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

2021-04-09张跃

当代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功能性常规

张跃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普外科,山东 济宁 272100)

慢性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诱因复杂多样,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感觉排便不尽、排便次数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也较困难[1-3]。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心理结合行为的疗法,可通过患者对自身进行自我催眠或暗示,促进内脏功能的恢复,是生物反馈技术和松弛疗法的良好结合[4-5]。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如高血压、便秘、神经性头痛等。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过程中通过生物学行为信号训练患者自主控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舒张达到治疗便秘、自助排便的目的[6-7]。为探讨生物反馈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本研究引入生物反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生物反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70例。生物反馈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5.9)岁。常规治疗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8±6.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以下标准的2项及以上:①≥25%排便具有费力感;②≥25%排便时为硬便或块状便;③≥25%排便具有排便不尽感;④≥25%排便存在肛门阻塞感;⑤≥25%排便需手法帮助;⑥排便次数少于每周3次。排除标准:①肛门直肠气质性疾病;②继发性便秘;③合并精神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者;④依从性低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饮食作息指导及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8]。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一般性治疗,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L,每天2 次,连续服用1 个月[9]。生物反馈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内容包括①治疗前准备工作首先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表面肌电评估及对患者讲解正常人体的排便机制和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机制,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端正的专业态度消除患者因为不了解治疗而产生的疑虑[10]。②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使用生物刺激仪对患者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措施以及凯格尔训练等,通过短期的强化性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帮助患者根据肌电变化调控排便,并学会掌握控制盆底肌的办法,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每次30 min,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 d,连续治疗2个疗程[11]。③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天2 次,每次15 min。

1.4 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进行评估,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排便困难情况、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及排便不尽感等。每项内容评分为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便秘症状越严重。

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便秘症状已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便秘症状已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便秘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便秘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生物反馈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constipation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constipation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组别生物反馈组(n=70)常规治疗组(n=70)t值P值治疗前11.05±2.6710.95±2.730.22>0.05治疗后4.52±2.198.18±2.379.49<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生物反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07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 between thetwo group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生物反馈组患者腹胀5例,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常规治疗组患者腹胀4例,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8,P>0.05)。

3 讨论

生物反馈治疗作为心理学与行为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立,通过患者对自身进行心理学的自我催眠暗示帮助自身内脏功能治疗,调节自身的身体状态,起到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作用。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是很多治疗功能性疾病方案的第一选择。现阶段,生物反馈治疗是临床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中较常用的治疗办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物反馈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道冰[12]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与常规的一般性治疗相比,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功能性常规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