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与发展探寻
2021-04-09曹显鸿
曹显鸿
(黔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贵州黔南 558000)
引言
国内近年来都呈现出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这就离不开我国的工业化经济发展道路,但是以此为代价的就是对于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而水资源也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损失,所以为了能够针对目前的地表水分布情况有具体的把控,就需要通过监测手段来进一步的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具体内容展开措施的应用,地表水监测的结果与水资源治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1 地表水监测现状
地表水环境监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就目前而言工业发展已经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威胁,水资源的环境污染治理的推展已经迫在眉睫,因为目前水质污染的情况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有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对于人们的用水压力的增加也是不断的在提升的。所以为了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保护,确保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有综合的把控,也为了人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有效的基础,2017 年9 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印发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自10 月起全面启动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从目前的环境监测现状来看,所需要采用的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采测分离监测、属地监测及自动水质监测站监测。从全国地表水环境监测区域性及时间性来说,要做到采测分离的模式构建,就需要针对样品采集环节确保取样的效率与速度,以确保样品的有效性。但时有样品送达指定监测机构时已过样品的有效期。采测分离的优点为避免了地方政府对所在管辖范围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的干扰。属地监测则对区域性及时间性来说有优势,能确保样品的有效性,但时常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数据干扰[1]。而自动水质监测站监测优势在于监测的时长性,对地表水环境监测可实现全天候全年性的监测,随时可以掌握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缺点为监测指标不能全覆盖,只能监测部分指标。从设备的技术性来说,可以持续完善建立起自动水质监测站指标的全覆盖。但是就目前而言,地表水环境监测整体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表水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
2 存在问题
2.1 监测方案的准确性
对位置定义的不准确,使得工作人员经常性的要在现场进行随机采样,但是这样的方式,又会导致数据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由于记录手段的落后,记录内容的规范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验样品混淆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了最终的实验数据[2]。那么针对监测数据就不应当只是进行简单地人工分析和手动总结,这会导致各个范围的信息分散和不一致,对于国家以及区域环境内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都难以做到充分准确的分析,就很难落实有关国家环境治理的相关需求。
2.2 监测标准的可行性
由于现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于2002 年发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要求越来越高,现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已不能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但地表水监测目前还没有完全可行的唯一标准来提供参考,所以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表水监测的过程中就没有做到规范性操作。这就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存疑,目前地表水监测的内容,还缺乏相应的书面规定和工作流程的制定,完全依靠技术人员自身的经验与操作[3]。这就容易导致面对突发性的污染,会出现无法被技术人员监测到的局面不能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监测指标,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在决策方面失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2.3 采测分离模式优化性
首先,地表水环境监测采测分离断面分段桩埋于监测段,对分段桩的施工提出了统一的技术要求。要针对横截面桩展开有效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现场监测人员准确找到横截面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不用为了后续工作的再提前到达指定位置进行监测地点的确定[4]。其次,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都要坚持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记录,拍摄和记录下整个采集过程,使得工作内容能够得到综合控制,确保数据本身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4 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专业性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地表水环境监测发展的时间上是较晚的,而且发展的速度也比较慢。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上与其它国家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监测结果本身又与这两项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设备过于落后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地表水监测结果难以实现精度的提升。而且在地表水监测方面,我国也缺乏对应的专业人才,在具体工作施展的过程中加上失误率的居高不下,也使得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离的情况,这一切都与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有着重要关系,这对于我国地表水监测事业的发展将造成阻碍。
3 应用措施
3.1 提升监管水平编制好监测方案
在地表水监测结果的基础上为科学监测提供助力,要确保每一次都能够对结果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性让相关的治理污染,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所保证的基础上,还要全面落实有关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具体程序。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仔细的监测评估,使得步骤之间连接紧密,确保细节的有效落实,在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应该还要做好相应的标注,针对实验器材做到有效处理,同时避免化学药剂造成二次污染,不断的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5]。
3.2 重视工作内容优化地表水环境监测标准
首先,政府应当针对地表水监测治理的问题,加大经济上的投入,尤其是要增加有关地表水质量监控点的数量和密集程度。而在监测过程中,同样要采用精细化的设备来进一步提升监测质量,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在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除了确保监测数量,还需要找到污染源的相关责任,能做到污染能够被得到有效的清理与管理,确保将污染源放在可控管理范围内。在政府部门对于地表水环境监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到有效的结果分析。所以我们必须针对水资源治理队伍进行有全面的优化,从而进一步的发展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加快地表水监测事业的良好发展,扩大宣传和监测工作内容展开[6]。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在进行地表水监测时,要制定出完善的监控与评价标准,在水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施行各区域水质与饮水源的重点监控,确保监控工作的全面准确。
3.3 科学掌控监测频率
地表水的监测频率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所根据的主要依据是在分离模式上的优化,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分段桩施工的过程中,不仅应当针对相关功能区分类的占比情况做好测算与掌握,还应当同时针对监测信息做好标准化选择,对监测过程当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充分管理和控制。同时监测人员在现场操作的过程中,寻找到横截面和监测点的指定位置后,不仅需要针对问题与数据做到细致的收集,也要以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原则为基础来针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确保监测项目的顺利进行,避免监测任务出现疏漏。对微生物工程也要进行有效的开拓,确保科技领域的融入,能够使得环境监测的水平持续上升,对于未来的地表水监测技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要融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从而实现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发展。
3.4 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关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设备和内容,都要做好相应的升级,具体包括生物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以及针对地表水内各类污染物质的准确测量等都要做好有效的把控和规范,同时针对长期水域当中存在的生物危害性,也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分析,这对于地表水监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通过对于最终结果的分析,为水资源治理的方案落实,提供重要决策,确保地表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实时的掌握具体情况,针对问题来进行调整解决,选择更为合理的监测方式形成有效的监测体系。生物监测和遥感监控技术就是很好的选择。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借助生物个体或者种群,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评测,尤其是通过对水生物的检测,能够很好地分析出水质环境,发现污染问题,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遥感监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用途比较广泛。将遥感监测技术用于环境监测中,通过内部对于各项水质参数数据进行积累,实现适时数据比对,达到监控的目的。在进行地表水的监测时,通过对属于位置、周围环境的信息采集,全面记录,建立制图、方向预测,填充各项水质参数数据,实现监测方式的智能化、集约化。
结语
环境监测已经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并且以此为指导将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做到有效的发展,我们需要针对地表水监测的具体工作展开有效的计划,将其作为衡量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环境问题,集中处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进环境监测设备,必须抓住这一次机会,在技术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的解决环境问题,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实现更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