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健康管理发展报告全解析

2021-04-10阎建军李峥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服务管理

文/阎建军 李峥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将加快健康管理专业化发展步伐,打造成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的融合模式还不成熟,目前保险市场选择提供的健康管理基本集中于“面向患病人群的健康服务”,服务类别有待进一步拓宽。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机制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供需尚未有效匹配。展望未来,健康管理产业受到来自健康保险发展、新兴科技赋能和政策利好等三方面的推动。

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费用达65195.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政府卫生费用支出17428.5亿元,社会卫生费用支出29278.0亿元,个人卫生费用支出18489.5亿元。参考“十三五”卫生费用的平均增速,预计“十四五”末期全国卫生费用将突破10万亿元。纵观近10年的数据,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30%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每年将有近7万亿元的医疗费用支出由社会和个人负担,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商业健康保险,就是针对医疗费用给付这一领域开发的保险产品,理论上将可用于分担社会及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压力,起到均化风险、降低社保基金支出的作用。2019年,保险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超过7000亿元。但相较于7万亿元的潜在市场,目前健康保险的规模还远远不足。

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自2001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机构数量以每年25%的增速发展,至2011年,我国健康管理机构以达到8000余家,其中超过70%为健康体检机构。2013年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健康体检机构数量已过万家,提供包括保健、健身与康复等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的非医学机构已超过60万家。市场规模方面,2013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仅有896亿元,但由于其发展空间被资本市场广泛看好,市场规模扩张极快,截至2018年底,已经达到1764亿元,规模增长一倍有余。且随着“健康中国2030”理念的落地,未来10年可能成为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保险市场上提供的管理项目种类繁多,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方法。本文尝试按照被服务人群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类(表1)。

表1 健康管理项目的分类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可提供(但不限于)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

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的融合发展是渐进的。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对保险公司选择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类别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保险市场选择提供的健康管理基本集中于“面向患病人群的健康服务”,其中“优化就医体验”类别入选率排名第一,因为这部分服务的市场认同度高,对销售可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保险客户发生重大疾病或同等就诊必要性的疾病时提供指定专家接诊、绿色通道、垫付医疗费用等服务,大大缩短患者从发病到就诊之间的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感受、减少疾病拖延恶化的风险。入选率第二高的服务就是在线问诊,该服务可让客户通过电话、网络或视频等方式,直接连线专科医生。医生在线解答健康问题,并可对客户患有的症状做初步诊断,指导后续就医。保险与健康管理项目的结合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除了上面两项长居高位以外,其余各项的需求变化较为剧烈,近两年基因检测与慢病管理的热度逐渐上升,在未来也可能成为主导市场的服务产品。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经过数年的磨合,诞生了不少成熟的成功案例(图1)。

我国“健康管理”概念从提出发展至今将近20年,目前形成了以健康体检为主导,健康咨询、就医引导、移动监护为辅助的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格局。将服务供应商按营利模式和业务构架进行划分,大致可总结为下面几种类型。

一是体检主导型。体检是目前健康管理服务领域最成熟的服务项目,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管理服务品种,十余年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包括爱康、慈铭、美年在内的知名体检机构品牌,具备客户基数大、利润率高、现金流稳定等特点。同时体检可激发客户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契合部分健康管理服务的销售场景,一些体检中心开始联合健康管理公司推出检后健康咨询、居家监护等服务,现已成为健康管理市场中重要的合作模式之一。但是由于合作的主体为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公司仅能获得体检产业链中不到30%的毛利,除去服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利润并不高。

图1 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融合发展代表性案例

二是中医概念型。中医在古时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提倡养生,重视预防。与西医的精准医疗不同,中医理论能很好地诠释“亚健康”的状态与成因,并通过“辨证”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中医作为国粹,在认知和接受程度方面有极佳的群众基础,其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具备天然的市场优势。同时中医还拥有按摩、针灸、推拿等内病外治方法,便于院外开展,这些都已成为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中医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支持社区建立医馆,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鼓励旅游业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提倡健康旅行概念。未来中医在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多元化,成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资源整合型。当前各地的医疗健康水平不均等,部分健康管理公司看准方向,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的优势资源,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将优质资源推广到需求市场,优化了社会医疗、健康管理资源配置的同时实现了多方利益共赢。

四是企业管理型。这部分健康管理公司由早期的企业医务室升级改造而来。大型企业出于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医疗支出等角度的考虑,把最初的医务室改造成为独立核算的健康管理公司,这一出发点与国外的健康管理方式非常接近。这类健康管理公司依托大型企业自身的需求就能解决生存问题,服务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同时借助企业自身形象,开拓同业公司市场,发展较为稳定。

五是技术服务型。这类公司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主流的服务公司。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贴市场需求,开发各类健康管理服务,服务于包含保险公司、医院、政府、个人在内的各类客户群体。诸如直付医院网络、医疗数据电子化、导医挂号、慢性病评估、心理素质评估、在线就医、远程医疗等均属此列。这类服务应市场需求而生,具备较好的生存性,且大多依靠网络提供服务,受地域限制较低,服务较为同质化,便于快速扩张,是目前市场增长的主力。

六是私人医生型。这部分公司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通过广泛整合医疗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医生资源,提供诸如指定专家看诊、就诊绿色通道、专属医生随诊等个体化服务,旨在全面提升个人就医体验来赢得市场,这也是目前健康管理公司的另一主流方向。但是由于服务过于依赖医生资源,稀缺性限制了它的运营规模和服务人数,过高的运营成本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问题之一。

我国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中晚期,健康管理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并在降低社会就医支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我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是相似的,但由于国情不同,催生这一市场的直接原因存在差异。美国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源于极高的人均就医成本,个人、保险、社会无力承担,医院虽需要客源但无法降低医生的劳动成本,故而健康管理模式的引入水到渠成。我国人均就医成本远低于美国,大众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多集中于精神层面,例如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就医体验。因此,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在我国建立与发展就存在一些独有的特征与问题,分述如下。

首先,在外部环境方面。第一,大众对健康管理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我国健康管理起步较晚,现阶段大众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多集中就医便利化方面,比如挂号预约、重疾绿通等,服务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管理性。同时由于就医成本相对于西方国家低廉,2019年人均医药花费仅占GDP的6.6%,大众尚未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和对健康进行投资的重要性,对于自费购买健康管理服务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健康管理行业缺乏质量考核标准,准入门槛低,所提供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效果性缺乏专业机构认证,社会大众的信任度不高。

第二,医院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我国医疗体系以公立医院为主导,虽然在医疗机构数量层面公立医院仅占半壁江山,但在质量上,三级医院中超过90%是公立医院,优质医生资源更是富集于此。我国医生资源匮乏,为应对每日数以万计的就诊量,三级医院的医生大多处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状态,也缺乏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经济激励,以医院为主体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较低。非公立及社区级医院虽然有意向参与健康管理市场,但由于本身专业性相对不足,缺乏患者信任,推广存在困难。近几年政府大力推进医院参与健康管理项目,截至2017年已有3000余家医院开展试点建设工作,但相较于全国3万余家医院的基础数量,仍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结合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虽然项目繁多,但结合模式粗浅,主要集中于在健康险产品中搭配方便就医的第三方服务。能有机会触发服务的人群基本为患病体,而保险售卖的主要目标人群为健康体,这就导致保险中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使用频次低,无法得到客户群体的广泛重视。同时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需要依托于专业医疗机构开展,我国公信力较高的医院较为强势,保险公司很难在合作中建立双向管控,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因此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深度结合推进较为缓慢。

第四,监管政策对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机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2018年以前,很少有政策文件中提及健康管理领域,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健康管理行业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业内公司良莠不齐,服务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同时监管对保险公司引入健康管理服务进行了限价,虽然2019年健康险管理办法中将价格上限提升到净保费占比的20%,但由于健康险尤其是短期医疗类健康险的净保费本就较为低廉,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服务难以与产品结合,间接阻碍了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发展。

其次,在内部市场方面。第一,健康管理的定位模糊。健康管理的本义在于疾病预防、慢病管理,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但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在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定位为促成销售的“附加服务”,重疾绿色通道、预约挂号等均为此类,基本围绕优化就医体验展开,而非疾病预防。零散的服务缺少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性,难以让消费者持续获得健康状态改善的体验。

第二,健康管理市场竞争亟待规范。我国现存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中超过70%均为体检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同质化较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战是主要竞争手段之下劣币,高品质的服务机构生存较为困难。部分机构投机倾向较为严重,借助政府倡导“健康中国”,有炒作概念倾向,靠低价格抢占市场,缺乏中长期规划,运营稳定性有待提高。

第三,健康管理服务的销售场景受限。为提高我国消费者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接受程度,需要进一步扩大销售场景。现阶段最容易接受健康管理的人群即为患病体,但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多依托健康险面向健康人群进行销售,这就导致服务的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出现错位。开发面向亚健康及患病人群的保险是保险公司努力探寻的方向之一,但在其并未大举涉足这一方向之前,健康管理应该积极寻找更加契合的销售场景,加强自身的社会认知度。

第四,健康数据采集分析、健康干预效果等关键环节仍处于萌芽阶段。现阶段健康管理机构自受限于自身的专业化程度,采集到的健康数据来源,数据准确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保险公司方面难以将数据直接用于产品开发,客户也难以对机构产生信赖感。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程度,加强与专业医疗机构的结合,将是健康管理产业未来工作的要点。

总体来看,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机制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供需尚未有效匹配,还有许多关键环节需要打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正遭遇成长中的烦恼。

我国健康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个行业建立之初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针对健康管理市场遇到的问题,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在内的多方已经开始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优化多元办医格局,鼓励保险业投资兴办医疗机构。要发展健康管理服务新业态,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集群。

部分健康管理公司转化思维,开始尝试与医疗科研机构合作,挑选具有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帮助其转化,推向市场。既可提升自身的专业属性,又将健康管理的销售场景向医疗行业扩展,更有利于市场开发。

一批保险公司已积极布局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比如,构建药品配送和网上销售平台、开展在线问诊、提供慢性病管理和疾病早期筛查等服务;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尝试面向非标准体的产品开发,依托于专业医疗机构和新兴医疗检测技术,强化疾病危险因素干预在保险中的作用,如糖尿病并发症专项保险等一批针对患病人群的保险正逐渐进入市场。随着这类产品的不断问世,健康管理与保险的结合必将更加紧密,市场影响力也将稳步提升。

我国健康管理发展机遇展望

首先是健康保险发展对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的推动。健康保险产品创新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相较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妇幼群体,慢性病人群对健康险的需求更大,现有产品难以满足需求,市场空间较大。随着健康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保险公司加快了产品创新步伐,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人群的健康保险产品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探索方向,已有相关保险产品上市,一方面为早期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案与特色服务,解决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为出现并发症的晚期患者提供医药费用补偿,缓解医药费压力。随着上述慢性病“专病保险”的兴起,将刺激慢性病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相关服务项目包括慢性病指标监测与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药品疗效管理等,能否最终达到控制慢性病并发症和医药费用增长的效果,是评价此类健康管理服务和相应健康保险产品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健康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建立健康管理服务合作机构评价体系。加强客户端的服务反馈收集,追踪健康管理实施后的效应指标变化,发布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黑名单”。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服务商将被淘汰。

“纵向一体化”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稳健发展。部分保险公司将尝试一体化经营模式,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投资者,收购健康管理机构,构建以保险业为主体的健康产业闭环。客观上保险资金具有周期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特点,可以支撑健康管理机构持续稳健运营。

其次是科学技术对健康管理未来发展的推动。新兴科学技术对健康管理的推进是非常显著的。以物联网为例,物联网技术的升级拓展了健康管理的应用场景,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及时进行健康预警,并介入生活方式动态干预和绿色就医通道等多个服务环节。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催生了针对特殊疾病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向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提供远程心电监测,后台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识别心电波形,对突发的恶性心律失常作出预判,及时联系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远程医疗咨询,还能根据患者所处的位置提前联系安排适合的医院做好患者接诊准备。

毋庸置疑,在万物互联时代,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医疗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大规模运用,健康管理服务的边界将拓展,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与医疗的融合方式将日益多元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提供更多可行方案。

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机制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供需尚未有效匹配,还有许多关键环节需要打通。

再次是政策对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协同发展的推动。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发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流程、多角度地明确了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保险的关系,一是促进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融合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业务的监管制度。

在促进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融合发展方面,《办法》支持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对保险公司可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范围进行划定,并对服务内容作出要求;明确提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目的在于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限定了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和成本分摊比例,将健康保险产品中可分摊的健康管理服务成本的上限提高到净保险费的20%。

在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业务方面,针对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性强、消费者容易受误导和互联网医疗数据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等特点,中国银保监会在《通知》中对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业务加强了监管,一是作出规范要求,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合作时,应当符合科学、安全、有效的要求,不得开展安全性不确切或明确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服务,不得开展涉及伦理风险或存在伦理问题的服务;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对外提供客户个人信息或任何健康数据,依法保证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支持行业协会建立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业务交流平台,牵头组织行业共同制定服务、技术、数据等相关标准。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客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反馈及投诉处理机制。二是加强处罚。对保险公司违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损害客户合法权益、出现重大风险或产生恶劣影响的,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将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加快健康管理专业化发展步伐,打造成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服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