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
——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2021-04-10李伯华龚文静窦银娣
曾 灿, 李伯华*, 龚文静, 窦银娣
(1.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湖南 衡阳 421002; 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3.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2)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美学与经济价值,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其保护与发展[1].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间日趋“萎缩”,传统村落空间“负”效应日渐凸显,传统村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失衡、品质下降,社会文化基因断裂、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生活、生产空间秩序混乱等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2-4].因此,如何客观认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修复和改善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推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更新与改造,在国家大力保护传统村落、强调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末,西方国家乡村普遍面临着后城市化时期的乡村转型,学术界积极探讨乡村转型对策、寻求乡村振兴路径.面对乡村转型出现的诸多问题,乡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成为乡村转型的研究重点,研究多体现在乡村聚落形态发展变化及其过程[5]、乡村适应性转型发展及城乡发展关联等方面[6-7],近年来,逐渐转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领域[8-9].国内对人居环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研究的主要学科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转型发展、系统评价、空间形态、更新活化等问题逐渐吸引学者们的眼光,从历史学[10]、社会学[11-12]、建筑学[13]、地理学[14-16]等多学科探讨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问题,多学科融合研究趋势越发明显[17-19].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撑[20-21],但也存在诸如研究成果较少、关注焦点分散、研究方法单一、学理分析较弱等问题,亟需学者们从新的研究视角关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聚落“双修”(文化基因修复和景观基因修补)的概念,以中国传统村落兰溪村为例,从聚落“双修”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的作用机理和应对策略,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经验借鉴.
1 聚落“双修”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
1.1 聚落“双修”的概念内涵
相对于聚落“双修”这一概念,“城市双修”是先于其提出的,“城市双修”的本质是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更新改造.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倡城市修补,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由此确立了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22].综观城市更新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更新组织模式经历了完全由政府主导,到市场逐步参与形成公私双向合作,再到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形成多方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更新方式也从大规模城市更新,转变为以谨慎的、渐进的社区邻里更新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再开发.然而,作为人类物质生活的载体,聚落中重要类型之一的传统村落,这一手段同样也适用,迫切需要解决如何更新、修复这一难题.
刘沛林等学者利用“基因分析法”提出了村落景观可从整体布局特征、基本形态、民居特征、主体性公共建筑、环境因子、文化标志等层面进行识别,分为文化、建筑、环境及布局基因[23-24].受其启发,本文由“城市双修”延伸出聚落“双修”理念,强调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中“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的重要性.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19],将聚落“双修”定义为:文化基因修复即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精华,解读村落文化价值、村落空间与建筑文化标志、生活传统与信仰,传承文明,重塑村落文化自信.景观基因修补,对环境基因、建筑基因、布局基因的修补,即修复传统村落中被破坏的山水、湿地、植被等自然景观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人居环境;修补完善破损建筑与设施、修旧如旧,置换建筑功能,提升村落特色和活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重构村落功能空间.
1.2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与聚落“双修”的兼容性分析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地域空间、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包括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物质平台;地域空间系统是居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社会文化系统是居民生产生活的社会基础[20].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变迁过程,作为物质载体和环境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转型过程中的生态功能维系不可或缺;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既在空间组织上形成一定的逻辑秩序,也在思想文化上遵循固定的发展规律,社会文化系统转型试图营造舒适、和谐的乡村氛围,留住“乡愁”;地域空间系统作为空间载体,其转型体现为用地、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与优化及传统建筑更新与营建.这些与聚落“双修”中的景观基因修补、文化基因修复的目标非常契合(表1).
表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与聚落“双修”策略兼容性分析Tab.1 Analysis 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settlement “double-repair” strategy
2 聚落“双修”视角下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
2.1 研究区概况
兰溪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西南部(图1),是勾蓝瑶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中心,包含黄家村和上村,以村内的小溪“兰溪”命名.据据《勾蓝瑶人文志》记载:“溯余兰溪,自汉魏始居,经隋唐至元宋,有梅山、千家峒、青州、吉安等地各姓瑶民陆续入迁.”至今延续40多代,历经1 000多年,各姓民居以祠堂为中心展开,街巷分明,形成以血缘、地缘为关系纽带的聚居形式,虽历千年,但聚落位置基本不变,村落格局基本保存完好.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开发的持续进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均发生了变化,兰溪村人居环境面临一系列破坏性建设、建设性破坏等问题.因此,选择兰溪村作为研究案例,从聚落“双修”视角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兰溪村是本课题组长期追踪的案例地,课题组连续3年在兰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获取了村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等信息资料以及村民居住、生产、消费和交往等空间行为数据.
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the research sites
2.2 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
近年来,政府、村民依托兰溪村保存良好的古村落风貌和特有的人文景观资源,以旅游开发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千年瑶寨、文化古村特色,大力发展古村落山水文化休闲游.兰溪村借此机会完善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恢复传统社会文化、治理村落自然环境,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人地关系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空间开发无序、文化传承断层、多元利益冲突)[21].当前趋势下,不管是城市或是乡村,其“双修”的目的不仅是在于物质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其前瞻性的目标是“双修”后带来的社会、经济、物质环境和文化建设等人居环境各个方面综合的、可持续的改善和提高.对破坏的建筑景观、流失的社会文化、冲突的聚落空间和恶化的生态环境等进行整治与改造,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图2).
图2 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Fig.2 The “double-repair” mechanism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Lanxi village
2.2.1 自然生态系统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 自然生态环境是村落人居系统的物质平台,是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无序的村庄建设、过度的开垦山体、盲目的引水灌溉成为兰溪村生态环境破环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的周边山体,给村落保护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水资源几近枯竭,“兰溪八景”多已不存,尽管实施封山育林,但自然生态缓慢恢复.针对大面积山体破环,以政府主体为主,实施人工修补,恢复自然生态面貌,做好防灾工作.针对水体破环,以村民为主体,保护兰溪河等水体岸线,减少污染排放,保证水质安全.在村落生态空间上,在村民主体与政府共同的作用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绿地景观系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系统转型发展.
2.2.2 地域空间系统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 在地域空间系统中,传统建筑与地域环境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对人居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随着村落开发建设,其人居环境空间载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 传统建筑上,部分历史建筑破损严重,如墙体严重倾斜,部分墙面存在开裂现象,楼板腐蚀严重,梁、檩条等已趋于腐烂等;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下,村民基于居住与旅游服务需求自主改造自家民居建筑,这些非专业化的个体行为也对传统民居建筑结构造成了伤害;此外,由于兰溪村大部分年轻人追求舒适、自由和富足的生活,不愿居住在原有古建筑群中,人口逐渐向外围集聚,村落空心村现象严重.2) 土地利用上,因疏于规划管理制度,不同用地类型相互混杂交织,占用耕地建房及存在布局结构不合理、发展无序化等问题.3) 产业结构上,以农业为主,伴随着逐渐兴起的乡村旅游业,但目前,产业结构较单一,村民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低.基于此,兰溪村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为主体,修补完善破损建筑与设施、置换建筑功能,提升村落活力;调整土地结构,腾退违法建设用地,置换部分用地功能,增加商业金融用地,满足旅游供给的需求上解决土地利用比例问题.同时以政府+农户的管理形式,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以农业文化体验、生态度假的旅游业态,增加就业岗位,转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既解决了空心村问题,又解决了发展问题,有效实现了传统村落地域空间系统转型发展.
2.2.3 社会文化系统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兰溪村村民与外界交往越发频繁,原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体系开始改变,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强烈的冲击,正逐步消亡并为之取代.传统“礼制”(礼仪、礼义)衰弱、民俗节庆弱化、传统技艺消失,非物质遗存处于逐渐消亡的危险边缘.因此,对文化基因进行针对性的修复,以文化资源开发为前提,促使传统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得以重视、保护与延续.礼仪是生活方式、礼义是精神价值,针对传统礼仪、礼义的衰弱及活动仪式简化,以村民主体的自发式为主,特别青少年要学习瑶族特色礼仪、礼义,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使传统“礼制”赋予时代内涵并得以延续.针对民俗节庆的弱化,村民作为民俗节庆的主体,在其延续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表演的形式推广民俗节日,增强对民俗节日的重视程度.针对传统技艺的消失,以政府主体为主,通过组织培训传统技艺,利用奖赏制度鼓励传统技艺的学习.通过对文化标志与文化信仰(图腾等)、生活传统、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进行修复实现传统村落社会文化系统转型发展.
3 聚落“双修”视角下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策略
3.1 环境基因修补策略
3.1.1 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 “蒲鲤生井、山窟藏庵、犀牛望月、天马归槽、石窦泉清、古塔钟远、亭通永富、岩号平安”等兰溪八景是兰溪村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的真实写照.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进行,兰溪村自然环境受到较多的破坏,恢复兰溪村传统村落赖以依托的生态环境,需妥善养护和管理保护区域内的山林绿地,保护车尾山、老人山、马腰山、大木山、龙岩山、怡山、阳凼脑山等山上所有动植物资源,实施封山育林政策,并利用次生演替原理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护植物资源.恢复兰溪河、水渠、风水塘及周边河流原有岸线,修整驳岸和岸边步道,保证兰溪河两侧与水渠步行通道的通畅,对兰溪河沿岸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通过对村落内山、水、田、院绿化景观进行整理,打通视线通廊,构筑山、水、村融合的生态网络,形成“一环一带多节点”的绿化景观系统.
3.1.2 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 兰溪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分为自上而下的外部驱动和自下而上的内部自治.自上而下的外部驱动包括治理机制多元化,建立惩罚制度,一是顶层设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村组建立完整的工作与责任体系,形成层层管理、级级落实的治理模式;二是做好宣传和教育,利用村委宣传、广播学习等,实现村落内宣传的全覆盖;三是激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热心,积极推行“关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使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深入民心;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垃圾桶数量与垃圾收集的为、健全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建设成设施设备齐全、精致精美的村容村貌;五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对合理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村民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对破坏生态、违法建设等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当其行为严重时,应允于惩罚.自下而上的内部自治则是村民自发式行为,如做好屋前屋后的卫生、污水处理后排放、合理种植农作物、合理更新建筑等.
3.2 布局基因修补策略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聚落的空间布局形态始终处于自下而上的缓慢渐进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村落布局基因主要针对村落居民点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要素,以地域空间为载体,村民主体,政府主导进行修补,目标是丰富产业业态,重构功能空间(图3).
图3 布局基因修补策略Fig.3 Strategy of layout gene repair
3.2.1 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 目前,村庄用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兰溪村建设用地以居住为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产业及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不足;二是新修住房多建于道路两侧或按自然地形分散,布局较为凌乱且存在占用耕地现象;三是传统村落自身的用地规模有限.为更好地保护与塑造具有勾蓝瑶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风貌,发展文化及旅游事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应合理调整村落农用地、生态用地及建设用地布局.首先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守好耕地红线;其次,根据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再次增设相关配套设施用地及预留用地.具体为在村落西侧建设兰溪新村,安置村民;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增加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满足兰溪村发展需求;将核心保护范围内部分居住用地调整置换为商业和旅游、文化展示用地,居住人口外迁,降低人口密度,由此提高对文物建筑及古建筑的保护,提升环境质量;为了加强对外接待游客的能力和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兰溪两侧的部分用地置换为村庄公共场地,提高村域的绿地率.
3.2.2 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 上村与黄家村是一个山地丘陵环绕的聚居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香柚、香芋、香米”久享盛名,此外,烤烟也是兰溪瑶族村农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兰溪村基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充分利用自然农业、生态环境等,把传统农业与商业、展览、观光、旅游度假有机结合起来,将休闲旅游产业培育成兰溪村的主导产业,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农业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生态养生旅游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机农业、生态养殖业作为基础产业,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兰溪村传统农业的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加快兰溪生态文明村建设.
3.3 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基因载体,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历史以及科学价值,兰溪村建筑基因修补即是以村落形态布局、民居、主体性公共建筑等为主体,加强建筑风貌协调、建筑高度控制、建筑立面与平面改造,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实现建筑基因有机活化(图4).
图4 建筑基因修补策略Fig.4 Strategy of building gene repair
3.3.1 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 通过对兰溪村建筑的质量、年代、结构、功能、风貌、高度等分类统计,可以发现,兰溪村以一层的传统民居建筑为主,砖木结构,总体建筑质量一般,虽然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建筑占85%以上,但建筑风貌较为协调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它有关法令、法规的要求,对研究区788栋建筑提出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治等修补方式(表2).对门(M)、窗(C)、墙体(Q)、屋顶(W)及其他建筑细部(T)按风貌、质量分为五类,其中Ⅰ类为总体风貌与质量均很好,材料、结构及典型细部构件地方传统特色明显;Ⅱ类为风貌尚好但质量稍差,如整体结构有些松动,外表面及装饰细部、构件等局部破损,色彩脱落等;III类为具有传统风貌特色,但质量较差,结构破坏严重,大部分构件破损;IV类为风貌已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形式、材料、色彩等做了较大改变),但质量较好,且位于非重点地段、部位,对建筑立面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V类为形式、材料、色彩等均不具地方传统特色,且位于重点保护地段,严重破坏建筑整体立面和周围环境.根据分类提出建筑细部构件的整治措施(表3).
表2 传统建筑修补方式一览表Tab.2 List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repair methods
表3 传统建筑细部整治措施Tab.3 Detailed renovation measure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对于已经消失的公共建筑,如勾蓝瑶同胞依山就势修筑了四道防御工事——石城墙(石城门)、守夜屋、关厢、门楼,已有部分防御工事(如关厢)已经消失.对于该部分建筑的修补不能急于求成,进行大规模建设,可根据其景观基因建立其相应的数据库,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三维数字化的公共建筑,增加传统村落虚拟体验区,既可以为居民增加文化自信,也可为游客带来新的旅游体验.
3.3.2 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 兰溪村古建筑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旅游者最主要的游览景观,近年来,在旅游发展带动下,民居建筑开始由居住功能向旅游功能(餐饮、民宿)转变,公共建筑由祭祀功能向旅游功能(表演、展示)转变.基于此,对建筑基因的修补要遵循“修旧如旧,恢复传统” 、“功能置换,激发活力”、“营造公共空间”的原则.因此居民建筑外观应以小尺度的织补为主,保持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景观,维持整体景观的色彩与高度的协调,不进行大规模外观改造.居民建筑内部,一方面,采取适当规模装修,遵循现代生活的要求,更新老化的建筑材料,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针对旅游发展的需求,对空心房、空闲宅基地及有改造意愿的居民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形成娱乐、住宿、餐饮一体化的建筑空间,并对荒地进行景观化处理,成为游客观赏与学习的场所,实现功能转化.
在修补的过程中政府组织编制传统村落风貌改造规划,适当放宽居民对居民建筑内部的装修,引进专业化技术团队指导村民对村落建筑进行修缮,专业技术团队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方案学习借鉴当地居民村落营造的手法,从而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专业协作等多元合作的效果,有效缓解人居环境系统多元主体的矛盾.
3.4 文化基因修复策略
兰溪村文化基因修复即是恢复整体风貌格局,传承地域文化,活化民间礼仪、民间节庆和祭祀活动等,重塑文化自信,再现地方特色,以此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3.4.1 新旧有别,分区分级保护 社会文化系统是传统村落人居系统地域性、文化性的精神体现,地域空间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是人居系统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也是地域文化产生的主要场域[21].根据村落现状特征,对兰溪村进行分区分级保护(图5),具体为:将兰溪村古建筑群形成的聚居地划定为核心保护范围,保护兰溪村各个时期的传统民居,保护以祠堂和庙宇为社交活动及精神空间的中心格局;保护兰溪村悠久浓厚的防御氛围,保护门楼,守夜屋,关厢等防御性建筑物.以古城墙及北侧山体山脊线为界,西至古城墙以西100 m处,东、南至龙岩山山脚为建设控制地带,改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保留空间肌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空间载体,如宗祠、庙宇、戏台、凉亭、风雨桥等,形成村落的传承空间和场所[25].将建设控制地带外围良好的自然山体均划分为环境协调区,最大限度保护兰溪村的自然环境景观,控制和引导村民的建设活动,延续村落与山体田园、河流水域的融合与共存关系,保持村落自然美学价值和特色景观风貌.
3.4.2 产品多元,活化文化内涵 兰溪村古老淳朴的生活历经千年延续至今,生动地反映了勾蓝瑶族乡土文化生息的过程,勾蓝瑶胞崇佛尊道,信巫敬神,奉先祖盘古,祀神农伏羲,祭祀和修行场所也就特别多,自唐以来,先后建有5座戏台和66座寺庙等,分别为四十庙、八庵、五寺、三阁、二观、一宫.勾蓝瑶几乎每月都有节日,每节必戏,每节必舞,大部分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但部分已消失或濒危(表4).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兰溪村深厚的多元文化,如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农耕文化、风水文化、历史文化等.地域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单纯的形式模仿,而是将文化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在满足当今社会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方法灵活应用,使地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兰溪村以民俗文化体验产品(包括为相公庙、盘王古庙、兰溪古商街、兰溪碑廊等)与节庆会展旅游产品(包括有湖南乡村艺术旅游节、洗泥节、湖南美术摄影艺术节、盘王节暨瑶族文化旅游节)为依托,通过旅游产品开发来活化村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表5).
表4 兰溪村传统文化存留状况表Tab.4 Table of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表5 兰溪村传统文化活化一览表Tab.5 Lis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vitalisation in Lanxi Village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从聚落“双修”视角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研究了兰溪村人居环境“双修”机理与策略.研究表明:1) 聚落“双修”本质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强调“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这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空间形态重构、生态环境适应、社会文化传承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非常契合.2) 从聚落“双修”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认为政府、村民等多元主体对破坏的建筑基因、流失的文化基因、冲突的聚落空间基因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因等进行整治与改造,可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3) 从聚落“双修”策略来看,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分级分区保护、活化文化内涵,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得以延续.提出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的环境基因修补策略.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的布局基因修补策略;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的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转型发展困境,急需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传统村落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中保护和延续文化提供新思路.作为传统村落的代表,兰溪村在“双修”视角下可以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提供样本参考和借鉴.在复杂的人居环境系统内,文化修复和环境、建筑、布局修补只是人居系统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部分尚未涉及或研究较浅,如多元主体系统是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双修实质也是人的活化,是多元参与修复与修补的过程,政府、村民等在村落转型过程中的自上而下的驱动及自下而上的自治等内容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