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09黄晨刘巍
黄晨,刘巍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四川 成都 610017)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1]。流涎是儿童常见的现象,15~18个月龄前有流涎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和吞咽协调功能也逐步完善,流涎随之消失,若在4岁后,清醒状态下仍有流涎则属于异常现象[2]。脑瘫患儿由于神经发育延迟,有口唇封闭减少、吮吸和咀嚼困难、头颈部控制不良、舌运动受损、口腔敏感度下降、牙齿咬合不正、口腔肌肉不协调等表现,易造成唾液分泌过多,吞咽不完全,使口腔中有较多残留,从而出现流涎。据报道,脑瘫患儿中流涎比例达37.4%~58.0%[3]。针对脑瘫患儿流涎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肉毒素治疗、低频电刺激、口腔按摩等。本研究采用穴位按摩联合针灸治疗脑瘫患儿流涎,旨在观察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对脑瘫患儿流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脑性瘫痪患儿41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1]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1)。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2个月~3岁8个月,平均年龄(32.5±6.65)个月;其中痉挛型双瘫12例,痉挛型偏瘫1例,痉挛型四肢瘫1例,不随意运动型6例;TDS分级: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6例,Ⅴ级9例。治疗组男13例,女8例;年龄2岁~3岁9 个月,平均年龄(33.0±6.12)个月;其中痉挛型双瘫13例,痉挛型偏瘫2例,痉挛型四肢瘫1例,不随意运动型5例;TDS分级:Ⅱ级3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9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且流涎程度达到教师流涎分级法(TDS)[4]中的Ⅱ~Ⅴ级;②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严重癫痫;②伴严重智力低下;③口腔炎症;④单纯口咽部畸形;⑤遗传代谢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均由专业语言治疗师在安静环境中进行一对一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 次。训练内容主要包括①姿势控制。抑制异常姿势,保持身体尤其是头部的稳定;②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运用牙刷、冰棍等进行冷热刺激和味觉刺激,利用压舌板等工具进行下颌、口唇以及舌部的运动训练,改善口腔闭合,促进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③呼吸训练。灵活运用吹蜡烛、吹泡泡等游戏改善呼吸运动[5-6]。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穴位按摩:选穴以口周及咽喉部穴位为主,包括承浆、地仓、颊车、廉泉、下关;以点、按、揉手法为主,对皮肤感觉敏感度较高的患儿动作宜轻柔、慢速,对皮肤感觉敏感度较低的患儿手法宜快速且力度稍大,以患儿能耐受为度,可配合口唇及下颌开闭等动作共同完成。每穴1 min,每天1次,每周5次。针刺治疗:口周局部取穴配合头针治疗;口周穴位:地仓、颊车、廉泉;地仓:常规消毒后,平刺0.5~0.8寸,透刺颊车,留针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廉泉:常规消毒后向舌根斜刺0.5~0.8寸,快速捻针至局部酸胀后拔出。头针取穴:百会、四神聪、语言一区。以上部位常规消毒后,取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快速进针,至帽状腱膜下层,快速小幅度捻转,留针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两组治疗均以3 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脑性瘫痪诊断以《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为依据[1]。治疗前后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4]进行评定:Ⅰ级,不流涎;Ⅱ级,小量或偶尔流涎;Ⅲ级,不时地流;Ⅳ级,经常流,但不成线;Ⅴ级,成线地流,胸前常常弄湿。疗效评估:以教师流涎分级提高情况为依据:症状减轻2 级及以上或达到Ⅰ级为显效;症状减轻1 级为有效;治疗前后分级无改善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疗效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TDS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TD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DS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TD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TDS分级比较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脑瘫患儿的流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口腔内感知觉异常、头部姿势和控制异常及口腔运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流涎。流涎可引起社交障碍,影响患儿健康及生活质量。针对流涎,国外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肉毒素注射、药物治疗及行为干预等,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神经对唾液腺的刺激或者减少唾液量,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手术创伤等问题[2]。与此同时,大量临床实践显示,中医治疗对脑瘫患儿的流涎具有良好功效[6]。
流涎,中医称“滞颐”,《保婴撮要·滞颐》说:“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脾主运化,在液为涎,开窍于口。《圣济总录》说:“小儿因气不升降,膈脘否滞,致令乳饮不化,流入胃中,随气上溢,故令多涎”。《证治准绳·幼科》指出“小儿多涎唾流出,自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冷涎流出,滞渍于颐也”。故而滞颐多从脾论治。本研究中所选穴位地仓、颊车均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其中地仓为阳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两穴相配主小儿流涎;承浆为足阳明胃经左右交叉及任脉之会,具有生津敛液体之功;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位于下颌关节处,乃下颌骨运动之机关,故亦牙关不利之症。此外,廉泉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内应舌根,近于咽喉,具有利喉舒舌的功效。故而对上述穴位进行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脾胃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局部神经兴奋,刺激口周肌肉收缩,从而达到改善流涎之功[6]。
同时现代解剖显示,地仓穴下为口轮匝肌、笑肌和颊肌、咬肌。分布着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颊车其下为咬肌,有咬肌动脉。分布着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等。地仓透刺颊车区域的肌肉数量众多,神经分布丰富,故而有助于恢复局部肌肉协同运作,为治疗流涎要穴;廉泉穴下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针刺廉泉可刺激相应神经,改善吞咽功能,从而缓解流涎[7]。
此外,中医认为脑性瘫痪属于“五迟、五软、五硬”范畴,《保婴撮要·五软》指出:“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其病机总为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头为诸阳之汇,脑为“元神之府”,针刺头部穴位能达到醒脑开窍之功。百会穴为督脉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功效,常和百会配伍治疗头部疾病。焦氏言语一区能减轻发音障碍,从而减轻流涎。有研究显示,头针针刺可以显著改善大脑功能区血流量,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改善大脑功能,改善发音、言语及认知障碍等状况[8]。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流涎情况,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