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专业学生顶岗操作安全教育和管理初探*

2021-04-09张宝勇王志虹段春燕史沁红胡雪琴

广州化工 2021年17期
关键词:顶岗基础实训

张宝勇,王志虹,段春燕,史沁红,胡雪琴,张 华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130)

顶岗实习是有效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1]。但是学生顶岗实习通常所处地域广阔、时间较长、形式多样,在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与校内学生相比,存在诸多教育管理和安全问题,尤其是存在的安全隐患尚无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合法保障。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对食品行业专科专业、开办院校以及毕业生规模进行查询,食品检验类学生近两万人/年入校[2]。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食品检验类实习生在顶岗期间主要依据物理、化学、微生物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性(实验室条件、设备,实验操作等原因存在物理性、化学性以及生物性方面的安全隐患)较其他工种类高。

通过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显著性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食品检验类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顺利进行。

1 调查研究

1.1 调查法

在经过前期有计划、周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行业/企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重庆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等)具有丰富带教能力的老师或资深专家、第一线员工、在岗实习学生及其他必要人员以座谈的形式,听取在带教、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

1.2 文献研究法

主要通过数据库以及校(院)企所存原始档案两种方式来获得资料:一是借助数据库梳理国内外有关学生在校外实习、顶岗实习方面的文献报道;二是查阅校(院)企双方历年学生校外实习、顶岗实习有关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安全事故等原始存档资料。

2 顶岗实习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

在资料搜集之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分析出食品检验类学生在顶岗实习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因素。

(1)生物安全意识薄弱

①存在有害微生物、菌种接触风险。

②在微生物操作中,存在自身防护意识不够现象。

(2)化学基本操作意识不强

①废液、废气的处理不当。例如:做金属元素分析时候,样品前处理消解完毕用酸定容,上仪器后的溶液是含2%的硝酸,一般要用氢氧化钠来中和处理后才倒掉,学生容易一下子就倒进去,造成反应剧烈,急速发热,都铺出来,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②有毒有害试剂使用不谨慎。例如:不规范使用,造成有毒有害试剂试药接触皮肤、入眼以及挥发试剂吸入的风险。

(3)仪器设备操作不规范。

例如:设备误操作;微波消解完毕,泄压的时候泄压口不可对准自己和别人。学生在初次使用时候不熟或者久了不做就会忘记,旋转的时候会对着人,这样酸雾出来喷到脸上,会伤害眼睛、脸颊。

3 应对顶岗实习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实习单位一般采取入职前统一进行一定周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对应的考核。入职之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多次操作无误的情况下才放手不放眼的让其独自操作,直至完全掌握了才会完全放手。但是整个过程时间跨度较大,有些单位不能完全做到,特别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时按照教学要求,学生需要进行轮岗,这样无形当中减少了在某一科室实习的时间,势必会出现学生走马观花的状态,这样会出现学生一知半解,对于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如何来规避这些安全问题,按照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理念,目前实习单位采用的是第三级别,凭借自己的工作或者带教经验来针对性的给出相应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这样并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引起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说的是在吓唬他们的。此次开展的调查、研究所分析出来的关于食品检验类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安全隐患(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化学基本操作意识不强、仪器设备操作不规范)便是二级预防的“三早”,如何在安全隐患出现之前就进行预防呢?笔者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遵循:专业基础课程紧抓不放松,专业课紧跟行业需求不掉队,人文素养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学习阶段全过程,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的掌握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3.1 专业基础课程紧抓不放松

专业基础课是介于理论基础和专业实际之间的课程,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工具和学会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用将掌握的知识、方法运用到日后实际工作中,同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前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课程(例如: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少针对性,没有专业针对性,很多专业共用一套教学内容、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有部分任课老师缺少行业经验,从未到行业进修或者培训,或者不熟悉人才培养方案,仅仅拘泥于课本或教材,造成学生缺乏对以后所面对专业学习的针对性。此外,专业基础课程在一些学校是放在某个教研室,存在授课班级多、授课学生人数多的现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采取大班教学,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上述情况,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扎实,很难真正落实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的掌握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笔者所在食品检验专业教研室前期调研研究、与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以及教务处申报,将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放到教研室,授课教师为分析化学专业,长期从事食品检测教学十年以上或者具有五年以上行业经验(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重庆仕益产品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仍然还在从事检测工作的兼职教师。理论部分采取合班教学,实训教学采用小班教学,同时依据学生喜好,开设实训技能培训方面的选修课。整个教学过程将融入安全理念、针对基本技能可以做到随时指导,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规范意识、标准准则可以规避安全风险。

3.2 专业课紧跟行业需求不掉队

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及推广能力等。所以需要专业教师长期保持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掌握行业的最近动态(新的法规、标准、技术、设备等),根据实验室条件及相应资源培养学生,指导学生,了解安全隐患。

笔者所在学校严把教师关,技艺娴熟的老师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安全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由高校进入学校的新进的专业教师必须到对口的单位进行脱产进修半年,期间进行严格的考勤制度以及考核要求,督促进修教师充分了解行业需求。考核合格的新进教师会根据专业以及之后的发展,教务处会指定一名行业及教学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按照指导要求拟定指导方案(半年至一年的一到两门专业课程的全程听课、实训的协带、本专业相关课题的申报等),经审议通过,按照指导方案开展工作,由教务处定期安排抽查,结合指导教师意见进行评议,待一学期或者一学年教务处组织开展最终评议,决定该教师是否可以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大型精密仪器的缺乏,学生技能掌握水平的阶梯型学习等),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也在不停地探索,逐渐形成“三结合”实训模式(虚实结合,实际操作与虚拟训练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分层实训,层层递进,基本操作与综合能力相结合[3]),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操作技能的水平,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实训中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不同型号大型精密仪器虚拟训练的开展。与此同时在授课中注意安全细节/事项的融入。

笔者所在单位也特别注重教学期间学生行业实践,学校实训室建设虽然已基本接近行企业的职业化,但毕竟与真实场境仍然存在差异,建议定期安排学生到以后或即将实习或工作单位参观或见习,让其熟悉职场环境,可以降低因工作环境不适应而发生的意外;同时企业一线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参观或见习期间特意邀请其讲解工作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应该注意的环节,可其正起到警示作用,同样安排参观或见习作业备存,在实习前发放给学生,增强其印象。

3.3 人文素养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学习阶段全过程

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学习上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极进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沉着应对、理性对待,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4]。长期以来,高校普遍不重视人文素养公共基础课程(军训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人文素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时分配仅仅满足教育部规定,一般放到大一期间修完,而且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情形只能出现学生是为了完成学分而被动地去学习,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不显著。职业院校关注的是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得人文素养公共基础课程被大幅度减压,与专业相关课程严重失调。没有了文化的熏陶,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甚至阻碍语言的表达和心理的健康发展[5]。

人文素养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应该依据学生认知、成长、年龄、心理等特点来合理设置学期,有些课程可以贯穿整个教学学习全过程(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指导学生解决每个学习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也在教学中逐步开展,特别是“心理晴雨表”周报、月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的监测与疏导。

通过以上手段和措施,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训操作过程中无一人员出现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顶岗基础实训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