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大学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1-04-09王志军

广州化工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学检索化学

王志军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化学学科和信息开始融合。1987年,诺贝尔奖得主Jean-Marie Lehn提出了化学信息学概念[1],国内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在国内提出了化学信息学的概念。同时,化学信息学这门课程已经由中国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列入高等学校化学等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2-3]。目前,《化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质和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近年来,我校化学信息学教学中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大部分侧重于化学文献检索,忽视了文献信息的应用,并且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的数据库有限,学生可以实践的范围减少,严重束缚了学生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利于其发展;(2)授课方式十分单一,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3)采用试卷笔试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化学信息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所需,努力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式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发展的需求[4],我们对化学信息学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讨。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教 材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化学信息学》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余向春主编的《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第五版)。该教材主要侧重于文献的检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与化学相关的重要数据库及其网络版的检索方法。在熟练掌握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CA网络版-SciFinder等数据库检索和使用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自己的科研经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要求学生先修《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分析化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有关化学信息学相关知识点,更加深入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熟练使用英文数据库及未汉化作图软件等[5]。

1.2 文献检索方法

针对大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科研活动,或者大四毕业生面临的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及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我们会根据我校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文数据库和部分外文数据库的讲解。课堂上,给同学们详细介绍并演示每一个数据库的简单检索、复合检索、高级检索以及期刊导航检索等数据库的常用检索模式。教师讲解之后会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布置与本专业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完成检索,调动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6]。除了文献的检索方法外,在文献的信息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如文章的题目、摘要、正文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同时,对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的流程也会一一介绍。最后,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经历,我们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论文的书写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这些增加的教学内容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以及应对毕业论文有直接的帮助。

1.3 数据库

我们学校及大多数地方高校受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数据库数量有限,只有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个别英文数据库的使用权,因此我们为了让学生能够克服这项困难,掌握多种免费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小木虫论坛、百度百科、谷歌学术搜索等文献获取的方式,为学生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获取相关文献奠定一定基础。

1.4 软 件

指导学生对常用的化学软件(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数据处理软件Origin、绘图软件Chemoffice)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对软件的安装及常用功能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可以采用软件快速处理自己的实验数据,学以致用,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2 教学方法改革

在早期的教学中,井冈山大学的《化学信息学》课程采用的是在多媒体教室中课堂讲解的形式,由教师提前将检索步骤截图并进行一定的文字标注,制作成ppt课件,进行分步讲解。传统的讲授模式很难将文献如何检索,软件怎样使用解释清楚,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化学信息学》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但它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枯燥抽象的检索步骤,学生无法同步,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后练习效果较差,并没有达到化学信息学本身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际目的。

为了解决实践性的问题,我们将化学信息学课程全部安排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这样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上课期间教师不再采用ppt进行讲解,教师的电脑可以同步到学生电脑,因此可以实时的在网页上进行讲授与演示,学生可以紧接着进行上机练习,将自己所学内容转化成实践操作,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7]。针对软件的学习,每台计算机可以进行软件的安装,教师对软件的使用进行讲授,学生可以进行操作,现学现用,避免了枯燥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上机实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是这门课程必须具备的一个环节。

3 考核方式改革

教学和考查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化学信息学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在教师中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后来考核方式演变为提交课程论文,实践和操作过程的考察无法体现,并且无法培养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针对化学信息学课程的特点理论知识难、实践性强的特点,化学信息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将课程成绩改为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50%,其中包括,课堂考勤,上机操作的练习,软件对数据的处理水平等,期末成绩占50%,包括选择、填空试卷的成绩和课程论文的书写。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化学信息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上机实习效果提高,并且大四学生反馈对他们在平时实验数据处理、毕业论文实验操作指导及论文书写有十分大的帮助,切实实现了化学信息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4 结 语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后,基本克服了化学信息学等同化学文献课的局限性,并且通过上机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培养了同学们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素养。这门课程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与认可,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数据库数量有限等,但是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改革,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信息学检索化学
鸡NRF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初论博物馆信息学的形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4年信息学与计算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