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对策研究

2021-04-09刘永昕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施工生产

刘永昕

(大庆油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00)

0 引言

现代建筑有向大规模、高难度和复杂化发展的趋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非常容易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有调查表明[1],工程建筑行业是我国继交通、煤炭之后的第三大事故高发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重视、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工程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方面已经大幅降低,但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问题仍然不能忽视。安全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2]。由于建筑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靠经验化管理的模式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系统性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

1.1 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

建设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建筑产品的多样性。从结构形式上讲,没有完全相同的建筑物。由于所处地域、使用功能及业主要求的不同,决定了结构形式、工程规模、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就导致相应的风险源和安全措施具有了复杂性。而从参与施工的各方来看,工程建设的责任单位有行业主管、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材料供应等诸多单位,相关各方的行为均会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简而言之,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导致工程施工安全也具有了复杂性[3]。

1.2 施工过程的动态性

建筑工程与一般产品相比具有产品固定而施工作业流动的特征,施工作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伴随着工程的开展,测量放线、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的浇筑及装饰装修等每一项工序的实施位置和工作内容都完全不同[4-5]。施工现场每天都几乎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不同施工内容在人工、机械、材料、方法和工程环境等各方面也不尽相同,工序流转,人员更替,这个过程中,现场周边环境、水电能源配套设置、班组人员等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风险源多样且隐蔽,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则需要不断更新。

1.3 施工不安全因素的多源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不安全因素主要源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含施工设施设备、防护装置、场地环境等多个方面,形式多样且复杂多变的不安全因素,往往导致风险源多且隐蔽。

另一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人员在心理、生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安全作业要求的不稳定因素。建筑施工行业中,很多工作的技术含量偏低,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这种较低的“从业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安全素质相对偏低,容易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对安全操作的认识不足和工作方法不当。同时,嘈杂的作业环境和高强度的作业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人的安全操作。总之,复杂多变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构成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和主观要件[6]。

1.4 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险性

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多种多样,但是安全风险都具有高危险性,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基坑坍塌、用电不当、火灾爆炸等。一旦发生相关事故,危害往往极大,除了财产损失外,常常会产生无法弥补的人员伤亡。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状

2.1 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或重视程度不够[7]

我国政府对于安全生产极为重视,特别在建筑施工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主体责任。然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经济效益是其生存之本,企业管理行为一般围绕增加经济效益开展。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是影响企业效益最直接因素。因此,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仅存在于文件中和表面上,常常得不到重视。在思想上和管理制度上,没有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

2.2 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和制度不完善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及监管机制尚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仍然广泛存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8]。

首先,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且安全管理机构常常设置在生产部门之下,管理地位的不对等使得安全管理机构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在人员安排方面,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往往由兼职人员或非专业人员担任,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被弱化状态。

最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企业中诸如安全岗位职责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交接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无保障措施,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2.3 安全投入少 经费无保障

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安全费用的投入和使用均有明确规定,但安全投入处于企业成本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安全投入较少的情况仍然广泛存在。比如,在安全专项经费支出方面,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经费使用制度不健全,实际生产过程常常削减挪用安全费用,导致正常的安全管理支出得不到保障。然而在实践中企业的安全支出根本无法避免,减少了前期安全管理投入,必然会在施工过程中增加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待出现问题后再进行补救,就会使安全成本常常体现为“被动性”生产支出。

2.4 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缺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我国基建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文化素质和安全素养普遍偏低,往往缺乏施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且随工程变迁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很难在短期内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技能和安全防护教育。同时,在实践中,建筑行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占比较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则更少,远不能满足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而且对于建筑业来说,安全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体来说满足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的人员缺口较大。

2.5 缺少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性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属于“经验管理”和“事后处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前置性和规范化的管理思维和制度架构,在现实中体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型安全管理方式,“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宗旨尚未完全落实[9]。

施工安全管理重在预防,各企业需要在结合工程施工行业特点、安全管理理论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梳理分析各类安全事故的危害及产生原因,找到事故发生的内在根源,找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性对策,最终形成反馈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 建筑企业安全问题对策

3.1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

21世纪以来,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与实施的法律框架体系,明确界定工程参与各方的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规范各方的行为。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来说,应结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各类工程施工方案,制定全面系统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使施工安全管理真正走上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对于安全监督实施与检查层面,企业在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同时,还应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化安全管理人员,形成建设项目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3.2 加强安全管理 形成全员参与的安管理机制

对企业内部来说,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是建成高效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方式。根据ISO认证体系的论述,员工成员是企业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全体成员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在安全管理方面,企业也应按照全员参与的理念,群策群力,引导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制度的制定、运行和监督,凝结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

3.3 加强教育 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既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的问题,也包括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从管理层和基层两个层面加强安全教育。做好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搞好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管理层重视才可能通过发展规划、制度制定和日常监督管理等层面引起基层员工的重视。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务工人员文化基础和教育背景,选择紧贴日常且“接地气”教育内容,采用易于被接受的培训方法,注重实际效果,避免教条化和枯燥化。

此外,还应注意到,安全是务工人员家属的最迫切要求。企业可通过邀请务工人员家属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侧面帮助务工人员增强主动安全意识,提高培训教育效果,促进务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

3.4 引入安全的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技术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方面,很多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能够实现施工效率高、安全系数高和劳动强度低,对工程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健康保护已达到较高水平。

在这方面,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还有较大的进步和学习空间。对此,企业应积极借鉴、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技术,以促进施工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工程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减少甚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对工程施工人员的更高程度的保护。

此外,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长期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在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市场更加健康繁荣。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工程施工生产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