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用于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1-04-09梅盘琴

中外医疗 2021年1期
关键词:监护感染率病房

梅盘琴

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宜兴 214200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同时也是感染情况最严重的场所,最高可达30%,远高于其他普通科室。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除了患者免疫功能弱、身体体质差等因素外,还包括手卫生不到位、侵袭性诊疗以及环境卫生差等[1]。研究[2]显示,多重耐药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难治性、复杂性,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集束化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且获得较多患者和临床护理人员的认可。基于此,该文随机选择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研究对象就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就诊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龄41~90 岁,平均年龄(62.10±5.11)岁。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43~88 岁,平均年龄(62.85±5.06)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内容。护理组采取集束化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职业防护。各个病房配备洗手设备,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洗手指征,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即使戴手套的状态下接触无明显感染时也需要洗手。护理操作时需穿隔离衣,护理完毕后摘掉防护用具并洗手消毒。②加强教育培训。要求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学习流行病学、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③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定期擦拭仪器设备,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洁;设置接触隔离标识,将其置于病历夹、病床床头等位置;确定感染例数,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再处理;对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培训,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情况[3]。主要统计两组患者的例次感染数据和人次感染数据。统计两组患者的具体的感染部位,例如血流、泌尿道、下呼吸道以及其他部位等。②器械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疾病感染情况[4]。研究期间,对使用导尿管、血管导管以及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登记,对登记的所有患者进行追踪,记录入科24 h 后至出科24 h内出现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尿路感染等感染情况。③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情况[5]。计算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病菌的感染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对比

护理组例次感染率、人次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器械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疾病感染情况比较[n(%)]

2.2 两组器械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疾病感染情况比较

两组参照组和护理组总住院天数分别为758 d、744 d。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总感染率为66.67%(8/1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 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3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0 例。护理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总感染率为50.00%(2/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 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0 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 例。护理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大多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该科室的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相对周期较长且难度较高。另外,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频率较高,且会进行各种有创操作,与普通科室相比,其耐药菌的发生率更高,病死率也会更高,而细菌耐药性也是临床长期探究的公共卫生问题[6-7]。多重耐药菌导致抗菌药物的选择范围不断缩小,同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8]。另外多重耐药菌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并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见,多重耐药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控制不当可能爆发医院感染[9]。因此可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这一问题。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从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措施制定等多个方面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护理措施,并进行督促,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对该院的两组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集束化护理从加强职业防护、加强教育培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多个方面进行护理管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例次感染率10.00%、人次感染率2.50%明显低于参照组30.00%、17.50%(7/40)(P<0.05),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导尿管94.22%、血管导管51.75%、呼吸机的使用率45.70%明显低于参照组96.57%、57.78%、51.58%(P<0.05),两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尿路感染率5.71%低于参照组25.96%(P<0.05)。护理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50.00%低于参照组66.67%。说明各类导管的留置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说明该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得到改善,尽早拔管也降低了感染率。集束化护理下,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降低,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下降,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上升,主要是因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生存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护理人员消毒不彻底时极易传播,其感染率也就难以下降。张淑香等[10]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下降。这一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可明显降低尿路感染率,同时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明显。

猜你喜欢

监护感染率病房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