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火两重天的双相情感障碍
———躁郁症

2021-04-10■谢

人人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相发作障碍

■谢 默

燕子是一位躁郁症患者,那年刚生完孩子,她就有了产后抑郁。原本活泼外向的人突然安静下来,每天躺在床上发呆,不吃不喝,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亲友同事前来探望一律不见,连看见孩子都觉得“烦死了”。孩子奶奶看不惯,抱着孩子在旁边挖苦:“你看看你妈,成天睡,也不起来。”谁也没认为这是病。

过了两三个月,燕子的“懒”病一下好了。半夜两点多就醒,打了鸡血一样跑到厨房里擦洗抽油烟机。燕子的母亲起床上厕所,看见她吭哧吭哧干活,不明所以。“你看我,好了,可爱干活儿了。”说话时,燕子头也没抬。

那之后,燕子每天都有使不完的精力。儿子没用的纸尿裤被她一遍又一遍地叠,方方正正摞一排;在菜市场气冲冲地为陌生人打抱不平,把周围的人都吓跑了;一跟人聊天就收不住,说到嘴角冒白沫还停不下来……

那段时间,她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忽高忽低。她只顾享受那种被抛到高空的快感,察觉不出任何问题。直到有同事建议她到医院看看,她才知道自己得了躁郁症。

在中国,像她一样的躁郁症患者大约有700万例。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和抑郁症一样,是心境障碍的一种。所谓“双相”,简单讲就是躁狂症与抑郁症兼而有之,而且患者的心境会在两种极端状态下波动———时而登上躁狂的高峰,时而陷入抑郁的低谷,就像在坐过山车。相比之下,重度抑郁患者的心境只沿着单极(低谷)发生波动。

在躁狂状态时,患者可能会欣喜若狂或极度愤怒和敏感,变得情绪高涨、爱管闲事、容易发脾气、乱花钱,整天不睡觉,且对自身的能力抱有迷之自信。与此同时,奔逸的思维还会让患者更加健谈,与平时相比,患者的精力和行动力都会明显提高,注意力和知觉感官都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冲动和鲁莽的行为。

躁狂停歇后,患者可能会逐渐螺旋式地陷入抑郁状态,也可能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感觉良好时毫无征兆地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如果说重度抑郁是一不小心摔进了深坑,那么躁郁就可能是撑杆跳外加托马斯旋转之后直直砸入坑中。这时,患者可能会变得极度压抑或极度沮丧,体重减轻,食欲减少,感到疲劳却难以入睡,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沉思中构想自杀的计划等等。

躁狂或抑郁的发作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数月。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不同,大约有40%的患者并不会交替地体验到抑郁与躁狂,而是同时体验这两种心境。有过混合发作的患者将这种经历描述为“疲劳但极其兴奋”的感觉。混合型躁狂症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格外悲观、绝望、疲惫,不能全神贯注,但同时也仍感到兴奋、焦急、急躁、有紧迫感、缺乏睡眠,而且思维飞速转动。

所以有人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世界,是停不下来的跳楼机。”

如何判定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五版(DSM-5)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描述如下:一系列会导致个人的情绪、精力和行为能力出现极大波动的脑部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诊。因为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都有抑郁这个共同点,大约10%到2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容易在第一次被误诊为只有抑郁症。还有一些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只有当专业人员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病情以及过往经历时双相障碍才会被发现,才能得到更准确的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如何判定?

DSM-5 中指出,患者至少要有一次躁狂或轻度躁狂的经历,才可以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对躁狂症的判定标准为情绪高涨、过于充沛或易激惹的症状必须持续至少一周,并且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候症状都存在。此外,评估还包括在这一时期内,至少要存在以下症状中的三项,且存在极度反常的行为:

(1)过分自信,自我评价达到妄想程度;

(2)与平时相比,对睡眠的需求下降;

(3)言语增多;

(4)思维加速;

(5)注意力容易分散:

(6)目标导向性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7)作出不考虑不良后果的行为,例如无节制购物狂欢。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如何判定?

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时会出现抑郁症症状。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类似于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能或非典型抑郁症状,如过度睡眠和食欲。但与单纯抑郁症不同的是,双相障碍的抑郁中更可能出现一些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和妄想。

双相情感障碍的3 种亚型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包括3 种不同亚型:Ⅰ型双相障碍、Ⅱ型双相障碍和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

Ⅰ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至少会出现一次持续一周或以上时间的躁狂或混合发作,并且伴随有兴高采烈的心境和其他3 个与躁狂相关的症状(浮夸的思维、急促的言辞、奔逸的思维、跳跃的念头、冲动的行为等)。患者会以不同顺序经历躁狂和抑郁发作,通常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极度躁狂。某些患者在经历躁狂阶段后接着进入抑郁阶段,然后进入心境恢复正常的时期。

Ⅱ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会交替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与轻躁狂发作,通常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轻躁狂是一种温和形式的躁狂症,虽然它或许不会像完全躁狂那样持续那么长的时间(这种诊断的最低标准是4 天),但是所表现的症状是相同的。一般来说,轻躁狂不会给工作、家庭或社交生活带来很大问题,所以并不需要住院治疗。

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快速循环的亚型要么伴随着Ⅰ型双相情感障碍发生,要么伴随着Ⅱ型双相情感障碍出现。在快速循环中,患者的心境迅速地在躁狂或轻躁狂或混合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来回变化,而且一年中伴随有4 次或更多的障碍发作。某些患者具有“超弧度循环”,这意味着他们的心境在24 小时之内会从一极转变至另一极。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一般来说,精神科的疾病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共同起作用,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病因也主要在以下3 个方面:

遗传因素 躁郁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一般跟患者血缘关系越近,该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并且躁郁症会随着家族中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逐代增加。有研究称,遗传因素在所有病因中的比例占到了85%。

生物因素 据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等都可能引起躁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躁郁症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躁郁症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会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自杀风险高过抑郁症

相较于抑郁症,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复杂性、复发率、自杀率都更高,对自身与周围的杀伤力更大。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主任方贻儒估计,躁郁症终身复发率高达90%,高于抑郁症的80%。国外研究发现,其患者中约有20%~40%曾有过自杀行为,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 倍。

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自杀可能是一个突然的冲动行为,也可能是一件精心策划的事。自杀行为通常会出现在一次抑郁或者混合发作当中,但也有人是因为处在精神错乱或躁狂阶段由于“一时冲动”选择了自杀。

需要明确的是,自杀想法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懦弱”造成的,真正造成自杀的是大脑中的五羟色胺过低,它归属于神经生理学因素,这时患者产生自杀的想法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从心态上讲,躁郁症患者经常感到绝望,仿佛任何事情都不会好转,他们强烈地渴望从那种越发强烈的、仿佛永无止境的精神痛苦中解脱出来。当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并且感到恐惧和忧虑的时候,虽然他可能拼命地想要活下去,但是那些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灰暗预期却会将他一步步推向绝路。

躁郁症的治疗

躁郁症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是经过系统、足量的临床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目前对于躁郁症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这也是对躁郁症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控制病情,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但躁郁症的患者若要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足够的,还要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痊愈。所以患者在整个疗程中,一定要积极寻求精神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遵循医嘱,不乱用药量,不擅自停药,尤其不要在抑郁情绪峰值或有自杀想法时擅自停药!

除了专业疗法,躁郁症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自我帮助的方法,用来帮助应对症状和日常生活的挑战,比如:

1.积极参与治疗。跟你的治疗师提问题,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困惑,以及当下的需求。

2.监控自己的情绪、睡眠、压力源、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这能帮助你监测所服用药物的有效性,并更好地了解是什么触发了你的症状发作。

3.建立日程表。给自己在晚上留出固定的时间,可以平静地待着或者进行冥想。要有足够的睡眠,形成固定的生物钟,试着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睡觉和醒来。

4.制定安全计划,包括警告标志、应对策略和自己的支持系统。研究表明,超过70%的伤害自己的行为发生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阶段,所以必须知道当你处于抑郁阶段时该做什么。

5.找到健康的方法来管理压力并让自己放松。比如冥想、游泳、散步等等。

对待躁郁症患者要包容、理解

奥地利哲学家魏宁格说:“疾病与孤独相似,即使是最轻微的疾病也使人更为孤独。”对疾病不了解带来的干扰与指责往往会将抑郁症和躁郁症患者进一步推向深渊。

在我们的语境中,常轻易将神经病或精神病作侮辱话语,或者用精神类疾病的名称开玩笑。实际上,在精神疾病中,抑郁、焦虑、恐惧等不具攻击性的类型占到一大部分,真正有反社会倾向的暴力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占很小一部分。即使这样,最有效避免受到这一部分精神疾病者伤害的方式也是保持尊重和理解。

由于社会对躁郁症的认知程度较低,患者能够得到的关注和尊重并不多,甚至身边的亲人也很可能忽略他们的感受。这种无人知晓的现状,甚至比抑郁症和躁郁症本身更令患者觉得痛苦。

我们当下的认知环境,对痛苦状态缺乏一种包容的平常心。无论是喜乐还是哀愁,都是生命呈现的朴素状态,只是我们用趋乐避苦的心态将之区别对待了。精致地抵御“负能量”的人,质问着“你太悲观”的人,急于要求“你必须开心起来”的人,也许会事与愿违。不由分说的劝导开解,是对患者真实感受的一种否定和排斥,这背后传递着一种站在制高点的、自以为是的对于他人痛苦的粗暴审判。人们不会质问坐在轮椅上的人:“你为什么不站起来?”,却会质问抑郁症患者:“你怎么想不开?”

抑郁症与躁郁症患者往往内心极为敏锐,他们并非“想不开”,患者在此忍受的实际是病理性痛苦,就如感冒发烧一样。哪怕出于好意,喋喋不休的大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打扰。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安静的休养、耐心的陪伴与支持,哪怕一言不发。

在精神障碍性疾病面前,我们已证实有效的现代医学可以治愈。当自身或他人情绪出现异样时积极就医遵嘱,是对抑郁症和躁郁症患者最负责任的方式。我们还能做的,是对生命与未知存有一颗永恒的敬畏心,不让误解与冷漠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猜你喜欢

双相发作障碍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