配合,对其早获确诊与合理治疗的负面影响巨大[6]。呼吸训练为该病种首要治疗策略之一,指借助于腹部呼吸、扩胸及向前弯曲等运行而实现肺功能改善的训练技术[7],学龄前儿童所存在的依从性与自律性不佳问题使其无法严格按项目按量按频次按标准规范完成呼吸训练,极不利于其肺功能恢复[8,9]。常规的肺功能检测与呼吸训练护理采用的是责任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长做演示指导,并由家长对患儿进行进一步指导与督促的方式,患儿的动作要领掌握度较为低下,严重限制良好可靠诊疗效果的获取[10]。

本次研究采用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对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结果显示,采用同龄同病示范教育的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儿童患者干预后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评分与肺功能监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学龄前期儿童患者中,可提升其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评分与肺功能监测成功率。同龄同病示范教育活动的开展,首先在学龄前期(同龄)支气管哮喘(同病)患儿中进行教育者的精心选择,然后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培训考核确保同龄同病示范教育者教育能力,然后由同龄同病教育者通过总流程示范-分解动作细节示范讲解-整合序贯式再示范过程,让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于相同年龄层同类病友示范教育情境下进行学习,同龄同病的学习氛围下,患儿学习兴趣较高,教育与被教育者间可以其年龄层适用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沟通效果更佳,护理人员全程在旁观察指正确保交流信息的正确性,还可通过榜样效应激发患儿好胜心,使其集中注意力加以学习与模仿,充分适应学龄前儿童注意力易分散、多动好奇心强、学习模仿能力及行为可塑性强的学习特点[11],患儿于年龄相仿者相处过程中进行自然的行为动作学习与模仿,学习气氛轻松愉悦类似于游戏情境[12],患儿目睹同龄同病教育者轻松地进行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活动,使其对上述两种医疗活动形成无害无痛苦印象,增强主动配合意识,无压力状态下患儿的学习模仿行为更具主动性,学习模仿效果更具可靠性,故而可获得较好的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教育效果,提升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监测有效配合度,促成肺功能监测成功率的提高,使患儿成功启动与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呼吸训练活动并受益于此而迎来肺功能的良好恢复。

猜你喜欢

同龄呼气教育者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Facing peer pressure at high school直面同龄压力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民工叹
扔掉为师的包袱,当好“同龄”掌舵人
Let's play!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